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評:本文以“在一天深夜裡,我發了高燒”為由頭,展現了三代人濃濃的親情。文中,治病的過程,是明線;親人的描寫,是暗線,卻是主線,最大的優點在於感情真實,親人的緊張之情(關愛)一覽無餘,不足之處在於缺少自己的心理描寫和親人的神情描繪,其次是語句表意雖清楚但不夠簡潔。
點評人:吳曉婷(小學高級教師)
在一天深夜裡,我發了高燒。爸爸出差去了,剛好奶奶來電話詢問我感冒有沒有好點,媽媽就實話實說,並說自己要帶我去醫院,可一抱,我就喊痛。媽媽就(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接着,)奶奶就建議叫個醫生來家裡看看。(,)媽媽便撥通了一個診所的電話,說我發了高燒,請(醫生)火速趕來治病。說著,又告訴了我們家的地址。 (稚嫩的言語,展現了孩子內心的感觸,也為下文的展開,做了良好的鋪墊。)
醫生趕來了,拿了一大堆葯!大姑、二姑,還有奶奶也來了,媽媽說現在已是深夜11點。他們有的帶來了補品,有的(還)帶來(了)薑湯。 (承接前文,“大姑、二姑,還有奶奶也來了”這句引出了親情這條主線。)
這時,醫生準備好了吊瓶的藥物給我吊瓶,我忍着疼,讓他把針插進我的手裡。針插好后,醫生又說還要打一針,經過了一次疼痛的我,聽到這句話,我(便)大哭大鬧,醫生終於不給我打了,又留下了藥物,再叮囑幾句,便(后就)走了。 (略寫醫生,把重點筆墨放在親人的描寫上,符合中心要求。)
這時(隨後),二姑把買來的酒精用棉花蘸上,說這樣能更好地給我退燒,便在(我的)雙手的虎口處、手肘處、膝蓋彎,(以及)腳踝處反覆給我擦試,並盼着我趕快退燒。我被酒精的味兒熏得流下了眼淚,並吵、鬧、哭、喊,(我又吵又鬧,還邊哭邊喊,)在晶瑩的淚光中,我(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卻不知全家人被我折騰得一夜都沒睡…… (最後一句是點睛之筆,但前面應該具體寫出“二姑”動作、神情,也該簡要寫寫其他人當時的情形,這樣才能把親人們的疼愛形象地展現給讀者。)
第二天早上,我在朦朧(睡夢)中醒來,我手上的吊針已經拔掉了,身上也沒了酒精(味)。(我睜開眼睛,發現)家人以各種姿態睡覺,奶奶和二姑(跟)我跟睡一床,她們一個橫睡,一個斜靠,再遠一點兒,大姑半躺在沙發上呢!全家一片沉靜。大家(都)睡得很死(沉),唯獨我醒來,(在一片寂靜中,)我輕手輕腳地來到媽媽房間,搖醒了媽媽,媽媽看見我起來了。(一睜眼便一把將)趕緊把我抱到她床上,給我量了體溫,36度,(!)我又回到以前那個活潑、快樂的孩子了。 (通過“奶奶”、“二姑”、“大姑”的睡相以及“媽媽”的動作描寫,將濃濃親情溶於其間,很生動、感人,但應該寫寫自己當時的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