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欄目策劃方案(一)
背景環境:
一、背景分析:當下,娛樂文化已經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位,也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大眾消費的主要精神產品。單調的戲曲節目,已不能再吸引大眾的眼球。
二、企劃動機:就目前為止,戲曲類的節目,大多生存艱難。唱念做打,選段演唱都已過於守舊,難以將戲曲推廣。信、周杰倫都曾在歌曲中加入戲曲演唱,讓人耳目一新。將戲曲與流行音樂或與多種藝術表演形式的結合將是節目組重點打造的對象。《相約花戲樓》之我愛唱戲就是建立在這一宗旨之上。讓戲曲不再枯燥,老少咸宜。
節目設定:
一、節目名稱:《相約花戲樓》之我愛唱戲
二、節目類別:全民參與的一檔戲曲歌唱節目
三、節目主旨:推廣戲曲,弘揚傳統文化
四、節目目標:為喜歡戲曲者提供展示自身素質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五、節目定位:為喜歡戲曲以及多種形式結合的大眾提供平台
六、節目形態:年紀性別不限、曲終不限,個人或團體參加比賽,並有觀眾參與的互動型錄播節目
七、節目內容:推陳出新,凡是參賽者表演曲目,必須經過再加工,戲曲與單種藝術形式或多種藝術形式相結合。
節目點評,此階段有兩部分組成。首先是場上觀眾對參賽者的表演發表意見;然後由現場嘉賓做點評。
觀眾打分,評委的點評以及觀眾自身的判斷,對參賽者的表演進行評價,採用10分制。
評委打分,綜合參賽者的表演進行打分,
由主持人宣布最後結果,每期設立兩個晉級名額,晉陞半決賽。
八、節目特色:融戲曲與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於一身,發掘戲曲的傳統魅力。
九、節目風格:睿智輕鬆
十、主持人串聯風格:有才氣,穩重之中不失幽默
十一、節目長度:60分鐘每期
十二、單集節目構成:片頭;參賽者vcr、參賽者亮相、比賽進行、評委點評、加分題、最終決定
十三、播出時段:暫定
十四、播出次數:暫定
十五、節目集數:21集。前16集為預賽,17-20集為半決賽,21集為決賽。
十六、單集晉級安排:前16集每場設立兩個晉級名額,17-20集每場設立一個晉級名額,21集決出總冠軍。
十六、參賽者節目安排:為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可對參賽者表演的節目,由專業人士進行適當的輔導和修正。
十七、參賽者服裝以及化妝安排:由專業人士對參賽者進行指導,提升節目整體形象。
節目宣傳:
網絡媒體:通過安徽衛視網絡戰略合作夥伴搜狐網、安徽電視網、新浪網、百度貼吧進行宣傳。將單集參賽者具有可看性的表演視頻上傳到安徽電視網播客、優酷視頻等各大門戶視頻網站。
平面媒體:在省內具有知名度的平面媒體上整版宣傳,如《新安晚報》等
電視媒體:在節目播出前以及播出中,安徽電視台給與一定時間段宣傳。安徽衛視的各綜藝節目中,可有主持人進行介紹《相約花戲樓》之我愛唱戲。
攝製要求:
一、主持人:馬瀅、阿進
二、節目顧問:戲曲名家、藝人、知名人士等
三、節目要求:節目不得過於鄭重其事,要既有氣氛又能夠令人感受到傳統文化,使觀眾感受到比賽的趣味性
四、整體目標:節目播出時段,可以贏得絕大多數電視觀眾。
五、制播周期:暫定
六、工作人員設置:暫定
電視欄目策劃方案(二)
背景環境
一、背景分析:在現如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也給人們帶來個精神極度緊繃的高壓狀態。茶餘飯後觀看各類娛樂節目也成為了人們緩解高壓狀態休閑娛樂的主要方法。但現在大部分電視節目都以各種社會現狀為主旨。雖然給部分人群短期內緩解了壓力,卻無法滿足大部分人群緩解高壓的期望,無法給人們內心帶來真正的放鬆狀態。
二、企劃動機:對於剛剛步入社會與步入社會不久的80后青年所面臨的各方面壓力最為嚴重,相對於如今高壓狀態的80後來說,兒時無憂無慮的童年無疑是80后最懷念的年代(如“80后”主題餐廳的火爆與筷子兄弟的電影《老男孩》的熱映等一系列關於80后兒時相關的題材都可體現)。而對於已經步入中老年的60后、70后,年青時期的歲月無疑是其最嚮往與懷念的(如看到50、60年代的經典老電影,聽到文革時期的老歌曲,中老年人都會有感而發的回憶起往事來訴說給子女、兒孫聽)。對於學習壓力繁重的90后,眾多時尚流行元素無疑是其最喜愛的。無論是中老年還是青少年,最具有其時代氣息的種種無疑是最嚮往與追求的對象。《追憶秀》就是建立在這一宗旨之上。讓青少年與中老年人群都可以在節目中找到最具體現自己時代氣息的表演與回憶。
節目設定:
一、節目名稱:《追憶秀》
二、節目類別::全民參與的一檔時代秀節目
三、節目主旨:全民參與,回憶時代經典
四、節目目標:追憶人們最嚮往的時代,使其獲得全身心得到放鬆
五、節目定位:為如今高壓的社會人群創造出緩解高壓的輕鬆狀態
六、節目形態:年紀性別不限,表演內容不限,個人或團體參加比賽,並有觀眾參與的互動型錄播節目
七、節目內容:以COSPLAY真人秀的表演形式來更加接近於原時代氣息,歌舞等一系列舞台表演、只需體現濃重的時代氣息表演均可。
節目點評,由具有各自時代特點的評委點評與總體打分
評委打分,綜合參賽者的表演與是否具有追憶概念進行打分,
由點評評委宣布結果,是否能夠成功晉級。
八、節目特色:融COSPLAY、歌舞、舞台劇表演等表現形式於一身,發掘最具時代特性的表演。使觀眾憶起當年往事,回憶以往的快樂時光!
九、節目風格:睿智輕鬆
十、主持人串聯風格:有才氣,幽默
十一、節目長度:60分鐘每期
十二、單集節目構成:片頭;參賽者亮相表演、評委點評、評委決定是否晉級
十三、參賽者節目安排:為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可對參賽者表演的節目進行海選
十四、參賽者服裝以及化妝安排:由專業人士對參賽者COSPLAY進行指導,提升節目整體形象。
節目宣傳:
網絡媒體:通過新浪網、搜狐網、百度貼吧等進行宣傳。將單集參賽者具有可看性的表演視頻上傳到優酷視頻、土豆視頻等各大門戶視頻網站。
電視媒體:在節目播出前以及播出中,電視台給與一定時間段宣傳。
電視欄目策劃方案(三)
一、背景
在《南方周末》上有一篇名為《行走的苦難教育》的新聞特寫引起媒體和和百姓的關注,學校創辦人徐向洋是因為自己有個“問題兒子”而悟出這套教育方法的。他的兒子在小學四五年級時,貪玩調皮,最後輟學,靠家庭教育走出了一條路子。徐向洋說“行走教育”是沒辦法的辦法,他也不忍心看孩子們這麼苦,這麼難。不過這些孩子很多已經到了臨界點,再往前一步就是深淵。他說“我們先抓住他最主要的毛病,幫他克服解決。”
二、活動宗旨
1、更加深入的了解這種近乎殘忍的“行走教育”
2、探訪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學校的管理方式以及所實行的半軍事化管理
3、把學生真實的生活狀態展現給社會,並與學生進行交流
4、做為電視節目真實記錄“行走教育”的每個細節和整個過程
三、節目類型
由記者,自願的學生和學生家長組成的採訪小組一直跟隨“行走教育”,一直到結束。電視媒體全程記錄“行走教育”的整個過程。風格:真實;體裁:記錄片;充分運用同期聲和現場採訪,淡化主持人。
整個行程從江蘇淮安出發。經安徽,湖南,湖北和重慶,抵達成都附近的溫江,走了2800多公里,每天行軍的最長距離為63公里。把“行走教育”最真實的過程記錄下來,並且把學生的生活狀態和老師的教育方式全程拍攝。
四、攝製模式
採用ENG電視製作模式,因為是全程跟蹤採訪,並且時間跨度比較長,不可能採用直播的形式。拍攝完成之後通過後期剪接製作成電視新聞節目。
五、節目內容定位
“行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充滿爭議的活動,有人認為:學校對學生採取嚴厲的軍事化管理,尤其是體罰和變相體罰,與現行教育法規背道而馳,是對孩子心靈和身體的傷害。不過還有另一種聲音: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方明認為,行走學校是陶行知極力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再現,人生有這麼一段時間專門用來走路,對孩子來說太難得了。讓孩子們一起吃苦,是對人生的磨礪,讓他們早日學會生存,明白人生。所以整個活動我們會把最真實的教育展現給社會,讓學生們和孩子家長來評論這樣教育方式的好壞。
六、節目內容
1、活動前期調查和宣傳
(1)第一階段着重對學生家長和社會教育機構調查對“行走教育”的看法和建議
(2)第二階段宣傳本次活動的本身,以此引起社會對“行走教育”的關注和重視
(3)第三階段是觀眾互動,通過對社會教育機構和孩子家長的採訪,把他們真實想法通過現場採訪的形式播放出來。
2、活動周期安排
(1)舉行新聞媒體發布會,重點針對宣傳前期的第一階段
(2)在新聞媒體進行宣傳本次活動,時間為宣傳前期第二階段
(3)贊助商以及觀眾互動時間,機動安排
3、活動內容安排
(1)請一到兩位教育青少年專家到演播廳,並且首先請他們談一下對“行走教育”的看法,然後請他們談一下現在青少年教育的問題和如何對青少年進行管理的問題
(2)播放前期調查採訪的片段,讓觀眾聽一下孩子家長的聲音
(3)繼續播放前期調查,看教育機構和社會各階層的人對“行走教育”持何種態度
(4)採訪學校創辦者徐向洋,讓他談一下創辦這樣一所學校的初衷和對持反對意見的人有何看法
(5)採訪學生9歲的張中雨:為何來行走學校,在這裡呆的這段時間有何感受,對老師的體罰有何看法
(6)採訪16歲的浙江女生楊蕾,覺得在這樣學校的教育下能使自己改變么?為什麼出去之後還是老樣子?是否第一次行走教育對他的影響不夠深刻?認為自己上網,泡吧,早戀是正確的么?
(7)採訪學校的中隊長毛姐,她是體罰學生的執行者,當她體罰學生的時候會心疼么?她自己的孩子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么?
(8)採訪圍觀的群眾,問:你們對行走教育有什麼看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利?
(9)深入學生調查採訪,看大多數學生對此有何看法
(10)採訪並且深入了解各學校領導對此是什麼態度
七、節目特色
1、這是一個紀實性的記錄片,通過鏡頭語言給觀眾展現真實的“行走教育”
2、記錄一個非常真實的故事,充分運用同期聲和現場採訪,淡化主持人
3、和觀眾互動,在拍攝過程中採訪圍觀的群眾,以此知道平民的想法
4、和社會教育機構以及社會各階層互動,對於“行走教育”發表他們的看法
5、深入學生中間,獲得學生們的想法,看大多數學生對“行走教育”持何種態度
6、採訪並且深入了解學校領導對此是什麼態度,互動性比較強,且非常廣泛
八、主持人風格
這是一個紀實性較強的記錄片,充分運用同期聲和現場採訪,淡化主持人,所以要求主持人有很高的思維和前期準備,並且主持人有不同與常人的思考問題方式,充分調動社會各階層的人對此次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意見。活動中有很多現場採訪調查,要求主持人善於變通,頭腦靈活。
九、人員組建
因時間跨度較大,且行程非常遠,攝製組不宜帶太多的人。記者(即主持人)一名,導演,師和一名後勤(專門負責攝製組的生活以及行程安排)
十、攝製日程
1、前期的宣傳和調查,拍攝現場採訪和調查
2、活動內容,地域和時間跨度都比較長,所以採取全程跟蹤拍攝
3、采景,後期剪輯需要鏡頭
4、後期製作和播出,至此製作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