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每注意到落日,每到日暮,總會伴隨着一聲悠長的嘆息。如今,在這嘆息又響起時,我驀地發現,這嘆息竟出自於我。從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讚美如畫的夕陽,也有無數人把老人比作夕陽。老人,夕陽,真的那般美好嗎?而我們,是否不經意間為如畫的夕陽點上瑕疵呢?
如果你從不知道老人垂暮之年的酸楚,那麼,請聽我講述我親眼所見的經歷。
小學時,一條小路是我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終於又到了周五放學之時,我倍感輕鬆地踏在這條小路上。抬頭看着已靠向西邊的太陽,覺得自己彷彿已經進入了詩一般的意境,不禁開始想像白居易筆下“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美景。“拿着!”前方的一聲叫喊打斷了我的思緒。兩個約四年級的小女孩正把各自鼓脹的小書包交給一位老人。那老人我認得的,常看見她接送這兩個小女孩,聽人說,她是這兩個女孩的外祖母。眼前,兩個小女孩一身輕鬆地蹦跳着,嬉戲着,而這位老人無力的雙肩掛着兩隻書包在後邊蹣跚地走着,額頭上閃着細細密密的小汗珠。不久,似乎不見了兩個小女孩的身影,老人吃力地找着,皺着眉,前額鼓起兩個小包。正在老人着急時,兩個小女孩從一個暗些的角落閃了出來,又躲着,又忽地抓起路邊的兩根樹枝,惡作劇似的朝老人面前摔去。老人明顯被嚇着了,“呀”地低叫了一聲,隨之又踉蹌了幾步才鎮定下來。看着老人狼狽的模樣,兩個小女孩開心地笑着,又跑遠了。老人在那裡愣了好久,才緩緩地挪動步子,向前走着。我這才覺得老人的背影是那般落漠,在日暮里,老人的背影很凄涼,而此時的日暮,給了我蒼涼的感覺。
那天,我站在日暮里,學會了悠長的嘆息。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為何到了我們這一代,就會如此呢?從上小學起,老師就常說,孝敬老人,是種光榮,而那兩個小女孩也聽過罷,卻是如此實踐么?我替那們老人感到悲哀,也替那兩個女孩感到恥辱。又是日暮,望着那蒼涼的夕陽,心中也止不住慚愧,似乎我也有許多值得反思的行為。朋友,你說呢?
我會永遠記住,那天,日暮很蒼涼。也讓我們都記住那個日暮下的恥辱,每到日暮時分,請讓自己反思一下榮與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