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農曆新年裡第一個月圓之日。一元復始,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將逐漸淡去濃郁的年味,開始新的生活。然而此刻仍是乍暖還寒時,帶着對春節的依戀,更帶着對新生活的嚮往和期盼,人們往往在這一天載歌載舞,舞獅耍船,扎燈點火,直至夜晚放起絢爛的煙花,把個元宵節鬧得熱氣騰騰,紅紅火火。
元宵節少不了的是元宵,就像北方人稱呼元宵叫“元宵”而南方人則叫“湯糰”、“湯圓”一樣,南北方“鬧元宵”也還是略有不同的。南方偏重舞獅和放煙火,北方則以扎花燈划旱船猜燈謎為重。我生活的家鄉信陽則是南北融合之地,非常有幸的是兩種風格我都得以見識體味,離別二十載至今仍難以忘懷。
鬧元宵往往是從下午開始的,那時不太寬闊的路、大道上經常有舞獅、划旱船的隊伍走街串巷,或許是為冬季蒼白的街市添彩,舞獅和旱船隊伍的後面往往都跟着一個秧歌方陣,花花綠綠、奼紫嫣紅的姑娘大嬸滿臉喜悅地扭動着腰身,愛好熱鬧的孩子和大人們相跟着在大街上形成一條歡騰的巨龍。但這些僅僅都是“鬧元宵”的序曲,難以成規模。下午舞獅耍船的時候,還有一項準備工作不能忘,那就是擺花燈、掛燈謎等等。信陽鐵路地區的花燈和燈謎往往提前一天或者十五晚上稍微靠前時間進行,它規模相對較小,因此從不和信陽市的大型燈展相爭奪輝。各街道、單位都要在十五的下午把自己的燈籠作品搬到指定位置安裝就位。和我們住一棟房子的陳老師每年也要代表單位製作一個花燈參展,在眾多花燈中找出他的作品是我們的樂趣之一。
十五的夜晚尚未來臨,按捺不住的煙花和鞭炮就騰空而起。我們更是急急地呼朋喚伴向街上跑去。往往先去看看鐵路地區的花燈展,它集中在鐵路俱樂部門前,精緻而集中,更因為是我們周邊單位自己做的,因此更加親切一些。匆匆看完鐵路地區花燈展后,人群都集中朝信陽市東方紅大道走去,因為那裡的大型燈展才是這個夜晚的重頭戲。那時的東方紅大道其實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小街道,但是在當時卻是最寬的大街了,兩旁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花燈,過去的花燈先是蠟燭的,後來漸漸有電動的,黑暗的街道因為花燈而明亮起來。漸來漸密的人群很快就匯聚成一條滾動的巨龍,牽着手、搭着肩隨人流行進着。生肖燈、走馬燈、聲控燈爭奪眼目,小的極顯其精緻,大的炫耀着宏偉,五光十彩的花燈盡顯人們的聰明才智,讓你不得不欽佩人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隨着人流行走,你的腳步不能完全取決於自己了,很快就會看完由東向西方向的花燈。然後,我們會再次鑽進由西向東的人流看另一個方向的花燈。觀燈的同時不時有人在放着煙花和鞭炮,煞是熱鬧。回來的路上,當走到百貨大樓的十字路口時,兩群人用鞭炮和煙花打開了仗,呼嘯的“鑽天猴”像交織的槍雨,街頭中央就像一個炸藥桶“噼噼啪啪”炸開了鍋,交通一時陷入癱瘓。這樣的場面熱鬧是熱鬧了,也帶來安全隱患。還是警察的到來終止了鞭炮戰爭,呼嘯而至的警笛也成為元宵夜的另類插曲。幾年後,聽說也是因為安全原因,燈展漸漸集中管理了,但是我們懷念的民間鬧花燈情景卻也一去不復返了。
看完花燈,活動還沒有結束,我們急急向信陽鐵路俱樂部奔去,那裡的猜燈謎活動也漸入佳境。空闊的俱樂部里人山人海,五顏六色的彩色燈謎被一根根繩索串起懸挂於半空,每人都開動智力,感覺猜中的就可以撕下謎語到主持人那裡兌獎。。當我們趕到現場時猜謎活動已進入尾聲了,但是往往這時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主持人把剩餘的謎語拿到前台,一一詢問有誰能猜,手中還不斷揮舞鉛筆,嘴裡不斷在喊:“猜中獎五根鉛筆啊,有人猜出來嗎?再加一根……”猜出來的人舉手上台,在大家的掌聲中得意洋洋領走鉛筆。
看完花燈猜燈謎,十五元宵鬧不盡。猜謎活動結束回到大院后,就是我們這些小孩子的天地了。十五的晚上再也沒有年三十守歲的辛苦了,那時也不知道聽誰說的守歲不能睡覺,把我們十幾個孩子凍得蜷縮着坐在樓梯上也不敢睡。而十五的晚上則是痛痛快快地玩,包括家長平時不讓玩的“火”也可以盡情玩耍了。每一棟房子的孩子都會點起買來的紙疊燈籠,也有自己製作的紙燈籠,把蠟燭放在燈籠里點燃,撐起一個小棍吊著,十幾個孩子排成隊嘴裡喊着:“燈籠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偶然有風吹來或者彼此碰撞把蠟燭碰到,紙燈籠就會立刻燃燒起來,沒人會哭泣反而都快樂地圍着燈籠笑成一團。當燈籠里的蠟燭燒完后,我們這些孩子都捨不得回家。有的就用小鐵皮盒子裝上點碳點燃,每人都把栓盒子的繩子掄圓使碳儘快燃燒,然後大家取暖和比誰的火大。調皮的孩子則還會找些絲瓜桿剪斷分給大家,放到炭火上點燃裝模作樣的“抽洋煙”,事隔二十餘年,現在他們每天抽的上等煙也不知道有那時的味道好嗎?
童年的元宵節鬧得格外熱鬧和幸福,隨着時代的變遷,那些鬧元宵的活動今天已經化為記憶。在信息迅猛發展的今天,孩子們可以欣賞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煙火,可以看見聲光電結合的先進而安全的燈展,他們會找尋到他們的快樂和幸福。珍藏記憶是因為我們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難忘元宵節是因為我們同樣期待走向新的春天。
正月十五鬧元宵 標籤:萬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