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就有字如其人、字是人們第二臉面之說。有關研究表明:寫好字不僅是有文化修養的體現,而且對於活躍人的思維,調節人的心情有重大影響。如今許多外國人也對寫漢字頗感興趣,尤其是日本、韓國人。
然而,現在我們的國民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寫不好字,不敢寫字,甚至不願寫字……寫字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令人不解的是:儘管早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就有不少代表提案“加強寫字教育”,近幾年來關注寫字問題的媒體及有關人士也有增多,可是“寫字危機”並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
近日,筆者專門採訪了工作在寫字教育第一線的1周練好字創立者朱春暉先生。
筆者:以您多年的教學來看,您認為“寫字危機”的原因是什麼?
朱春暉:客觀的說,電腦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寫字教育,但是究其主要原因,我認為是各級教育機構對寫字教學缺乏真正有效的方法。
筆者:為什麼這樣說呢?
朱春暉:我發現許多學校在教寫字時,基本上是以字帖為範本,把筆畫、偏旁部首、獨體字、合體字分章節進行描紅、臨帖,輔以田字貼、米字貼、回宮格等進行練習,而且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與字帖上像,越像越好,並且強調循序漸進、勤學苦練、先慢后快。只是各個學校用的字帖有所不同,有的是古代書法家的字帖,有的是現代書法家的字帖,有些練習楷書,有些練習隸書或行書等,有些用硬筆練習,有些用毛筆練習。據他們說傳統的練習寫字也是這樣。
我認為,這與其說是練習寫字,不如說是練習像字,像字帖上的字,與畫畫是一回事,只不過將圖形改成了字形而已。如果傳統的練習寫字也是這樣,那為什麼王羲之只有一個,而寫好字的人卻有許許多多呢?再說,不像就都不對、都不好嗎?加上現在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慢慢地練得像。
我想正是由於這些錯誤的方法導致了今天的寫字危機,讓很多人害怕寫字,不願寫字,認為寫字太難了。
筆者:那麼您認為寫字難嗎?什麼才是解決“寫字危機”的正確方法呢?
朱春暉:寫字不難,相反很容易,有規律,如果真的很難,也不可能流傳五千多年。想想,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文字源遠流長,這不也正說明了中國字不僅容易書寫,而且一定有規律才能夠普及,否則,也一樣會被歷史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