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鄉下的男孩子,大概沒有幾個會不喜歡捉魚,在他們童年回憶里,這也算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吧。如果說我和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我對捉魚更加痴迷,也因此更加擅長吧。大約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就能夠捉到一隻遠遠比我胳膊大的魚兒,興沖沖奔跑回家向媽媽邀功。但也許是小時候身體不好的緣故,爸媽最反對我玩水捉魚,我也因此挨了不少打。但至今回想起,卻只有兩個字:有趣!
那時候捉魚的方式,不外乎這幾種:涸澤而漁,掏洞,釣魚。
涸澤而漁是最辛苦的活兒,一般需要三五個夥伴,相約去尋找一處上游水流不急魚兒又多的水潭(那需要經過多次觀察)。然後分起了工,兩三個人負責用石塊、泥漿、草皮築起一條小小堤壩,一兩人則負責給水潭出口處挖得深一些。當潭裡的水再也流不出去的時候,我們就輪流用雙手或者拖鞋將剩下的水舀出去,這個時候速度一定要快,否則水還沒有干堤壩就被衝垮了。水幹了,魚兒便噼噼啪啪跳出來,我們一邊興奮得尖叫一邊爭着搶着跳進泥漿里,什麼鯽魚潭虱烏魚的都逃不出我們的手心。捉魚的時間溜的特別快,往往魚兒還未捉盡,各自母親呼喚兒子聲音便回蕩在村子里,膽小的便半途退出帶着滿身泥漿飛奔回家;膽大的裝作沒聽見,繼續自己的捉魚大計,直到母親拿着竹鞭尋來,才飛也似的跑回家,當然,回到家中,一頓打是跑不了的。
掏洞相對來說不累,而且收穫更加豐富,就是安全係數太低了。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魚兒好像滿處是,特別是剛插秧那會兒,田裡水滿滿的,幾乎每一個水能夠淹到的洞里都躲着魚兒和田雞。於是我們挽起褲子,踩進田裡,一個洞一個洞掏過去。捉的最多是烏魚,它們有着蛇一樣的鱗,嘴巴很大,尾巴有一個黑黑的圓圈,肉非常鮮美。當然,也有運氣不好的時候,那就是掏到了水蛇。不過我們那時候也並不害怕,因為我們早有經驗,一碰到蛇的身體,我們馬上就知道了,它的皮沒有烏魚那麼滑溜,而是乾澀得象粗糙的樹皮,而且它往往是盤着身體,蛇頭並不向著洞口。所以只要反應夠快,碰到立即縮手,往往是安全的。
釣魚則是技術性很強的活兒,需要耐性,而且只有大人去了才能跟着。釣魚需要等待的時間太漫長了,不過,當魚兒上鉤,那種沉甸甸的愉悅是什麼都無法相比的,所有的等待在這一刻都是值得的。
在那樣的年代里,我們似乎都是飢餓的,家裡能夠有幾條像樣的魚算是一種很大的改善。我們一邊快樂着,一邊為能為家裡做貢獻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