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了誰,苦了誰?還是商賈得利農作嫁衣。為了生產朝乾夕惕,為了生活勞碌奔波;最後卻落得個犧牲品的地步。儲存條件和烘乾塔的不完善和不成熟,農民望着堆積的玉米愁昏了頭。成本的升高與收購價格下跌不成比例,較之比去年價格還要低3%。對於短期內提升收購價格也成了奢望。
對於國家而說,也出列了相關的解決對策;所謂的利益補償機制,沒有補到急需資金的農民手裡,“補償”補給了糧商。糧商刻意惡壓糧價從中榨取,最後受苦的還是苦苦勞動的農民。
農民的苦來向誰訴?高全士分析:國家明面對農民實行不限收不拒收,可又從其他問題上阻截(例如水分含量等問題)。黑龍江省委謝慶華也替農民申冤,增加了成本卻落了價。李世潤指出來,在資金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農民也不少出資,可最後算下來農民卻又得不了幾分利。
對於國家,建議加大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力度,讓農民充分感覺到種糧不吃虧。以提高基層人民利益為主的宗旨,下發相關政策,做到鞏固以弄為本的體態。
“鋤禾日當午,
汗滴河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利了誰,苦了誰?我是基層,我是農民,我只是想平平淡淡生活;我是基層,我是農民,不需其他只需安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