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優秀隨筆>流浪的靈魂---讀《三毛作品集》

流浪的靈魂---讀《三毛作品集》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流浪的靈魂——-讀《三毛作品集》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每當提到這個名字就讓我特別的心疼————三毛,我對她總是懷着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那個俏皮地說“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的明媚女子,那個擁有古靈精怪得扣人心弦的文字的神奇女子,只留下字裡行間透明純粹的情感,像一顆顆被淘洗過的沙泥在我心澗如歲月一樣流淌着,緩緩地,卻也無休無止!

  《三毛作品集》按她人生不同的三個階段把她的作品分為“花季鬧學”、“撒哈拉之戀”“沙漠故事”“生離死別”“親情手記”五個部分,將她短暫而又傳奇的一生以及她特立獨行的個性融縮成不朽的文字。

  自卑流淌出來的文字

  她是俗人眼中的“畸人”,卻是造物懷中的“驕子”。她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曾在德國、西班牙、美國等國留學,她精通德語、西班牙語、英語、法語等多國語言,她在一望無垠的撒哈拉沙漠流浪生活過,她的美麗與個性迷倒了無數異國男子,她的才情攫住了國內外千萬讀者的心,這樣一個絕世女子,竟也難免暗生自卑!

  她的自卑來自小時候的經歷。在家裡,循規蹈矩的姐姐成績優秀、乖巧聽話,與叛逆倔強、逃學自閉的她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學校里,因為數學不好老是挨打,有一次老師不相信她考了滿分竟用墨筆在她臉上塗鴉,還讓她遊行示眾,這種心靈的恐懼使她當時失去了流淚、言語的知覺,倔強的嘴角始終緊緊抿着,那次的經歷在她稚嫩的心坎上和強烈的自尊心上重重地碾過,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或許連她自己都掂量不出那到底有多重,有多深。另外,父母的良苦用心與她內心所追求的是永不可調和的矛盾體,母親總是在她含淚吃早飯時勸着:“忍耐幾年,等你長大了才會是一個用的人,媽媽會去學校送老師布料,請他不要打你…”母親為了她去送禮、去低聲下氣,只因她不爭氣…她小小的心要忍受這種令她抬不起頭來的“殘忍”的愛,這種無法抗拒、“陰魂不散”的愛,最終她要窒息了,因為她與父母所希望的格格不入,而自己又不能說服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是對的,她只是個小孩子,她還沒有想好要怎麼過自己的一生。那時,她喜歡讀書,拚命地讀,沒日沒夜地讀,童年沒有朋友的悲哀和遺憾,由書籍帶着她到另一個世界去尋找和彌補。然而,這唯一的愛好,也受到鄙視,在外人甚至親愛的父母眼中,課本以外的都是“閑書”,看那些書是不務正業的表現,很難想象一個心靈受到壓迫,過早去思考生命和人生的小女孩是如何承受唯一聊以慰藉的樂趣被踩入泥潭的心痛。

  終於,她自閉了,自卑了,休學把自己關在家裡三年,她害怕出門,害怕街上的人,像一隻見不得光的殭屍躲在屋裡,與外界的人群、陽光、愛隔絕了。我彷彿看到了一個轉不出圈子、將什麼都鎖在心裡的小女孩坐在庭院樹下捧着一本書黯然地發著呆,若有所思地望着遠方!

  正是從小就被蘊量在深深的自卑里,她欣賞事物的角度與眾不同,她敏感而細膩地抓住身邊那些被遺棄的人兒,她同情而悲憫地去感受他們的故事。她呆望着伊莎達,一個美麗的沙漠女子,有着像雲影一樣的長長睫毛,投影在優美而消瘦的面頰上,儘管當地的沙哈威人對伊沙達充滿鄙視和唾棄,可三毛卻被她古老夢境般的風韻震撼了,介入到她悲苦、貞潔的生命里,目睹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為了愛情、為了民族尊嚴在屠宰駱駝房裡受盡凌辱凄慘地死去,三毛的心如駱駝悲鳴似地嘶叫、哭泣。當所有人都在大口嚼着駱駝肉,高聲說著話時,只有三毛默默地觀察着一個瘦小身子的一舉一動,只有她認為孩子將茶壺舉過頭頂,茶水斜斜准准地落在小杯子里,姿勢美極了,小孩是個奴隸,一家都是奴隸,當得知孩子的父親“啞奴”被鄰居買來砌牆,三毛冒着炎炎烈日拉他進自己的屋,總是把自己為數不多的食物裝在袋子里塞給他,在三毛面前,他的自卑感一點一點自然在減少,相對的人與人的情感在他心裡一點一點地建立起來,然而“卑微”的低位始終沒讓他擺脫“奴隸輪迴在買主間,沒有自由”的宿命,三毛的心如風沙凝成的石塊,沉重莫然。沙巴軍曹,一個為了挽救仇恨了十六年的民族的孩子而被炸彈炸成碎片的英雄,達尼埃,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孤兒,對自己的養父母充滿感恩,對這個世界從不抱怨而是成熟寬容地面對一切,如巨人般高大……那些脆弱而又堅韌的生命,在貧瘠的沙漠中,散發出讓人動容的光芒。

  三毛啊三毛,我好想像故友一樣輕輕地呼喚這個名字。她是那樣“莫然”,就如伊莎達被她欣賞時那般無知那般莫然,彷彿不存在於這個偌大的凡塵世界,而陶醉在自己的“在水一方”里,她是那麼的純粹,遊走在世界的不同地方,黑色的眼眸映着滾滾紅塵下的悲苦喜悅;她是那麼地認真,認真地凝望那些跌落沙漠的精靈的心底深處。她內心隱藏的孤獨使她在曲終人散時玩味那破碎冷漠的時光,就如她能在千千萬萬人頭攢動中一眼看到角落裡被遺棄的精靈,那些雖遭遇各不相同,卻都是在與世俗和命運掙扎后帶着同樣神情與氣質行走在邊緣的人,她深知被遺棄了還要繼續掙扎的痛苦,她深知無能為力又無法妥協的無奈,一旦遇上他們,她就回憶起小時候的自己,那個可憐的小女孩,那個對什麼都模糊不清的女孩,所以她感同身受地承受了她筆下人物的悲喜,就好像要減輕自己年幼時的磨難,她的生命在他們的故事當中一遍一遍地輪迴。然而她也有所得,收穫了他們真摯的感情和可貴的信任,使她生命所有的神秘與極美在歲月的流轉中彰顯全部的答案,由她與他們已混淆不清的故事融合年華流逝成的才情氤氳出來的文字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讀者,文字里細膩出她的情感總與人性最脆弱的地方交匯。

  假使三毛是個高高在上的公主,假使她按着鋪好的軌道行駛完一生,假使她不去反抗,在反抗中冥想,不去掙扎,在掙扎中沉澱,在脫離世俗的冥想里沉澱出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一種無與倫比的情懷,一切故事是不是要改寫?由誰來改寫呢?總需要這樣一個眼光埋在心底卻能看到整個世界的“畸人”。

  為愛繼續活下去

  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三毛在一篇“偏了題”的作文里寫道:想到二十歲那麼遙遠,我猜我是活不到穿絲襪的年紀了,那麼漫長的等待,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隧道,四周沒有東西可以觸摸而只是灰色霧氣形成的隧道,而我一直踩空,沒有地方可以着力,我走不到那個二十歲…

  死對於三毛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歸屬了,是她日夜念叨着要去的地方,猶如天堂般美好,她說:“偶爾,想到如果不死,便可以長大,心裡浮出的是一種無所謂的自棄和悲哀。”生,竟然也只是她偶爾想到的事,那麼小的女孩就被逼得內心捉摸不定地去想這些生生死死、虛無縹緲的東西了。

  然而,愛情卻如一縷陽光照進她陰霾的世界里,給她灰咚咚的生命着上了不可思議的色彩。

  “再等我六年吧,讓我四年念大學,兩年服兵役,六年以後我們就可以結婚了,我一生的想望就是有一個很小的公寓,裡面有一個像你這樣太太,然後我去掙錢養活你,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夢想。”這種不摻雜任何利益的單純的承諾讓她的心頓時融化了,可是重重的顧忌讓她往幸福的門外退。

  六年之後,感情受挫的三毛再次與那個西班牙男孩相遇,他追她到了人煙罕至的大沙漠,他說:“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邊,只有跟你結婚,要不然我的心永遠不能減去這份痛楚的感覺。”這個男孩六年之後還是那個男孩,情誼不增不滅。三個月後,三毛穿着一件麻布長衣,腳踏一雙涼鞋,頭戴一頂草帽別著把香菜與荷西在沙漠法院結婚了。

  婚後的三毛被荷西寵着、疼着、深深地愛着,他們一起流浪,一起遇到那些讓三毛心曠神怡的人物,一起不理會世俗的眼光做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三毛說,荷西有一個很大的優點,任何三毛想做的事情,在別人看來也許是瘋狂的行為,在他卻是理所當然。不管這個男孩有時顯得多麼幼稚,不管他的學歷文化,不管他的國籍、經濟、年齡、不管他的一切一切,“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彼此的品格和心靈,這才是我們所要講的門當戶對。”三毛對婚姻的理解是這樣的坦蕩蕩,尤其在現今這個物慾橫流,愛情婚姻趨於利益化的時代,她的這種婚姻觀顯得多麼可貴啊。她是對的,荷西給了她六年的美滿生活,理解她,放縱她,把她當做一件上帝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捧在手心裡,深情地凝望,輕輕地呼喚。三毛感動得無以復加,她這才勇敢地去思考“不死”,與荷西約定:我們都不死,直到你也很老我也很老,兩個人都走不動了也扶不動了,穿上乾乾淨淨的衣服,一起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說‘好吧,一起去吧’。是他的愛讓她不再懼怕生,不再恐慌人世的悠長,讓她肆無忌憚地活了下去。

  幸福的生活隨着荷西的意外死去戛然而止,她的悲苦就像史鐵生活到生命最旺盛的時候斷了一條腿,斷了往後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光亮,她又想到了死,她對父母說:“如果選擇了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她沖昏了頭,說起這般殘忍的話語,母親含淚不住地喃喃道:“你再試試,再試試活下去,不是不給你選擇,只是請求你再試一次。”父母恨不得將她生命所有的責任和苦難都扛過來,而她像一個旁人一樣對自己使不上力。從恍若隔世的悲痛中醒悟過來,三毛說她要當一隻不死鳥,去守侯荷西、父親、母親,只要他們三個任何一個還活着在世上一日,她便不可以死,連神都不能將她拿去,為了愛的緣故,她甘心飲下永別的苦杯,愛的責任,讓她不再輕言消失和死亡了。

  有關於三毛的死,她的作品里自然不能提到,我也從不去了解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我只知道,她是一個永遠流浪着的靈魂,愛可以讓她停駐,讓她蘇醒,讓她永生!

  流光靜好

  那個從破碎的童年向世界走去的女子,用溫柔細膩的心,為殘損的羽翼歌唱,歌唱着那些至真至情的故事,編織着那些時光所無法使之褪色的流麗,滌盪着她生命中濃烈的歡欣與哀慟……

  那個走遍紅塵萬丈的流浪的靈魂,為愛停摺合飛翔的羽翼,痴痴地許願“但願人長久,但願人長久……”終成痴念。親愛的三毛呵,你說若有來生,想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喜的姿態。真好,只願在輪迴中,你笑顏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