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29:歷史??
維特克是德國的一位歷史學家,和馬克思私交甚篤。馬克思女兒燕妮,每次見到維特克,總要聽他講歷史故事。一次,燕妮問維特克:“你能用最簡練的語言,把人類的歷史濃縮在一 本小冊子里嗎?”?
維特克說:“不必,只要四句話就夠了。”這四句話是:?
??1?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瘋狂。?
??2?時間是篩子,最終會篩去一切渣滓。?
??3?蜜蜂盜花,結果卻使花開得更茂盛。?
??4?天黑透了的時候,更能看得見星光。?
維特克的這四句話,其實是德國流行的四句諺語,而幾乎在每一句話里,都蘊藏着一個絕妙的比喻,讓人對歷史產生清晰而深刻的認識。??
以“歷史”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用這四句話的寓意來談,也可以其中一句話來展開。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精彩構思]?
1、史書之辨
從要辯證地看待歷史的角度,聯繫歷代史著寫一篇議論文, 說明不能“盡信書”的道理。
對於歷史,我們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如司馬遷的《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其中有許多內容都是司馬遷替歷史人物“立心”的,特別是書中的對話和心理描寫,到底怎樣是無 法考證的。還有北朝的史書,其中有許多是“墨寫的謊言”,是時人賄賂史官寫的,不可信的地方更多。但我們也不能全部否定,應該參照同時代的文字資料來辨別真偽,從而去偽存真。?
2、文字的歷史
寫一篇說明文,說明文字的發展和演變過程。 ?
文字最早應起源於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發展成金文,秦代統一文字后通用小篆,為了方便書寫,到了漢代又簡化為漢吏。到了魏晉時,書法成為一種藝術。今天流行的楷書、行書就要追溯到此時,等到唐代草書成熟后,中國文字的七種形體基本都出現了,再後來就是不斷改進和成熟了。?
3、吃水記
轉換視角,以王老漢的口吻談山裡人吃水的歷史,從而表現社會的發展變化。?
解放前,山裡的人們都到幾裡外的山泉去打水,因為路遠,水特別珍貴;解放后,政府派人來給村裡打了一口水井,從那以後就再也不用到山外挑水了,村裡的姑娘也不都朝外嫁了,我就是那時候娶親的......再後來,就家家有了壓水井,吃水更方便了。現在家家又都用上了自來水,真是一擰自己就來……
4、“歷史”的困惑
將歷史擬人化,通過歷史的自述表現對當前社會上不良現象的憂思。?
我是歷史,人們都愛把我比作鏡子,認為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接受教訓,但實際上人們並未做到。現在社會上腐敗嚴重,吏治鬆弛,這些哪朝歷史沒有?有的甚至因此而亡國,但為什麼當今的人們就意識不到呢?或者是意識到了卻不管不顧?我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