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芳姿停機嘆,聚葉攢花也應憐 說寶釵
文製作菡萏
寶釵,群芳之冠,百花之鮮,艷若牡丹,素若嬋娟。性格端莊內斂,舉止嫻雅舒緩,肌骨瑩潤豐滿,博學睿智溫婉,無論在什麼年代,都堪稱是一個完美的典範,出類拔萃的尖端。
曹侯為我們塑造了這樣一位內心豐富飽滿,性格複雜沉靜,一直飽受爭議的形象,可謂狡猾之至。愛她的人可以贊她為陽春白雪,清風明月,說娶妻當娶寶釵,一生無憾!不喜歡她的人便批她圓滑偽善,奸詐陰險,說城府之深,讓人心寒。黛釵之爭從清朝開始就硝煙不斷,有甚者竟以老拳問難,這也正突出人物之魅力神現,曹侯之妙筆客觀。。。。
寶釵是紫薇舍人之後,出身皇商,富家千金,父親過早離世,家中只有一母,一兄。哥哥薛蟠不學無術,在外橫行霸道,綽號薛霸王,賈璉呼之為薛大傻,亦有阿獃兄之稱,學名偏叫文龍,作者一路調侃,斗大的字不識一個,較之令妹乃是天懸地殊,曾為爭奪香菱打死馮淵,事後竟大搖大擺進京,薛母對其疏於教育,溺愛無端!
第47回,薛蟠調情遭苦打后,薛姨媽首先欲告王夫人派人尋拿柳湘蓮 ,被寶釵勸住並說“免得讓別人說我們倚着親戚之勢欺壓常人。”這足可以反映幾點:一、薛蟠的不成器和頭腦簡單。二、薛姨媽的護子心切,不問緣由。三、寶釵考慮問題的冷靜周全。四、就是薛家終是商家只有錢而無權,出事還要依附賈府,這也正是她們放着自家不住,棲息在梨香院的原因之一。
寶釵因生活在這種家庭背景之下,懂事漸早,長大后唯依附母懷,只以針黹為主。。。
寶釵博學,無論是詩詞典故,戲曲常識,還是佛學繪畫,都略通一二,就是像寶玉那樣成日家旁學雜收的都自愧不如,嘆服不已,只有黛玉的機敏和才情才可以與之一拼。
寶釵豐美,有楊妃之姿,肌膚雪白瑩潤,以興兒的話說,氣暖了,怕吹化了,可見生得不俗。臉若銀盤,眼如水杏,不嗜打扮,無情亦是動人,這點與黛玉不同,顰兒有飛燕之纖,以飄逸靈氣勝出,寶釵溫雅富態,以端莊大氣超群!寶釵又較楊妃在才學知識,思想深度上不知要強出多少倍 ,可見是個有才有貌有見識,令許多女子望塵莫及的人物。。。
寶釵應是大觀園姐妹中最富的女孩,從為湘雲籌辦螃蟹宴到接濟黛玉冰糖燕窩,直至給邢岫煙贖當,都能看出寶釵的經濟實力和在家庭中的地位。不似湘雲,黛玉是孤兒,寄人籬下,凡事做不得主;不像迎,探,惜只能靠月例銀子零用。
寶釵慣會做人。這也是頗具爭議的一點,很多人因此說她走上層路線,圓滑世故等等,實際沒那麼嚴重,性格決定命運,寶釵就是一個過早成熟,遇事冷靜的人,以她自己的話說“做事要瞻前顧後,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才行。”這是她的處事原則,也是行為標準。
37回夜擬菊花題,對湘雲的一片肺腑之言也着實感人。【蒙回末總批:薛家女子何貞俠,總因富貴不須誇。發言行事何其嘉,居心用意不狂奢。世人若可平心度,便解雲釵兩不暇。】第二天,湘雲請了賈母,王夫人等賞桂花,螃蟹吃得也是異常的熱鬧,湘雲是老太太史家的親戚,賈母焉有不知是湘雲做東,寶釵請客;湘雲搭台,寶釵唱戲之理。曹侯寫文綿里藏針,這點頗像寶釵的性格,你在這裡想看到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寶釵處事得體,發禮物人均一份,當然也不會忘記賈環,就連對王夫人恨之入骨的趙姨娘也不得不誇講她“真是又展樣又大方”。脂批 :“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實際寶釵就是這樣個不冷不熱,成熟貞靜,深諳世故之人。這點不同於黛玉,顰兒不理俗務,超然物外,雖寄人籬下,既不逢迎,也不恃傲,一直我行我素;雖冰雪聰明,心思全不在此,純潔悠然,嬌憨可愛,一派天真女兒之態。。。
寶釵和黛玉其實是一對孿生的人物,一直對着寫,寶釵和黛玉幼時都有病,黛玉是體弱,癩頭和尚說:“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黛玉若不見人,哪有還淚一說,可見終是不會好,以致最後淚盡而亡,其實黛玉對這份愛情是以生命做為代價的。寶釵是天生熱毒,喜冬天發作,發病時喘嗽,類似於現在的肥胖哮喘,經癩頭和尚指點,可巧冷香丸一兩年竟配齊了,從南帶到北,雖時有發作,但吃了就會見好,再加上最後金鎖也配了寶玉,明顯身體就比黛玉強些。寶釵雖說是解決婚姻,也實則在保全自己。。。。
寶釵賢淑貞靜,懂事務實,家下雖是奴僕成群,但還是每每做針線到夜半,在那個社會,女工活是衡量一個女人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就像曾國藩在家書中,要求每個女兒和兒媳婦每年給他做鞋一雙,以考察他們的“女工”。黛玉體弱做的很少,襲人在一次與湘雲的對話中就頗有微詞。
寶釵號稱冷美人,蘅蕪喜素,房間雪洞一般,陳設也很簡單,更不愛花啊,粉呀之類的東西,衣服也是半舊不新,行事低調,性格內斂,這些也是她冷的一部分,雖說富家千金難得樸素貞靜,絢爛之後也終歸要平淡,但畢竟是妙齡少女,這樣的老成篤定,像隱士一樣的生活,就有失少女的天真可愛了!
至於她內心的冷漠,像金釧,尤三姐和柳湘蓮之事,都是被很多人嚼爛了的,就不多加贅述。金釧之死,是王夫人之過,寶釵代為遮掩,臆想是貪玩不小心落井,有歪曲事實之嫌。 湘蓮悔婚,三姐自刎,柳郎冷遁出家,因有救命之恩,薛蟠心熱唏噓不已!獨寶釵無動於衷,勸薛蟠把心思放在正事上。。。讀到這,她的至極理性讓很多人不寒而慄!實際人事間又有好多正事可言!萬境歸情,情理,情理,情在前,理在後。凡事先想理之人,必定冷漠,情在先的人,必定心熱。寬容,溫暖多因情生,計較隔閡,均因理強,就像我們普通人家過日子,是沒有多少道理可講的,必定包容在先,感情為重,道理在後,體貼為上。。!
寶釵這點與寶玉恰恰相反,寶玉是一個以人為本的人,在他眼裡世間萬物皆有情,又都是為人服務的,像晴雯撕扇一節,雖表晴雯 ,實寫寶玉,在寶玉的意念里,只要你開心,撕了聽響皆可,但不可拿來出氣,糟蹋東西。像丫鬟禍害屋子,嗑得滿地瓜子皮,奶娘李嬤嬤看不過去,敲着拐杖憤憤不平!理雖是理,但寶玉的想法是,他去讀書,長天白日的怕丫鬟們煩悶,說說笑笑才好,在寶玉的眼裡是沒有太多的主僕觀念,更多的是家人的理念。另外黛玉也是個性情中人,她和紫鵑的關係是整個紅樓里主僕中最好的。寶釵是曲高寡和,鶯兒對她是敬畏心服居多,她不讓說的話和辦的事,只要她一個眼神,鶯兒就會收回。像金釧,三姐之流的,寶釵是不會看在眼裡的,她心裡有很嚴格的等級觀念,只是不說出來,這也是她冷漠的原因,理為重,情偏少。
實際這更是造成寶玉和她的心理差距的重要禍根,婚後兩個一冷一熱的人在一起生活,沒有共同的情趣,愛好,見解和審美,必定有掣肘的痛苦,縱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釵還喜歡說教,在大觀園的姐妹中她是最年長的,相信她也是出於本意,一片赤誠,但喜歡說教的人多少帶點主觀色彩,不認為自己的見解是對的,便不會去規勸別人。審顰兒一節,她說“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此段也可見她對西廂之熟,一兩句便逃不過她的耳朵,她沒移性,焉知顰兒又怎會移性,整個賈府的淫亂不堪,可是看西廂看的!一笑!就像讀紅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所取也。第23回,寶黛共看西廂,【蒙側批:兒女情,絲毫無淫念,韻雅直至!】。夢回末總評也到:詩童才女,添大觀園之顏色;埋花聽曲,寫靈慧之悠嫻。可見寶黛的愛情是我們見到過的文學作品里最為感人的,是建立在共同的情趣,心靈的交流和精神世界的愉悅上的,而不是一本西廂就能迷失本性的!
襲為釵副,晴為黛影。34回襲人一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襲人曾對王夫人說:“如今二爺也大了,裡頭姑娘們也大了,況且林姑娘寶姑娘又是兩姨姑表姊妹,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懸心。”這裡雖提到寶釵,但只是黛玉的陪襯,寶黛的關係滿府皆知,王夫人豈會不知,矛頭直指黛玉!不知何為不才之事,她與寶玉才是有染在先,以晴雯之話“便是你們鬼鬼祟祟乾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的”這兩件事都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因本人見不得假充正經,以己心度人心之人,便是脂評對釵襲批得再好,也難將她們喜愛起來!
寶釵也經常規勸寶玉仕途經濟之類的話,寶玉管這叫“混賬話”說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的女兒為何也染此沽名釣譽之風。人各有志,寶玉不喜讀聖賢之書,不喜為官做宰,他自小生活在官宦之家,也算見多識廣,了解頗深。
像雨村每次來府必要見他,寶玉非常之反感. 賈雨村在紅樓里是個神秘而有代表性的人物,先是因貪酷之弊下野,后依附門生也就是黛玉進京,由賈政舉薦才得以復職,出任金陵應天府,在薛蟠打人致死一案中,處理得得當周全,深得賈,王,薛三家歡心。雖第4回,回目曰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實際中間穿插的一句“王老爺來拜”才是最重要的,可見薛姨媽娘家的勢力到了,我們不可被曹侯混過。后雨村官至大司馬,位高權重,與賈政,賈赦,賈珍都相交甚厚,為給賈赦謀扇,把石獃子一家抄沒,弄得家破人亡!可見狠毒之至!實際不管是林如海,賈政,還是賈赦,賈雨村都是一丘之貉。寶玉深知為官做宰終是中飽私囊,魚肉百姓,像于成龍那樣的好官甚少. 清朝貪腐,一案往往一百多人下馬。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世俗疲憊的生活有悖寶玉的心性,也最厭雨村之流!
寶釵與湘雲不理解他,以為他不務正業,只喜歡在女孩子堆里混,每每進行規勸,寶玉毫不客氣,常下逐客之令。寶玉經常說男人污臭,實際就在說政治的黑暗與骯髒;寶玉說女兒清澈如水,就是指女兒沒染上這些利慾之氣。。。
寶釵最後嫁給寶玉,兩個人因在志趣上有很大的差異,過得肯定很痛苦,寶釵經常規勸寶玉,后四十回中有一回目就是:薛寶釵借詞含諷諫。寶玉不聽,寶釵怒其不爭 ,寶玉必定疏遠淡漠寶釵,越發思念逝去的林妹妹。曾看過陳道明蔣雯麗演過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印象頗深,名字倒忘記了,講的是一個妻子總嫌自己的丈夫的沒進取心,官職小,不能過更好的生活,為此男主人公活得很疲憊不堪,一個內斂的知識分子半夜跑到酒吧跳勁舞,音樂停了,還獨自在一隅機械地不停地抽動着。
邢岫煙家貧,與薛蝌訂婚後,腰間便佩戴了一塊探春送的玉佩,寶釵看見,便說“這些妝飾原出於大官富貴之家的小姐,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閑妝?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這樣來的,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所以我都自己該省的就省了。將來你這一到了我們家,這些沒有用的東西,只怕還有一箱子。咱們如今比不得他們了,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他們才是”!邢岫煙聽后,很是慚愧!但我覺得沒必要這樣,你不帶是你見多了,帶夠了,是華麗歸於平淡. 你有大家之儀,邢岫煙也有閑雲野鶴之姿,雖出身貧寒,但悟性不俗,即便是對此喜歡珍貴些 !也是可以理解的,人的經歷不同,對事物的認知不同,不可強求,對於錯之間本沒有明顯的界線。。
寶釵還是活着很悲哀的女性,人人皆知有金玉一說,人人又盡曉寶黛之情。寶釵不佩飾物,偏偏只戴着一個沉甸甸的金鎖,寶玉卻又偏偏幾次砸玉,以證心跡,這對寶釵是既無情,又沒面子的事。57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寶玉一聽黛玉要回揚州,便急痛攻心,痴獃瘋傻,可見對黛卿,情之真之切之深,簡直是呼吸相關。實際寶釵算不上第三者,因寶玉眼裡只有黛玉,連作詩時都囑咐黛玉不可蹲在潮地上,雖因金玉之說的壓力,前30幾回中也和黛玉發生口角誤會,但隨即煙消雲散。第36回寶玉夢中喊罵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寶釵聽了不覺愣住了!可見金玉之說對寶玉來講就是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像惡夢一般魘住了他,寶釵就是再渾然不知,臉上也是掛不住的 。
高鶚續得更是不堪,寫寶釵不顧黛玉死活,做了替身 ,嫁給了寶玉,真真讓寶釵顏面掃地,因我們無法看到真正的佚稿,不能斷定寶釵最後的作為,很難對寶卿下最後的定義。
有關寶釵對婚姻的真實想法,書中很少描寫,多處代為遮掩,但作為青春少女,不管你修鍊到如何境界,婚姻始終是大事,她和黛玉同時喜歡着寶玉,寶玉偏偏只愛黛玉,不能說寶釵沒有嫉妒和不悅之心,沒有便不正常,只是涵養好些。30回寶釵就借戲文諷刺寶黛“ 你們通今博古,才知道‘負荊請罪’,我不知道什麼是‘負荊請罪’!”連鳳姐都說誰吃了生薑,這樣辣辣的,寶釵是看不得寶玉做小伏低。37回作海棠詩,寶釵的有一句是:愁多焉得玉無痕。【庚辰雙行夾批:看他諷刺林寶二人着手。】可見金玉之說雖是寶黛的心病,寶黛之情未嘗不是寶釵一輩子的硬傷!
第26回,晴雯和碧痕拌嘴,遷怒於寶釵“有事沒事跑了來坐着,叫我們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覺!”由此可見寶釵還是喜歡親近寶玉的。
紅學家王崑崙曾說過“寶釵在做人,黛玉在作詩;寶釵在解決婚姻,黛玉在進行戀愛;寶釵在把握着現實,黛玉沉酣於意境。。。。”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第35回,襲人、寶玉煩鶯兒打幾根絡子,三人都不知打什麼好,就說隨便打幾根,寶釵一來便道:“這有什麼趣兒,倒不如打個絡子把玉絡上呢。”玉上原來的絡子是黛玉打的,因賭氣剪了,寶玉、襲人想了很多,如扇子,香墜之類,最後決定打汗巾的,就是沒想起這塊寶貝玉,可見寶釵實是留心於此。就像薛蟠說得“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鬧,我早知道你的心了。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着他。”雖是薛蟠氣頭的話,未必不是實情。
寶釵是用行動來完成這樁婚姻,黛玉是用詩情來抒發自己的情感,題帕詩是最好的例證,都知道寫詩不光是文字功夫,更多的是靈魂的凈化和柔軟,是意境的美妙,精神的追求。
寶釵最後雖嫁給了寶玉,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很是悲苦,寶玉終還是出家為僧,拋下了寶釵,你想寶玉那樣一個體貼溫存的人,都能決絕到懸崖撒手,可見寶釵的失敗與悲哀!要是娶的是林妹妹不知又該做何想,還會不會捨得一走了之。。。
說寶玉,讓我們想起納蘭性德“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都有着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對愛情的追求,對心境合一的嚮往。可惜寶釵不能理解這些,他們之間沒有心靈的相通;沒有相處的和諧幸福;更沒有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的溫馨美好!達官貴人無數,有幾人能被歷史記住,紅樓只此一部,卻成就千古之書,誰又能說寶玉的追求是對還是錯呢!
寶釵是失敗的,比她小的寶琴,湘雲訂婚了,迎春也出閣了,偏她還在等着這樁金玉良緣,良緣不良可嘆之至!遂成心愿,乃大廈將傾,抄家在即,生活艱辛,心靈陌路,寶玉又離家出走,簡直致命之擊,悲涼之極!嫁給寶玉真真誤了她的一生。
因曹侯把紅樓寫得雲深霧繞的,很難揣測其用意,開篇中,賈雨村中秋曾吟一聯“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甲戌側批: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雨村,表字時飛,如果說黛玉是想很好的嫁給寶玉,那待時飛,就有很多人推斷是寶釵最終嫁給雨村這個奸雄,但又有悖曹的萬艷同悲,千紅一哭的初衷,隨成一段紅樓未了之公案。
另寶釵肯定長壽,好了歌里: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甲戌側批:寶釵、湘雲一干人。】
在紅樓里,黛玉是幸福的,雖死愛情依在,寶釵堪憐,空為高士,珍重芳姿,居然不幸至此,正如她自己的燈謎:
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里總無緣。
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
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