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感,能夠面對死如同面對生,面對墳墓如同面對搖籃。這樣的情感展望人生的冬天,足以使冬天之嚴寒變成溫暖,令凄涼變成熱鬧,使荒涼化成肥沃。它長存不息,延續至今,歷經滄海桑田,世事變幻,這就是用至愛和無私鑄成的感恩精神!
這種感恩沒有母愛偉大,但比母愛高尚。
這種奉獻,這種感恩,不局限於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受益者對恩人,遊子對故鄉,赤子對祖國……
思緒轉回到前年之前,汨羅江邊,披髮行吟的逐臣屈原,仰天長問,掩涕嘆息。楚王昏庸,佞臣當道。居廟堂,不能為民解難;謫鄉野,不能替君分憂。生命的寂寞鬱結於心,奔突於胸,使詩人縱身於江中,泛起的漣漪是蘆葦的淚滴,在溫潤的夜色中流淌。青春的竹葉包裹起千萬人民的崇敬,成為端午節最深沉的紀念。這個忠魂,他用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回報了祖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波蘭的音樂家肖邦,在臨終前再三叮囑要把自己的遺體送回華沙。這位赤子是將他的心回報給祖國;諸葛亮放棄了寧靜的生活,甘願“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是對明主三顧茅廬的感恩……
感恩的前提來源於無私。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關愛,老師對學生的關懷,乃至無數人的關心,這些都是無私的。然而,在我們的心中,始終會有一種想法:感恩!然而,感恩並非物質上饋贈的厚禮、等價的酬謝,不僅僅是為他人做一點事,說幾句感謝的話……
那真正的感恩究竟是什麼?
歌德曾說:“回報等於等價的付出。”這是一種深刻的啟迪。我們都在人生的長河中續寫着生命的故事,感恩必定是一個永不褪色的片段。感恩是回報在情感意義上的升華。只有真正理解“感恩”的含義,才能為人生留下欣慰的一筆。我們認識世界,也理解世人的思想。也許在精神與物質之間,通常許多人都會更看重物質,但感恩則恰恰與此相反。感恩,應該是儘可能將自己最美好、最純潔、最有價值的……一切由衷地去做報答;應該是受益人從精神到心靈所作出的無私奉獻;應該是……
這種理念,是人類奉獻的動力,更是凈化人們心靈的使者。“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田野中飽滿的穀粒深情地望着自己的根,想回報大地母親的哺育之恩,仁厚的大地母親卻以她寬廣的胸襟婉拒了穀粒的回報,希望它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更需要的人們……這些,都是詮釋“感恩”的華彩之辭。感恩,最好的方式,就是無私的奉獻……
感恩,將之升華而言便是一種責任,而它要求人們在危難之際能助人力挽狂瀾,在安和之時能以益授人,這才是感恩的真諦!
……
掩卷長嘆,我的感恩又在哪裡?當然,奉獻是我的目標,我為之而自豪!我期待着那一天,期待着奉獻的那一刻!
“感恩”,將會藏在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現在,也許我還在沒有能力來實現它,但是,一旦有了知識的密碼來開啟它,它就會如潮水般湧向——我的祖國、我的父母、老師、朋友、等和那些愛我的和我愛的人!浸泡他們,柔軟他們,感動他們!
六年級:蔡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