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遊記隨筆>愛殺匡廬

愛殺匡廬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贛之北,峙一山,北倚萬里長江,東臨千頃鄱湖,奇秀甚矣。其山巒疊嶂,群峰巍巍;急湍瀑布,萬壑爭流;蒼莽叢林,鬱鬱蔥蔥;霧氣繚繞,雲海滔滔。其名彌而秘,傳曰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於此山,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成山,故而得名為廬山。

  我曾赤足踏訪過江南水鄉的低矮丘陵,覺得山丘樸實無奇;我也曾在湘之衡山留下過一排排屐跡,覺得南嶽雄渾高大。她們以或渺小或偉大的身軀向我洞開着,讓我感受到自然的博愛。但當我再次將足跡印刻於某座山時,我被她的優雅明秀、風姿卓絕,所撼動,所征服。甚至在踏入的一瞬間,感觸到她的肌膚是暖暖的,嗅觸到她的身體散發著幽幽花香,眼見到她的周圍彌散着騰騰熱氣。一切只因遇到廬山,才讓我愈清晰而強烈的發現自然的鬼斧神工,偉大與神奇。

  “一山飛峙大江邊”的廬山凸破頑固的束縛,拔地而起,傲然峙立於長江南岸,山勢獨聳,似乎她在向南方的群峰展示什麼。當我行走碧龍潭;當我仰望三疊泉;當我參觀白鹿洞書院,才明白廬山向我們明示的是什麼:是一種內涵,一種智慧,一種返璞歸真的美。喜歡廬山,並不是僅僅因為她神奇的美,更在乎的是這種美衝破了平凡的極限,將智慧融入其中,展現給世人的是一種令人嘆服的、震驚的美。

  古人云:“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態在樹,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有一於此,方足著稱。”然而廬山無一不有,無一不佳。晴川歷歷,芳草萋萋,怪石百態,泉水叮咚,綠樹蔥蘢,野花散綴,這景,這山,這水……,使每一個游廬之客的心府孕育着,涌動着詩情畫意。她美得讓你並不想奢求什麼,因為山在,水在,樹在,花在,你還會感覺到空洞乏味禁錮嗎?

  碧龍潭恰似她的眼眸,一泓碧水,清澈深邃……

  當我踏着清晨的露水,葉尖還滴着點點“晶瑩”,一切等待第一曲鳥鳴去喚醒,濕漉漉的石板路,貼着些許青苔,一階一階,走起來格外有精神。一路上山、水、樹、石搭配的淋漓盡致,薄薄的雲霧,更是讓遊客看不到絲毫破綻。懷揣着如海似浪般澎湃的心,行走2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遺迹——碧龍潭。潭水似碧綠的和田玉,沒有雜質的困擾。潭中似二龍戲珠,雙瀑如蛟龍出岫。拾級而上,環顧四周,群峰崢嶸,峭壁懸崖,雲霧飄渺,輕飄虛無,一種登仙羽化之感;水清甘甜,天風浩蕩,山綠誘人,怪石聳立,一種奇偉非常之觀。當池中的琉璃被幾縷陽光挑逗,碧水折射出五彩虹,惟妙惟肖的摺扇峰,挺立峻峭的石門峰,自然天成的聚仙亭……,自然的饋贈,讓你飽覽美景,真可謂秀色可餐。霎時響聲似“巨龍”騰雲穿谷駕浪而來,其勢強不可擋;其聲如驚雷鳴,不絕於耳。叮噹的泉水,歡快跳躍,在澗中嬉戲。不一會工夫,赫然見到陳立三先生親筆題寫的“碧龍潭”三字,疾流爭先恐後的滑向潭中,於是萬粒珠璣起舞於潭面。難怪碧龍潭有廬山“第一潭”的稱號。

  三疊泉恰似她的髮絲,靈動有型,如綢如練……

  詩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題廬山瀑布》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而三疊泉瀑布更是第一奇觀。雖然她沒有黃河壺口瀑布那般咆哮驚鴻,卻風華綺媚。三疊泉整個瀑布是從五老峰、大月山峰彙集而來,經過山川石階的塑造,折成三疊,從高高的山頭凌空而下,宛如水簾懸挂蒼穹;拋珠濺玉,宛若白鶴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副冰綃,抖騰長空。瀑布周圍水汽瀰漫,當它撞到肌膚上,冰冰涼。每一個毛孔可以享受它的滋潤,可以感受到細胞在痛快呼吸,此地可謂極佳的避暑勝地。難怪三疊泉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當時間將我從碧龍潭帶至三疊泉,從三疊泉送至白鹿洞書院,便開始接受儒家文化的洗禮,領悟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白鹿洞書院恰似她的文化學識,底蘊豐厚,博大精深……

  金桂銀桂在此茁壯,清香四溢;理學朱子在此授業,學子四方。白鹿洞書院在後屏山之陽,於群山綠樹中,給學子諄諄教誨,傳遞着儒學文化,讓山秀,水秀的廬山多了份沉穩厚重,顯得內外兼優,“底氣”十足。

  廬山的美與寧靜,曾吸引了採菊東籬的陶潛,也曾吸引過謝靈運在此留跡。雲蒸霞蔚的廬山,當我凝視着她的眼眸,觸摸過她的髮絲,聆聽了她的傳道,怎叫人不愛殺匡廬呢?

  踩着夕陽的影子,我對她揮了揮衣袖,沒有帶走一葉、一花、一草,因為我不忍心用我的手拆走這“絕美刺繡”的一針一線,只想讓她在我腦海中定格成一幅或深或淺或明艷的畫。然而當我們還在生活中無畏的掙扎,卑微猙獰的面孔在衝著我們冷笑。假如不想讓無聊與乏味,平庸和功利充斥我們的骨架,吞噬我們的靈魂,那麼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請停歇你日夜奔波的雙腳,不再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拖累身軀,請背上你的行囊走向廬山,走向匡廬之巔,感受她帶給你“一覽眾山小”的震撼,品味自然,回味生活原來這般精彩……

  驚奇人生何處尋,山水靈氣熨周身;卧踏匡廬舉攬之,雄秀兼蘊共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