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護方案(一)
1.1 基本情況
1.2 、地質情況:
1 絕對標高與相對標高。
⑴現場自然面相對標高-2.5m,⑵承台底標高-6.4m
2 周邊環境:
周圍較開闊。場地北側有一貫穿現場的高五米土坡,距離基坑5.3m 。
3 地下水位
根據地質報告及現場情況,需降水。
1.3 、編製依據:
1 、X樓基礎施工圖紙;
2 、規劃局現場測放的建築界限與水準點;
3 、國家現行《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建築工程支護技術規程》《建築工程安全生產技術》及相關規範;
4 、與本工程類型相似工程的施工經驗及施工資料。
二、基坑支護方案
2.1 確定方案
本工程周邊開闊,附近無地下管道,根據地址報告,本工程的土質分別為雜填土、粉質粘土、粉質粘土、粉質粘土、粉質粘土。根據設計圖紙,基坑從自然地面-2.5m 至-6.4m 。所以本工程採取放坡退台開挖。退台部分覆蓋五彩防水布。
2.2 支護方案
針對本工程的特點,土方放坡開挖採取分三階開挖,第一階將場地北側五米土坡挖2.5m 。第二階段開挖2m 。第三階段開挖1.8m 。基坑的長度及寬度為邊軸線加一米作為施工作業區。詳見附圖1.
2.3 安全圍護
基坑四周做1.2m 高的臨時圍欄,並且用密目網封閉。1m 以內不得堆土料。夜間設紅色警示標誌。
三、土方開挖施工方案
3.1 施工準備
1. 制定好現場場地平整、基坑開挖施工方案,繪製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和基坑土方開挖圖,確定開挖路線,基地標高、邊坡坡度及土方堆放點。
2. 完成測量控制網的設置,包括控制基線、軸線及水準基點,場地平整進行方格網樁的布置和標高設置,計算挖填土方量,對建築物做好定位軸線的控制測量和校核,進行土方工程的測量及定位放線,並經檢查無誤後作為施工控制的依據。
3. 完成必須的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設施、生活設施機械進出道路及臨時供水供電線路。
4. 機械進場,進行檢查維護,試運轉,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3.2 開挖方案
1. 本工程採用分步(層)和接力開挖法,為配合基坑圍護施工。分三步挖土。第一階段開挖深度2.5m ,第二階段開挖2m ,第三階段開挖1.8m 。採用接力開挖法,分3 步開挖。
2. 挖土過程中放線員配合測量標高,當挖土快接近槽地時,用水準儀在槽底測定3*3 ,的方格控制網。並撒上白灰點,以示標記。
3. 開挖時機械挖土,人工修坡,開挖過程中,隨時檢查坡度是否正確。
4. 開挖至設計標高,地基釺探后,儘快會同勘測、設計、甲方、質監站、監理等部門共同對槽底進行驗槽,辦理驗槽手續。
3.3 成品保護
1. 開挖時注意保護測量控制定位樁、軸線樁,防止被挖土及運土機設備碰撞、行駛破壞。
2. 基坑四周設排水溝,場地設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及場地。
四、安全措施
1. 開挖邊坡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當切坡坡度陡與五分之一時,不得在挖方上側堆土。
2. 機械行駛道路平整、堅實,防止作業下陷。
3. 機械挖土分層進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掩埋等事故。用推土機回填,鏟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傾覆。陡坡地段放土設專人指揮,嚴禁在陡坡上轉彎,機械陷車時,用鋼絲繩緩緩拖出,嚴禁另一台機械直接推出。
4. 多台挖掘機在同一作業面作業時,挖掘機間距應大於10m ,多台挖掘機械在不同作業面工作時,上下機械間距應大於30m ,挖掘機離下部邊坡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翻車造成事故。
5. 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場,挖掘機迴轉半徑範圍內禁止站人或進行其他工作。挖掘機裝載機卸土,應在停穩後進行,不得將鏟斗從運輸汽車駕駛室頂部越過,裝土時人都不得停留在車上。
6. 挖掘機操作和運土都聽從現場指揮,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路線行駛,防止撞車。
7. 基坑四周做1.2m 高的臨時圍欄,並且用密目網封閉。1m 以內不得堆土料。夜間設紅色警示標誌。
深基坑支護方案(二)
1、前言
預應力錨桿在土層中斜向成孔,依靠錨固體與土體之間的摩擦力、拉杆與錨固體的握裹力以及錨桿強度的共同作用來承受部分作用於支護結構上的荷載。預應力錨桿改變了基坑的受力狀態,減小了基坑坑壁位移,維護了結構物的穩定。
預應力錨桿和鑽孔灌注樁組合基坑支護方法一方面通過鑽孔灌注樁來承擔支護結構上的荷載,另一方面通過預應力錨桿將拉力傳遞到穩定的土體,即錨桿穿過滑動面或不穩定區深入土體深層,利用對錨桿施加張拉應力,使錨固體不發生位移趨勢。
2、工法特點
2.1進行錨桿施工作業的空間不大,適用於各種地形和場地。
2.2由錨桿代替內支撐,可降低造價,改善施工條件。
2.3錨桿拉力可通過抗拔試驗確定,因此可保證足夠的安全度。
2.4通過對錨桿施加預拉力來控制支護結構的側向位移。
3、適用範圍
本工法適用於深基坑支護工程,特別適用於鄰近有建築物或地下管線而不允許有較大變形的基坑支護工程。
4、工藝原理
4.1鑽孔灌注樁和預應力錨桿通過圍梁形成二元擋土圍護結構,該支護體系通過整體剛度來控制基坑變形。一方面通過鑽孔灌注樁進行擋土,另一方面,通過預應力錨桿將支護結構承受的力傳遞給穩定地層,對錨桿施加張拉應力,有利於錨固體與土體之間的摩擦力、拉杆與錨固體的握裹力以及錨桿強度的共同作用,使錨固體系保持穩定。
4.2預應力錨桿由錨頭、自由段和錨固段組成,是一種將拉力傳至穩定土層的結構體系,錨頭是用於鎖定錨桿拉力的部件,由錨具、托板、螺帽等組成;自由段是將錨頭拉力傳至錨固段的中間區段,由鋼絞束、注漿體和防腐構造組成;錨固段將作用在錨頭的拉力傳遞給穩定地層。
5、施工工藝
5.1工藝流程。鑽孔灌注樁施工→錨孔定位→鑽孔→插錨桿→第一次注漿→第二次注漿→圍梁施工→張拉封錨→施工監測。
5.2鑽孔灌注樁施工。
5.2.1施工工藝流程採用如下:鑽孔灌注樁樁機就位→成孔→第一次清孔→鋼筋籠吊裝→安裝混凝土導管→第二次清孔→安裝漏斗、隔水栓→灌注水下混凝土→拆除導管、漏斗。
5.2.2導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為2~4m,在灌注過程中,導管應勤提勤拆。每隔15min將導管上下活動幾次。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要始終控制好導管內混凝土表面至泥漿面的高度,以灌注時孔內混凝土均勻緩慢上升、泥漿無劇烈翻滾為佳。
5.2.3在灌注混凝土的施工中,確保混凝土澆築的連續性。每盤混凝土時間間隔應不大於0.5h,若有一定的時間間隔,每隔10min在小範圍內上下活動導管2~3次,延長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5.3錨孔定位。錨桿鑽機就位時應準確,底座應墊平,鑽桿的傾斜角度應用羅盤校核,角度偏差不大於2,高差不超過30mm。成孔施工前應在場地中挖好排水溝,以避免因泥漿隨意排放而影響施工。
5.4鑽孔。
5.4.1施鑽時鑽頭要對準錨桿孔孔位標識下鑽,最大孔位偏差不得大於100mm,初始時應用小功率緩慢鑽進,鑽進約500mm后,校正鑽孔方向,全功率鑽進。為了準確控制鑽孔的角度,在施鑽時要由當班技術員用地質羅盤控制鑽桿方向,使鑽孔角度偏差控制在2以內。鑽孔深度通過在鑽桿上所作標記控制,要求鑽孔深度不小於桿體有效長度,並不大於設計孔深200mm。
5.4.2錨桿鑽機鑽進過程中,泥漿性能根據地質情況進行調整。當鑽到粘土層時,泥漿比重採用1.05×103Kg/m3~1.1×103Kg/m3;當鑽到砂層時,泥漿比重採用1.2×103Kg/m3~1.3×103Kg/m3。
5.4.3鑽機鑽進速度為0.3~0.5m/min,退出速度為0.5~0.6m/min。
5.5清孔。採用往複式壓漿泵進行大泵量清孔3~5min,把孔內沉渣和孔壁泥皮沖洗乾淨,孔底沉渣小於等於300mm。
5.6錨桿加工製作。
5.6.1錨桿自由段採用塗防鏽油並外包二層塑料薄膜的處理方法,保證鋼絞束與注入的水泥凈漿體隔離,在拉力的作用下,錨桿自由段進行充分的彈性拉伸,將預應力有效傳遞到錨固段。
5.6.2在錨桿製作中,錨桿錨固段設置定位架,定位架間距為2m,外徑小於鑽孔直徑10mm。
5.7插錨桿。
5.7.1插錨桿工人必須熟悉各個孔的孔向,以便桿體能夠一次性順利插入。插桿要緩慢、勻速,切忌擾動桿體,造成漿液下掉和注漿不密實,採用棉紗將孔口臨時封口。
5.7.2安插錨桿前先將托板、螺帽戴上,防止插桿過程中漿液污染桿體絲口,避免絲門損壞而使螺帽不能順利安裝,當絲口被污染要及時清理。
5.8注漿。
5.8.1注漿管是隨着鋼絞線一起埋在孔內的,並每間隔0.5m鑽一對注漿孔,用膠布將小孔包紮好,以防止漿液堵塞該注漿管。
5.8.2第一次注漿分錨固段注漿、自由段注漿。錨固段注漿是順着鑽桿注漿,水泥漿液通過鑽桿送到錨孔底部。注漿壓力從開始的0.5MPa逐漸加大至2.0MPa;水泥漿液從鑽頭底部順着已擾動的地層充填和包裹錨固段的錨桿。當水泥漿灌注到錨桿自由段附近時,停止注漿,並開動鑽機卸掉上部的鑽桿。接着開始自由段注漿,注漿壓力約為0.5MPa,隨着灌注的水泥漿液的上升,慢慢拔出一次注漿管和起拔孔內套管。
5.8.3第二次注漿與第一次注漿的間隔時間在8~12h為宜。第二次注漿的壓力從2.5MPa注漿升高,直到注不進漿液為止。注漿過程採用穩定的低~中等灌漿速率,在灌漿全過程中逐漸提高壓力,使漿液向土體逐漸擴散。
5.9圍梁製作。圍梁緊貼豎向鑽孔灌注樁,圍梁基槽寬度應較圍梁寬大100mm左右,以留下足夠的立模空間,待模板拆除后再進行回填。基槽內鋪設20mm厚砂漿作為找平層,若遇局部架空則採用M7.5漿砌片石嵌補,然後在其上進行圍梁鋼筋綁紮。
5.10張拉鎖定。
5.10.1錨桿養護8d~10d后,當錨固體強度大於15MPa,並不小於預定強度的75%,方可進行預張拉。
5.10.2張拉程序採取如下:先取10%預定軸向力進行預張拉,使各部位緊密接觸。張拉時按預定荷載的10%逐級加荷,每級荷載的觀測時間在5min以上,並待變形穩定後方可進行下一級荷載的張拉,達到預定荷載並穩定10min后,卸荷至80%預定值鎖定。
5.10.3張拉鎖定系統事先經過標定,並將油壓表的讀數換算成張拉壓力進行控制。在鎖定過程中,採用錨桿預定承載力進行校核,即錨桿按預定承載力100%張拉持載5min后按預定承載力的70%鎖定。
5.11施工監測。
5.11.1施工監測包括:
(1)錨桿的軸力監測,根據錨桿應力監測情況,在錨桿應力損失過大時對錨桿進行二次張拉;
(2)支護位移的量測;
(3)地表開裂狀態的觀察;
(4)附近建築物和重要管線等設施的變形測量和裂縫觀察;
(5)基坑滲水、漏水和基坑內外的地下水位變化。
5.11.2在土方開挖期間對於基坑邊坡土體頂部水平位移和支護結構側移必須每日觀測不少於一次。當基坑開挖深度增大或發現變形發展較大時,必須加大監測頻率;當變形急劇發展或出現破壞預兆時,必須對變形情況加密監測。
6、主要材料及施工機具
6.1主要材料。錨桿漿液水灰比採用0.4~0.45,水泥漿液的配比是水泥∶水∶早強劑∶膨脹劑=1∶(0.45~0.5)∶(0.007~0.01)∶0.07。
6.2主要施工機具。主要施工機具如表1所示。
6.3勞動力組織
7、質量控制
7.1錨桿鑽機施工前必須用枕木墊穩,前後設支撐,操作位置鋪設機台板,準備就緒后才能開鑽。
7.2製作錨桿的鋼絞線、錨具、注漿管以及支架都應符合設計要求,具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並按要求現場取樣進行複試。
7.3錨桿孔位水平偏差不大於20mm,垂直方向誤差小於10mm,鑽進過程中,每5m測量一次成孔角度,鑽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應大於錨桿的3%。
表1主要施工機具序號機具名稱單位數量1鑽孔灌注樁鑽機台12錨桿鑽機台23注漿泵台34排污泵台15攪拌機台26錨桿張拉機台27往複式壓漿泵台18反鏟挖土機台19自卸式運土車台110交流電焊機套1表2主要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名稱人數工作內容1項目經理1對施工整個過程進行全面管理2技術負責人1施工技術指導3質量員1質量管理工作4安全員1安全管理工作5鑽工4操作鑽機、鑽孔、移位、維修6泵工2操作壓漿泵7測量工2基坑監測8機修工1設備維修保養9電工1設備和照明用電10挖機操作工1挖土11普工6搬運材料、運輸等
7.4錨桿入孔前應保證平直,並消除其表面的油漬、鐵鏽或其他污物,以保證錨桿與漿液的粘結力。
7.5錨桿注漿施工時注漿管要距孔底保持50~100mm距離。在注漿過程中,邊灌邊提注漿管,保證注漿管管頭插入漿液液面下500~800mm,嚴禁將導管拔出漿液面,以免出現斷桿事故。
7.6注漿漿液攪拌均勻,隨攪隨用,漿液保證在初凝前用完,並嚴防石塊和雜物等混入。若注漿出現間歇,必須採取措施。實際注漿量不得少於錨桿的理論計算量,即注漿充盈係數不得小於1.0.注漿體終凝前嚴禁擾動錨桿。
8.安全措施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條例和安全操作規程,明確各級人員安全職責,抓好安全生產。
8.1基坑周邊不得堆放生產物資和施工材料加工場以及通行重型車輛,因場地原因必須設置堆場、加工場或通行車輛時必須對該部位的圍護結構採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8.2基坑周邊及支撐上設置的安全通道必須設高1m的圍欄,圍欄用48的鋼管雙道橫管,用醒目的顏色油漆,圍欄側邊用
竹笆遮擋。
8.3要在指定電箱上接現場用電,振搗設備有專用開關箱,並接漏電保護器,接線不得任意接長。電纜線必須架空,嚴禁落地。
8.4當基坑周圍建築物發生嚴重開裂、傾斜時,應立即組織人員緊急疏散,並立即進行支撐加固或拆除。
8.5採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或擾動基底原狀土,發生異常情況時,應馬上停止挖土,並立即查清原因和採取措施。
8.6壓漿泵使用過程中,如出現壓力驟然上升或下降時,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後方可使用;停機檢查時,應安全降壓后,方可打開管路。輸送軟管必須連接牢固和密封,不得發生斷裂或泄漏現象。
8.7電纜線路應採用“三相五線”接線方式,各種電氣設備應處於完好狀態,機械設備的運轉部位應有安全防護裝置,電氣設備應可靠接地、接零,並由執證人員安全操作。電纜電線應架空設置。
9、環保措施
9.1現場設置的泥漿池、排水溝、集水坑架設圍護欄杆,同時防止泥漿外溢亂流污染環境。
9.2鑽孔灌注樁施工廢泥漿及時外運,排水溝保持暢通,集水坑積水隨時外排,生活垃圾廢水、廢渣專人及時清理。
9.3對施工場地道路進行硬化,土方運輸中散落在場地的渣土專人清掃乾淨,晴天有專人對施工通行道路進行清掃洒水,防止塵土飛揚,污染周圍環境。
10、效益分析
某大廈高度為34m,總建築面積35880m2,採用框架剪力牆結構,該工程基坑開挖深度6.40m,基坑開挖面積約為3900m2,基坑支護採取預應力錨桿和鑽孔灌注樁組合方法。採用本工法施工,施工過程中對基坑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基坑變形量在規定範圍內,周圍道路及地面未出現沉降現象,實施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