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經意間翻開手機日曆時,才發現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與眾不同,不同的是這天剛剛也是父親去世后的第一個生日,於是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哀思和隱隱的痛楚————“樹欲靜而風不止,人慾孝而親不在”。屈指算來,自離開家到外面求學、再到後來工作,已經十七個清明節沒隨家人上墳、祭奠了……
記得小時候每逢清明前夕,父親總要買些火紙、香、蠟、鞭炮之類的祭奠物。一般到了清明節前的周末左右,一家大小在父母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去給祖宗燒紙祭奠。龐大的隊伍中有的提着籃子;有的背着背簍;還有的跟隨其後,大伙兒相互謙讓着行徑在初春的阡陌小徑上。
到了墳地大家齊動手,擺好貢品和祭奠物,父親用零散的火紙將一堆寫好的紙錢點燃,嘴裡總要邊燒邊虔誠的祈禱祖宗保佑後輩平安、健康、快樂之類的話。接下來就是祭奠之類的儀式……
父親用質樸的行動,傳承給子女“百善孝為先”的古訓的同時,也表達了父親無限的關懷後輩……
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有什麼不同呢?也許最大的不同是祭奠的隊伍里少了一人,被祭奠的隊伍里卻多了一座墳。相信即使父親您在天國也會常想起我們,正如我們常想起您一樣……
今年的清明節也許我也和以往一樣沒時間回家,所以也就沒時間給您老上柱香,燒點紙。還希望我善良的父親能理解、原諒。放假了、有時間了我會帶上我們一家來看您老的……
父親啊,如果你在遙遠的天國果真能保佑我們全家的話,請您保佑我的媽媽吧,願她早日康復,健康長壽。您走了,我們已經失去了一位最親的人。我們這個大家庭不能再沒了主心骨了。
父親啊!這輩子做您的兒子我還沒做夠哦。您為我們姊妹操了一輩子心,現在我們都長大了,都成家了,您也該放心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