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寧 城 錄
------月下李說
西寧是在山之川中,川分三道,城有南川、北川、西川之稱,川為狹帶,城便南北窄而東西長了。有河在三川里流淌,城中就可見到湍湍的湟水。終是南山緩緩而北山陡立,城便由南往北傾斜着去。
城街總是很寬闊,其道少直而多彎,商店常聚於什字街口,有新建的大廈,也有老式的雜屋,於是有了高低不等、新舊交錯的排列,多了時代色彩的變化。沿街中見得最多的要屬清真二字,寫得最雜的要算商店的牌子;無論門面大小,牌子皆用藏、蒙、漢三種文字,因此常常門面不大,門牌且長。這裡,只要上街吃飯,多是牛羊肉,熱炒、冷調、水煮、火烤,也有面里調的,餃中包的,手上抓的,看去凈瘦無油,吃着暈香利口,極少有羊肉的膻氣,尤其到了晚間,街頭小吃擺滿,攤前有小凳方桌,熱鍋架起,炒羊雜,煮羊湯,香味飄蕩,人來人往,吃聲笑聲不斷。若與攤主閑聊,一開口,便認起鄉當了,原來是關中人;聊罷方知,這裡做生意的,北方人有之,南方人亦有之,生意做的挺紅火。
白天里,沿街去小店閑轉,常可見到一堆一堆的青年在街邊談天,其膚色黑紅,體格粗獷,雖少見清秀眉目,卻個個能踢得一腳好毽子,道上人來人往,他們竟能在人群里蹦跳,毽子就象牽在了腳上,極有一凡功夫。這裡的女子膚色都白,兩頰皆有那麼一種淡淡的粉紅,那是高原人的特色,瞧上去倒有擦胭抹粉般的美呢。這裡的人服飾講究者屬年青女子,邋遢者為男人,而中年婦人則多披有綉滿黑花的紗巾,巾長落肩,緊裹頭頂,一種聖潔,肅穆的感覺,這是伊斯蘭教徒的服飾。此處人都和善,若要討看何種什物,很少有反目頂撞之事發生,而常常在言語的末尾帶有一個輕輕的“沙”音,你說:“這事我知道了。”她會輕輕地重複道:“噢,你知道沙。”感覺就極親切。
西寧多風,常常在午後,晨時天氣平和,天色湛藍清透,午後,天空就有了一層灰色雲氣。慢慢,街里、屋頂塵土竄動;南北兩山頂上開始漫起灰黃的塵霧,市街之中,可飄動之物皆嘩嘩跳動。天空忽兒暗,忽兒又明,看去無雲彩,卻見灰黃塵土飛速跑動,轉眼間,南北大山不見了,樓房也隱去了。黃天盪立,風聲嗚嗚作響,似乎大風暴就要來臨。此刻,再瞧街中行人,則無一驚慌,城空之上,家鴿在安然飛翔,這倒使外來者疑惑不解!可這疑惑僅有幾分鐘,很快,那天又明亮起來,一切都又清晰,又是一個晴好的天氣。到了夜裡,竟無一點風聲可聞,因此常常睡得很安穩。
西寧多寺塔,南有南禪寺,北有北山寺,而城東的回民集居區,有着建於明洪武年間的東關大清真寺,要說最為出名的便是距西寧二十五公里的藏傳喇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爾寺了。每每近了傍晚,只要靜坐於北山之上,俯瞰西寧城廓,見密密層層的現代建築群中,寺塔座座,誦經之聲時起時伏。真有入得西域諸國之感.
要說此城的歷史,且有二千一百多年,據載,東漢稱它西平亭,唐時為鄯州,五代名青唐城,而到了北宋,才定為西寧州,取意西陲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