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報章的副刊看到兩個有趣的故事:在美國有一位女士養了一隻漂亮的鸚鵡,但是它有一個奇怪的毛病咳嗽,而且它的咳嗽聲濃濁難聽,女主人滿以為它是患了呼吸系統疾病,就帶它去看獸醫。獸醫詳細檢查過它,發覺它並沒有任何疾病,問題只是出在女主人身上,因為她經常抽煙,所以常常咳嗽,這隻鸚鵡只是維妙維肖地將主人的咳嗽聲學會罷了。另外,在英國,有個年輕人向心理醫生訴苦,說他的母親經常羅羅嗦嗦,令人感到十分煩厭。心理醫生髮現他的母親的確十分羅嗦,但是同時發現她本來不是這樣的,她之所以變得羅嗦,是因為兒子從來不在她只吩咐一兩次的時候,就把事情做成,總要她三番四次地提醒,久而久之,便形成羅嗦的情況。
在這兩個故事中,究竟是誰有問題?誰該修正缺失?是鸚鵡抑或有煙癮的女主人?是不停提醒兒子的母親抑或是不把母親的話放在心的年輕人呢?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拉伯雷說過:「人生在世,各自的脖上扛着一個褡子:前面裝的是別人的過錯和醜事,因為經常擺在自己眼前,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背後裝的自己的過錯和醜事;所以自己從來看不見,也不理會。」聖經上亦有這樣的一句說話:「為什?看見你弟兄眼中的剌,卻不想自己眼中的梁木?」那女主人和年輕人都是看不到自己過錯的人,若他們懂得自我反省,就不會輕易「理直氣壯」地責怪別人。
反省就是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並作出評價,從而改正過失。孟子曾說過:「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仁者立身處也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比自己技術好的,只會從自身找原因。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加德納強調內省智能是多元智能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智能。內省智能強的人能自我了解,意識到內在情緒,意向,動機,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優劣,緊慎地規劃自己的人生。
不過,很多人都缺乏自我省察的能力,為什?呢?首先,是因為「道德無知」,對「是非善惡與好壞」的認識不清,不能辨察這件事應當做,不可不做;那件事不應當做,不可去做。例如有時我們在沒有惡意的情況下說了一些話,卻令別人不開心,甚或傷害到別人,但我們對為什?別人不開心,或受到傷害卻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