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尊嚴已淪為何物,是否找個理由隨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掙脫牢籠。”
作為一個人,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的存在方式。
《存在》的精神指向是對於當今社會人存在的價值的追問,他的心靈的掙扎和痛苦顯而易見。他表達的是當代人中彷徨的吶喊聲或是吶喊中的彷徨。
作為一名大的學生,我們到底該如何存在?我在網上看到過好多對學校的評論,對其他方面的描述好壞不一,但有一個卻是大同小異,這就是學風。不外乎有這幾種回答,“呵呵”,“你懂得”,“也就那樣”。也希望我能像鄧建軍一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我卻沒有“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精神。曾經我也堅信我的未開不是夢,可我卻沒有努力爭取過,這樣只能算是幻想。
其實,大多數學生都處於一個沉睡的青春狀態。沉睡的青春即每個人正值青春是,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黑格爾說過:存在即是合理,合理的也要存在。我想不通,為什麼存在就是合理。哪裡某某的存在也是合理嗎?最後我明白了,李某某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他們讓我們知道中國存在着許多不和諧,我們需要清除這些不和諧因素。可是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呢?誰不想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面對一些大是大非,我們都是有判斷力的。
但大學該如何度過,我們對機子的定位和實際還是有很大偏差。於是我們漸漸迷惘,淹沒在歲月的洪流中。
大學或許是最後一段提供給我們學習的時間了,以後都不會有這麼長一段時間來學習。沒有老師的耳提面命,我們要學會自律。沒有以前的反覆講解,我們要學會自學。然而,大學不是高中,學習不是唯一選項,能力的鍛煉也要重視。上完大學,不會處事,不會做人,這個大學也是失敗的。大學能和宿舍朋友成為生死兄弟,和同學成為一輩子朋友,這無疑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有朋友說大學談戀愛要趁早,因為女生的眼界會變寬的。難道三年之後我們的條件就不會改善?難道我們只有貶值的潛力而無升值的空間?
我們還是個孩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大。孝敬父母不能等,等來的只能是後悔。八月份去親戚家,在路邊看到了一個小屋,裡面沒有消暑設備,只有一個老人在那望着遠方。老人兒女成群。今年的夏天有多熱,老人的心裡有多冷。
我們還是一個公民,我們又該如何存在?景區在遊客離開后是遍地的垃圾。還有那些令國人蒙羞的“中國式”。
一切的一切都在追問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存在?
生存的世界本無意義,人的存在夜本無意義。可人卻可以用自己的個性和只會讓自己的存在更有意義。
我們該如何存在呢?是不是還記得寶兒的那句話: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是不是還記得鄧建軍的“愛崗敬業,自強不息”。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夢裡,我的心裡,我的歌聲里。”誰說我們不會成為那最美的旋律?誰說我們不會和成為那最美的存在。勇敢前行,掙脫牢籠,我們會是那最美的存在。
高三: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