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一直給人以兇殘、飢餓、貪婪、陰險等印象。人與狼打交道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時至今日,人口繁多,資源緊張,狼逐漸被尋求棲息之地的人們消滅。狼少了,生活似安定了,但是隨着狼的消逝,一些與狼息息相關的生物也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 狼是古老的物種,經過幾萬年的進化,狼不斷地適應環境,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狼捕食時通常是群體出動,在此之前,狼事先要開會,研究獲取獵物的戰略、戰術。一旦達成共識,完成分工,狼群會依據天時、地形等自然條件去捕殺獵物。狼捕獵時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從不趕盡殺絕,以防獵物滅后狼子狼孫無從充饑。 可以說,狼是出色的軍事專家。狼群每一次捕獵,都會把軍事戰略、集團會工、團體作戰、服從指揮等特點發揮到極限。在與狼的長期鬥爭中,人發現了狼的這些特性,於是,有些民族就開始拜狼為師,狼圖騰也因此而產生。 歷史上的犬戎族、匈奴、女貞、突厥、蒙古等都是崇拜狼的民族。狼在捕食時引天長嗥,互相聯絡,於是人學會了製作牛角號來傳遞戰機;狼捕食絕對聽從指揮,不聽者狼王會一口咬死,絕不容情,於是人學會了制定軍規;狼群捕食時講究出其不意,迷惑敵人,於是有了“兵者,詭之道也”一說。正因為從狼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犬戎、匈奴、女真、突厥、蒙古等民風強悍,一度成為戰威一時的霸主。特別到了蒙古的成吉思汗,將狼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至,從而創立了世界歷史上疆土最為廣闊的大元帝國。但是元朝統制了一個世紀后開始覆滅,究其原因還是由於王室成員窩裡斗,待民殘暴等原因,《狼圖騰》中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狼和狼一樣,人和人不一樣”。狼無私心,實力最強、能領着狼族不斷壯大的狼就是首領,但是人不同,人無用的規矩太多,爭鬥太多,無能的太子也能做皇帝。 漢人為什麼從北宋以後開始一蹶不振,就是因為漢人的小農意識太強,心眼太多,不夠團結,沒有狼的精神,最終被長期與狼爭鬥、拜狼為師的蒙古所統治。《狼圖騰》中有一段描寫狼吃綿羊的情景,深刻地道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一隻狼偷偷進了羊群,拖住了一隻綿羊開始吃了起來。羊群一陣無聲的騷動以後,又安靜了下來,羊繼續吃草,狼繼續吃羊,離狼近的一些羊居然圍在了狼的周圍,觀看狼吃自己同伴的情景,無動於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說不定下一個遭受噩運的人就是自己。 在中國,狼與人爭鬥的主戰場一直在美麗的蒙古草原。草原狼是隨着游牧民族的減少而減少的。文革末期,大批漢人及被漢化的蒙人遷往草原,高喊“打不盡豺狼虎豹,決不停止戰鬥”的口號,狼成為了一個政治問題。於是,草原一部分被開墾成農田,狼皮、狼肉也成了極搶手的俏貨。民工打狼、部隊打狼,最終,狼退出國界,去了外蒙及其他更遠的國家。 蒙古戰馬由於沒有了狼的威脅,也逐漸退化,不復當年神速;鼠災成患,草也不夠牛羊吃了,草原沙化嚴重,人群一度遷往草原腹地。隨着人群的遷入,草原面臨著更大的危機。 這種情景就如同一個公司、一個團隊、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其中的一個環節少了狼這種角色,相信這個公司、團隊、國家、社會都會面臨一個缺少競爭、缺少學習而懶散成風、禍端四起的團體。 敵人,可以做自己的老師,敵人,也可以逼迫自己進化,沒有敵人,除了在理想中的社會,只能使自己的進取心不斷退化,最終被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分不清友敵的人給擊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