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散文隨筆>京秋餘味

京秋餘味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題解】:餘生來喜秋,已近三十載。入京滿三歲,頓覺漸識秋!余字當有復釋:乃秋本色之餘味者為一,而秋之與吾悟者方為其二,姑且應有不足,或餘味甚解者更多之,乃是其呼呼也!凡念及京秋之餘味者,系吾入京所識京秋之粗見,是以此秋色可謂吾生領略佳秋之色,情之所動也;而餘味之京秋者,乃吾且歌且行於京秋之思悟也,魂之所系也!故以京秋餘味以為題,已念懷記之,方示吾心!

  來北京有幾年,也漸已熟悉北京的秋了。北京秋總是來的很早也去的極早,這大概是北京秋之獨特處罷了。讓人常覺光陰荏苒,歲月蹉跎。有時還來不及溫存一點兒秋的美好,就堆了滿懷感傷,積了些許遺憾。

  一旦立秋,北京的秋像是個美好的約定,便會突然之間顯露出來,準時的令人措不及防。不過這一切都是極為隱秘又悄無聲息。凡要感到秋的降臨,體悟秋的韻味,是必須要懂得如何去尋找秋。

  初秋大都藏在深夜。一般子時左右,夜寂靜時秋方才隨風飄來,極像一個楚楚動人的少女,披層薄薄的紗裙,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出沒,隨風灑落秋的芳香。

  當你獨步悠長的林蔭道上,柔弱的燈光彷彿此刻才照亮了黑夜。透過燈光放眼望去,目光穿過沙沙的樹葉,忽明忽暗的星兒點亮了遠方的世界,宛如一盞盞微笑的燈,在秋風挽起綠葉的舞裙時和靜謐的街市上的燈光遙遙相視。或是聊着天兒,或是欣賞着一陣風過後展現在面前千姿百態的舞姿。

  正當你沉浸於這般光明與黑暗約會的境界中時,你彷彿屏蔽了耳旁所有的喧囂,只沉靜於一段風彈奏的美妙與歡樂;你彷彿拋棄了眼前多餘的美景,只留戀於一剎那間樹與影的竊竊私語;你彷彿抖落浮在心裡的塵埃瑣舊,只追求與眼前的起舞弄清影的綠葉激情對白,訴說感傷、共話秋涼……

  有人說,北京是毫無秋色可言的。其實不然,只是我們眼前的秋色早已被日日收入眼帘那匆匆行者的五彩斑斕、不分四季色彩搭配而成的衣着所掩飾遺盡,被夜夜亮起眼前那燈火輝煌、閃爍瀰漫著奇異的光彩所映射決絕。並非北京的秋太過於絕情,只因我們太過無情;並非北京的秋毫無聲色,只是我們毫無留戀它的時間;並非北京的秋太過短暫,卻因我們難以讓匆忙的腳步停歇,去靜心品味秋色。如此看來,是秋不得已呢?還是我們難得一秋呢!

  生活在北京,要尋秋便要明白秋的足跡。只有你踏着秋的足跡不斷追尋、不斷前行,才極有可能領略真美至極的秋。

  與我來說,入京大半時間生活在海淀。除了工作,時常穿梭於幾所大學、幾座園林、幾頂大山……或是走進課堂,沉浸於知識的海洋;或是遊離園林,品讀歷史洗盡的滄桑與眼前殘留的璀璨繁華;或是踏進山林,貼近自然,探求大山賦予生命的真諦……所以,我且算是能尋得到秋的人了,但還是覺得“入秋太淺”,這種“淺”算得上一種膚淺,大抵是在靈魂深處的吧!

  中秋前後,北京的秋稱得上是最佳,似到了“成熟”之際。秋色、秋風、秋雨等等,該來的都悉數而至。我常在夜裡獨自尋秋。有時候穿過清冷的校園,抬頭望月行走雲間的軌跡,低頭看黯淡的燈光下,躺幾片枯葉的長椅。駐足凝思,此時我彷彿看到白天喧鬧的坐客坐在長椅上談笑風生、話家常、發牢騷……這一幕幕讓我覺得自己一直是醒着而不眠的幽靈。在黑夜裡,當你孤自行走在別人的睡夢中時,別人的嬉笑哀怒同時又浮現在你的眼前時,你不得不說,你是活在自己的靈魂深處而正為靈魂潛行!

  月到中秋時,對於一個身處異鄉為異客的遊子而言,秋的意味是久遠且深長的!

  這個時候,我更便愛於去園子里覓秋、賞秋、品秋。常去的要數圓明園和頤和園最多了,記得兩個中秋之夜都是在圓明園消度的。皓月當空,涼氣襲人。邀一兩同鄉好友,踏着月色邁進園子,漫步幽靜彎曲的小徑,迎吹習習涼爽的風,聆聽荷塘蛙聲的起伏,把酒言歡,相互勉勵……醉酒當是時,共釀一句俗話:無論我們以怎樣的步伐前進,千萬不要忘了來時的路。的卻如此,人生如秋聲,人要像秋一樣知道為何而“聲”,“人聲”才能夠鍛造成人生!固然,尋秋也大多如此,要知道你想要的秋,就隨着這個秋的足跡去追尋。這樣無論是你看到的秋或是聽到的秋還是觸摸到的秋都會一樣的美麗而無凄涼之意。

  頤和園的秋遠比圓明園要豐滿且圓潤多了。無論圓明園再美的秋色,無論怎樣去看,每到一處景,看着荒涼的石碑上刻着的銘文,眼前浮現的都是一個民族由繁盛走向沒落的過程:那種在廝殺、搶奪、毀滅中苟延殘喘的悲鳴。

  興許,頤和園更能讓人深知秋的降臨。我會選晴好的天擇傍晚時入園和秋共處。從東宮門進園子,撲面而來的是桂花的芳香,行至昆明湖畔,香氣依舊不絕,似乎你走到那裡它便跟到哪,你的呼吸里沁人心扉。繞着昆明湖,或是漫步或是慢跑,累了坐在湖邊的長椅上凝神思索,遙想當年發生在這裡難以雕飾的繁華和無法洗盡的滄桑。或是靜靜站立在昆明湖畔,迎着殷虹的霞光,看徐徐落下的夕陽,極目遠眺玉泉山上矗立的玉峰塔和延綿不斷的山巒,此情此景,羨煞人也!要是選一極佳的角度,當夕陽緩緩從空中落下,正好掛在玉峰塔塔尖的時候,周圍的天成了靛藍,整個天空像火的海洋,雲翻滾着,連成一片又綉成一團。夕陽像燃燒的火球從塔尖滾落到地面,霞光鋪滿整個園子,灑落到昆明湖裡光隨着湖水泛起的波瀾像金黃的綢緞在眼前擺動……這也不難理解玉峰塔為何又成為“定光塔”來供奉定光佛的緣故了。要是時光充足,或遇見個爽朗的月,每行至一處,稍作片刻的駐足,好好欣賞秋月下的這番景緻,想必這樣一來,頤和園的春夏秋冬都能由此及彼了。等起風的時候,也是該出園的時候了。湖面上的風很緊,透過燈光彷彿都可以看得見水汽隨風漂移。頤和園的這點秋也算是北京秋天的一瞥吧!

  北京的秋短,而暮秋就更短,似乎是在一夜之間,或是一場凄涼的雨過後,或是一陣陰冷風刮過,冬天就已經來了。不過,這樣的風雨卻無法遮擋京郊的秋色——北京的深秋往往是在山野之間。因而,若要是想近親北京的深秋,那是定要挪動一下自己“久在樊籠里”的腳步了。遇見晴好的周末,碧空萬里,秋高氣爽,日光溫和,背起簡單的行囊,向著秋燃燒的腹地進發。毋庸置疑,最聞名的莫過於擁有漫山遍野楓葉的香山,“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紅葉映照下的深秋,是最令人神往的秋色!我雖這兩年都去,遺憾的是依舊不曉得是秋讓香山紅葉聞名天下,還是香山紅葉讓秋美到極致!那種真正的美,至今還尚未完全看清晰,那種屬於秋的味道,也難以完全嗅出來。但倘若真的要去香山賞秋,那必定是要逢好的時機:秋色正好、人不太多、略些清風。如此一來,映入眼帘的大多不會是潮流涌動的人海,也不會懷疑大老遠跑來香山到底是看人海還是賞秋光的了。站在山頂,放眼望去,層林盡染,一陣清風拂過,宛如起伏着火紅色的浪花在腳下涌動,使人神思難往……

  一場秋雨一場寒,一陣秋風送冬來。當聽不見雨滴落時纏綿的情調和醒人心志的氣息,當聽不見風起時凄美的曲調和莎莎的聲音,當風成了凜冽的鬥士衝進人們的懷抱時……冬天來了!然而,我倒覺得秋的餘味真的沒有逝去,而是被冬天包裹了起來,是在醞釀著春華秋實、夏日絢爛后的秋色宜人。

  京秋的餘味,需要用心尋覓、入情搗碎、凈心冥思,方才恰到好處:秋色、秋景與人、心、情,貫穿通達,味美且久遠兮!

  文/秦塬牛

  2014.9.23雨夜草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