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詞中,寫到竹子的不計其數。李賀寫過一組詠竹詩,流傳雖不廣,其中有佳句:“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一枝入酒樽。”劉禹錫寫《庭竹》,也很生動:“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李商隱詠竹筍,思緒極奇妙:“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
蘇東坡的愛竹,也許是前無古人,竹子和他終身相伴,不管到哪裡,他的眼帘里不能沒有竹蔭,“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他的名言。年輕時,蘇東坡有豪邁之風:“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中年看竹,心情趨平淡:“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凈無塵,幾碩寒生霧”;到老年:“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披風坐小閣,散發臨修竹”,由豪邁到平靜恬淡 。這是他人生的軌跡,而詩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時期的心態寫照。
唐詩詠竹詩句中,讀來最親切的莫如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中那兩句:“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這詩句中,竹子是忠誠親切的朋友 ,永遠默默地站立在那裡,以清涼的綠蔭迎候詩人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