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一篇舊貼,是一個人就他們家的經濟問題展開的討論。
然後,我就以第三人稱轉述給朋友們聽,結果發現他們真的是代入感太強了。
那情緒,那言辭真的一個比一個都要要激動,好像他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一樣。
他們的反應反而讓我想到了我們平時看劇或者看小說的情景。如果碰上一部喜歡的好劇,尤其是帶有爭議或者強烈反差的劇情,是不是也此的一個狀態。
我們常說看電視不太好,刷劇太浪費時間,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熱衷於看劇,或者把休閑時光都花在了這一部分上面。
應該就是尋找共情吧,有時候一些小說電視劇的劇情,你明明知道人家是編寫的,可是就是會被代入,會跟着笑跟着哭。其實有時候只是一種情緒的自然流露,當然也有人是想到了自身的一些經歷吧。
所以,凡事不能絕對,只要不過度地沉迷,其實有時候刷劇也是一種釋放。
在面對他們爭議的時候,我發現我想支持或者反駁的言語都過於單薄,不夠力量,這也折射出自己底蘊不夠,在面對犀利的問題時,根本沒有獨到的見解。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這樣的天賦,但更多的還是後天的博覽群書吧。
說到底,我還是書看太少了,要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