其實在我心裡,一直有一個你們認為可怕的想法:人活着真沒啥勁,還不如死了痛快?不知道是自己故意對紅塵凡世的逃避,還是自己的心給自己施加無形的壓力從而使自己心累大於身累,總感覺我活着異常的疲憊。有句歌詞說:“矛盾心理總是強求,勸自己要放手……”我是想放手一去,撒手人寰,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再想念。我突然想到為人的悲哀,這種天生的悲劇性滲透於每一個芸芸眾生的血脈中骨子裡。我絕對不是一個樂天派,能夠像子尤那樣對藝術充滿着無比的狂熱,對生活充滿着非凡的熱情,我望塵莫及。仰望蒼穹,我不過是一粒埃塵。
我能夠好好地活下去,像絕大多數平凡人那樣平平淡淡的活着。可我深深地感覺到成就一番偉大需要堅韌不拔還需要忍耐。這種忍耐是上帝賜予人類所特有的堅強品質,忍耐着盡量做到不讓自己於塵世中過早地死去。即使他們嚮往天上的群星明媚的月亮和那散發出萬丈金光雄奇的太陽。他們還要忍耐孤獨,不會忍耐孤獨的人是可憐蟲。在孤獨中死去也許比在寧靜中死去更覺得可悲,但我寧願選擇孤獨,死去在沒有人知道我的地方。
當上蒼註定我要孤獨一生,我別無選擇。如果求救於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毛澤東,我想他也無濟於事。人活着註定要坎坷一世註定要嘗盡人世的酸甜苦辣也註定要有喜怒哀愁,更註定他終究要死去。人的一生也不過兩個狀態:一活着一死着。也許活着真的比死着漫長,可是細想來,活着終究要死去。可我深深地覺着我的夢的遙遙無期。假如夢是那太陽,那永遠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苦苦的支撐一生,這又是何苦呢?明知道夢想不是現實,明知道理想難以實現,明知道我無法扼住命運的咽喉無法握住生命的繩索,明知道到頭來一切只是枉然一切都強求不得,我這又何苦呢?為了一個無法成為現實的夢,我活了二十一年,也許人的一生註定要為了一個或大或小的夢兒活着,這個夢破碎了,他們又會寄希望於另一個夢。這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的:“擁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希望家人朋友永遠都能過得很好,能得到一個人的愛與理解。”難以料想,如果我沒有目標與追求,我沒有夢想與希望,也許我會早早地“離去”。也不致於寫着這篇痛惻心扉的文字。
我不能看穿,我更不想看穿,可我偏偏又看穿了一些什麼。我不敢想及,我也不想想及,可我偏偏又在此時想及。死就像人的情感一樣是與人類相伴相生的永恆話題。活着真累,但願我能痛快地死去。可我很不甘心,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可我過只留下一副軀殼。這副軀殼的內里卻追求着一種超脫:心靈自由無所拘囿的人生大境界。我不能像莊子那樣無為而無不為,然而莊子真得能像鯤鵬一樣逍遙遊嗎?鯤鵬再大,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們也不過是在無限的天空下飛翔的一個“有限體”罷了。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於外在世界的。只有內心之思才能把它無限放大。我們可以隨意地想象,伴隨着人(我)的唯心意識,一切就沒有不可能的了。我追求這種隨心所欲的境界,但也只能寄託於我心,外在的束縛是我無法超越的。比如自身,這個物質實體“人”,我無法超越我是人而存在。就像我無法超越本身是“是”而讓它成其為“不是”的東西。比如自身的美醜善惡,社會環境,家庭背景這些帶有天性的事物。
我無法超脫,更不能忘我,所以我終究苦惱。任它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這是一種逃避現世,但能愉我心情悅我性的極佳辦法,中國的失意文人向來都是如此。官場一旦失意,便寄情山水尋求解脫,可是他們往往心有不甘,字裡行間往往透露出一種憂天下的情懷。我與他們不一樣,我註定徒勞無益的活着。有人的觀點是每一個存在的人對社會來說都是有價值的,相反而言,我的觀點是每個人的存在對社會而言沒有任何價值。就像一句話說的:“這個世界沒有‘我’地球照樣轉動”。這個“我”是“大我”,小我之“我”也在大我之中。“我”指整個人類。沒有人類地球依然是地球,宇宙依然是宇宙,他們是永恆存在而不至於消失的,即使消失,也會成為另一種物質形態。(正永恆的我想也只有宇宙的本源吧。也許地球也只有在有人類的情況下才變得如此有意義!)這足以明我是多餘的人,或者說有我無我都是兩樣,兩樣與一樣總是一樣的。回到人間,我依舊做着上天註定我一步應該做的事。我在想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而鬥爭。”也許他是對的,我無地自容,天下之大,竟然沒有我的容身之所,如果死了,豈不死無葬身之地?那麼我願,化成灰隨風燦爛的狂舞天空,隨水索性的漂流而去。這樣我便死得其所,那樣我將多麼快活。
我能活,但我不願活。因為死後比活着更快樂。上帝每天清晨都朝我微笑,我的生命開始復蘇,丘比特天天都拿箭幫我射中維納斯,普羅米修斯教我如何戰勝惡魔,莎士比亞吧他剛剛寫完的《哈姆雷特》給我看,夜晚聽聽夜鶯的歌唱再聽聽安徒生講童話,而牛頓還傻傻地坐在蘋果樹下面呢?2008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