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的好風光曾被千古文人墨客所讚頌,三峽的美是獨特而又無需被證明的。然而在這堂語文課上,我真正領悟到了三峽的美。
“叮鈴鈴”隨着上課鈴的響起,同學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傳統的“課前三步曲”后,老師突然問我們班的同學“誰去過三峽”這個問題。漸漸地,幾隻手舉起了。老師在發現舉起手的同學屈指可數后,便又問:“那麼,誰爬過山,玩過水呢?”又有幾個同學緩緩的舉起了他們的手。看到同學們不太踴躍的樣子,老師便給我們分享她的旅程。此情此景,勾起了同學們分享的慾望。三個,五個,九個,把手舉起來的同學越來越多。第一位同學站起:“我曾經去過九寨溝。九寨溝的山十分的美麗。滿山遍野都是綠色的樹木,小草還不時穿插着幾朵野花。在山的中間,就是九寨溝的水。九寨溝的水很平緩,並且清澈見底。站在旁邊還可以看到湖底的石、木。並且九寨溝的水十分有特色,那裡的水散發出一絲絲藍色,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就像一塊大的寶石。” 第二位同學站起:“我曾在古交爬過野外的山。那裡的山上有着些鮮紅的果實。個別地方還有成群的野花呢!”這時老師緩緩的說道:“其實山清水秀的地方在中國的大好河山中隨處可見。把它記錄下來的文人墨客自然也不少。我們今天,就走進酈道元所寫的三峽一課當中。”
三峽是一個極其美麗的地方,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讚頌過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老師的話讓我們把思緒回到了三峽中。然而通過老師的講述,我們彷彿真正的見到了三峽。在七百里之長的三峽之中,兩岸群山連綿,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三峽映入我們的眼帘:在群山連綿的兩岸之中夾着一條狹長的河流。重岩疊嶂,隱天蔽日。三峽的江邊,十分狹長。兩岸岩峰連綿,甚至遮蓋住了藍天和太陽。我們被這景象驚呆了:世間竟有如此美妙的景觀。我們彷彿看到了在那個晴天,作者酈道元獨自一人站在三峽周圍的岩峰之上,看着這逝去的流水,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千古聞名的文章。可時間不等人,下課鈴的響起打斷了我們美妙的想象。雖然已經下課,老師也已離開但我的思緒仍然沉醉在狹長的三峽之中……
這節課,令我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