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襲巴蜀的7.8級大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這些天,我們無不為抗災一線奮不顧身的幹部群眾子弟兵所感動,我們無不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踴躍捐助而欣慰,我們無不為深處困境積極自救互助的災區人民所震撼。在強震中,災區人民雖然有失去家園、親人的痛苦和淚水,但他們更有與無情天災抗衡拼搏、與苦難同胞共度難關的堅毅和真情。在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關切慰問、行使救援義舉時,讓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所謂震災無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災區人民身體力行湧現出的一幕幕鏡頭,讓我們深受感動,充滿敬意,熱淚盈眶。
——500多次餘震把400多萬成都市民逼上了街頭,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卻是個充滿溫情和關愛的特別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更沒有人吵鬧。當晚深夜,前來武侯區林蔭街獻血屋獻血的人排隊站滿整條街。
——“我們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黨和政府各種救災物資才能到來。”元茨頭村,是甘肅重災區文縣境內受破壞最嚴重的村莊之一。震災后,村民相互幫助搭起各種臨時避難棚;上至60多歲的老人下至10多歲的孩子,都扛着鐵鍬钁頭到村口搶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還是會在政府的幫助下自救,開展生產。”13日中午,面對被巨石砸爛、房頂坍塌的民房,水富縣復興村村民老楊如是說。水富縣是雲南省受震災最為嚴重的縣城,鄉村道路路基塌方、牆體斷裂、涵洞受損、泥石流頻發。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災區人民臨危不亂、平穩有序、從容樂觀的精神狀態,也看到了他們積極主動自救抗災、為國分憂為政府解難的拼搏熱情。災難並不可怕,怕的是沉浸於喪親之痛難以自拔,怕的是飽受苦難之後無法振作,怕的是迷茫於驚嚇之中慌亂以對。面對嚴重的災情,災區人民沒有被嚇跨倒下,沒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們正擦乾淚水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明天。中華民族自強不惜、頑強拼搏的精神在這裡又一次得到了升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向這些純樸、勤勞、勇敢的災區人民表達敬意呢?
——“以後你要好好報答你爸爸哦,沒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時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王克出現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王克父親當日不顧自己安危,雙腿跪地,經過4小時的努力,用雙手狠命地從夷為平地的教學樓里挖出了兒子。
——“我不行了,你快離開這裡!照顧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棄,馬上就會有人來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鳳鄉政府家屬區里,朱芙蓉流着淚朝廢墟里呼喊,鼓勵丈夫譚剛義堅持下去。地震發生20小時后,譚剛義被武警官兵從廢墟中刨了出來。
——“我們會不會死?”“不會。”“我們要盡量活下去。肯定有人來救我們的。”12日地震后,被埋在廢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三一班學生黃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學張楊的手,互相鼓勵,兩隻手緊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點左右被救出來。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深深體會了災區人民身邊親情、愛情、友情的真摯溫暖和巨大力量,因為有“情”,我們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因為有“情”,我們真心依靠,共度難關;因為有“情”,我們互相勉勵,生死相連。毫無華麗辭藻的話語,毫無驚天動地的壯舉,一個“情”字卻讓我們潸然淚下,讓我們由衷地敬佩眾多災區人民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不拋棄、不放棄”,這句曾在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被億萬中國人熟知的經典語錄,我們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體會和感觸呢?
——“我意識到可能是地震,準備出門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慶合川南津街書園的21歲木工劉世偉,在地震發生的七、八分鐘之內,主動將樓內近10名退休老職工背下樓逃生。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着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13日22時12分,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的遺體從廢墟中扒出來,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
——“病人在,我們在!”12日下午2時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過去,川大華西醫院第一住院部11樓重症監護室(ICU)病房恢復安寧,該科30多名護士、10多名醫生立下誓言。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則讓我們看到了災區內鄰里、師生、醫患之間關係的和諧,沒有鄰裡間的小肚雞腸,有的是尊老愛老救人危難的熱心扶助;沒有對無良師德的拷問,有的是大愛無聲的永恆記憶;沒有醫患關係的緊張,有的是以病患安危為中心的高度責任感。強震突襲,災區人民用行動讓和諧的真諦更加完美真實,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患難之中見真情的和諧,有什麼理由不為災區人民危難之中顯現出的人格魅力而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類似的鏡頭還有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眾多的災區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實舉,書寫一部展現中華民族人性光芒、與災害鬥爭的抗爭史。“房子裂了、塌了,我們還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們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戰勝這場重大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