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唐人杜牧的一首小詩:“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是杜牧的《過華清宮》,說的是楊貴妃的故事。《新唐書·楊貴妃傳》中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意思是說,楊妃愛吃荔枝,而且是鮮荔枝,唐明皇為博妃顏一笑,竟動用傳遞軍情的驛馬,為其傳遞鮮荔枝,以至動了眾怒,於安史之亂中被勒死軍前,這個故事被當作了經典的“腐敗”案例而流傳千載。一是因其故事本身的內涵涉及了帝王,美人,宮廷生活,都是百姓們感興趣的話題;還有就是得益於杜牧的小詩,能有幸讀新唐書的人並不多,可知道杜牧這首詩的卻不少,文字的功能可見一斑。
文字,按着一定的順序排列,賦予其一定的思想、情感、靈性,就變成了文學。文學是人類的精神財富,只是有了文學,人類的精神才得以一代代的傳承,才使人類除了生物的基因傳承之外,遠保有其它生物所沒有的僅僅屬於人類的精神基因。由此我們有了歷史有了文化有了傳統。
徜徉於文化的海洋,會讓我們的精神以幻想的方式飛翔。
打開書,就像打開了蒙塵的思想之門,足以讓我們走進智慧的迷宮。
書,其實就是一塊一塊的礫石,總能磨礪我們常常生鏽的思想;總能磨亮我們已然生鏽的情感。
文字是死板的,而用文字堆疊的文學殿堂卻更具光彩,更具鮮活的生命,它使世間百態保鮮在一部又一部文學作品中。特別是詩歌,每當讀那一行行有生命的文字,會讓愛和恨立刻充盈你全身的血液,讓你回到詩人曾有的那一刻,那生生死死的愛與恨。
文字曾經美麗過,文字正在美麗着,文字還將美麗下去。
經常與文字為伍,我們的靈魂就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