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冀教版一年級教學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圖學文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課文較為簡單、易懂,在教學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講解的方法,而是採取了我為輔,學生為主,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們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還在較輕鬆的課堂氣氛中完成了一節課的教學。
一、讀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我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了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後,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了語感。
二、表演
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於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其間我不斷深入小組,與組員共同探討。在這一個環節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並不急於表演交流,而是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裡,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我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為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
三、交流
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髮表獨到的見解。由於學生思維的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針對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還是自己掙斷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文、演示,取得共識。這樣交流,既有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后的幾點想法。就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值得我們在今後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研究。
篇二:冀教版一年級教學反思
通過對新課標的理解,以及對學生和本課教材的分析,我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突出以下幾點。
1. 圍繞教學目標,創造性使用教材
(a) 新課標提出用教材教的理念,要求教師靈活性使用教材,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目的。
2. 整個課堂設計精心,過渡自然,環環相扣。
(a) 導課新穎,起到了承上起下,溫故知新的作用。
利用趣味性的chant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饒有興緻的拍手方式,激起學生想用英語表達的慾望,使學生自然投入新課學習的氛圍之中,同時降低新內容的難度,實現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優化教學效果。
(b) 教學活動形式多樣,圍繞教學目標,層層遞進。
3. 運用多種評價方式,使整節課錦上添花。
教學過程中,善於傾聽學生的語言,關注學生的錯誤,能做到及時、準確且有效的評價。孩子對鼓勵與稱讚的需要,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德國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勵。”如何讓孩子在英語課堂中體驗成功,擁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於教師如何在評價中運用鼓勵與稱讚的藝術,進行有效的稱讚。像平時的課堂一樣,這節課上也凸顯稱讚與鼓勵的魅力。對個人評價的“Give me five”。對集體評價“come on”和 “A big hug!”這種有效性的評價把整個課堂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潮。
4.建立民主和諧的英語課堂。
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關係。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時絕對不可能是單向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同樣有着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人”。對教師而言,培養學生的平等觀念,與其說是煞費苦心的“教育”,不如說是潛默移化地“感染”,即通過教師本人心靈深處平等的自然流露,給學生以“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在本節課中,我叫着孩子們的名字,同樣,我引導者孩子們叫我的英文名字。讓孩子明白,每個人的尊嚴和權利都是絕對相等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在課結束時,我讓孩子把完成任務后的紙屑帶走,孩子們不僅做到了這點,而且把桌板都收了起來。心裡很感動。今天的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會如何去對待他人。教師絕對不是僅僅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去做一個真正的人!
當然,不是每一節課都能做到完美無瑕。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因課程進度有斷層,孩子沒有前面三課時的鋪墊,因此入課較慢,前面的熱身與複習用了大量的時間,導致整節課拖了很長一段時間。好在師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中都有着極大的收穫與快樂,這就足夠!
是樹,就不會拒絕生長。是船,就一定要遠航。作為一位渴望成長,渴望遠航的教師而言,當我們不把教師僅僅作為一種職業,而是傾注了我們的愛與心血,那麼我們會永遠在路上。
篇三:冀教版一年級教學反思
一、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翻開冀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標教材,首先,一篇篇精美的選文,會讓你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
“天上一群小白羊,/有的站者有的躺。/小白羊啊下來吧,/別在天上着了涼。/地上草兒肥,/地上水兒美,/地上才是你們的家鄉。”(一年級上冊第2課《天上的小白羊》)
一句句彷彿從孩子的口中說出, 自然流暢, 卻極富韻律, 充滿詩情畫意。 多美的自然! 多可愛的孩子! 多好的小詩! 天上沒,地上更美。
“山青青,/水青青,/鳥兒鳴叫一聲聲。/樹青青,/草青青,/山花朵朵笑盈盈。/苗青青,/田青青,/春風春雨綠蒙蒙。”(一年級上冊第3課《山青青》)
這裡,不僅有美麗的景色,更有趣味以及讓孩子從小樹立自強自立精神的人物故事。
無數的美景等孩子們去欣賞,無數的生動故事等着孩子們去發現,無數的驚喜等着孩子們採擷。
冀教版教材,一改傳統教材多年不變的老面孔從古今中外豐富的兒童文學寶庫中特別是從反映時代氣息,時代精神的當代兒童文學新作中,發掘珍品,入選教材。
二、給人領悟的厚重
細細品味着一篇篇優美的選文,驚喜中你會發現:冀教版教材每一組的幾篇課文都是相互關聯的,它們有着一個共同的人文指向或稱之為”文化主題”/如一年級上冊的第二組課文《我是中國娃》,站在現代開放的角度認識自我。
“我是中國娃,/生着黑眼睛,/長着黑頭髮。/寫的是中國字,/說的是中國話。/不管在哪裡,中國是我的家。”
《一起歌》描述全世界的小朋友在一起,彼此認識,一起遊戲,心心相印,其樂融融。
“男孩子,女孩子,/手和手,拉一起。/大孩子,小孩子,/臉和臉,貼一起。/白孩子,黑孩子,/頭和頭,靠一起。/全世界,小孩子,/心和心,連一起。”
課文《地球媽媽》告訴人們:“地球讓所有的孩子共有一個大大的家”,是地球養育了大千世界。《多想去看看》則通過身處北京和天山的孩子的口吻,說出了各自心中求知的渴望。
從認識自我,到認識他人:從認識地球,大批了解北京,天山:從希望,渴望,到實現願望投入行動:從閱讀到實踐,從課內到課外,提示和展示給孩子的是一個無限廣闊的認識空間。這樣的課文組合,其整體上給孩子所形成的認知衝擊,已經遠遠超出幾篇課文本身。
冀教版教材綜合考慮小學生髮展的文化需求,從祖國山河,世界風光,人物形象,人格精神,科技,科普,可幻,人與人的親情,互助關愛,人與自然的容融和諧,民族與世界的文化展現,社會歷史關照,人類的和平,發展與未來等八大文化主題內容入手,均衡分配各冊文化主題內容,使教材隨學生年紀的升高,篇幅由短到長,語言由淺入深,內容逐步深化,把兒童知,情,意,行,人格發展的階段性與學生聽、說、讀、寫語言發展的階段性有機地統一起來。
按事物類別文化主題組元,便更好地還原了語言的表物本質和交際屬性,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根本上從強調知識傳授的語言形式主義中解脫出來,師生共同走進了一個個充滿趣味的具有真實交流價值的活生生的語文世界之中,使學生在一次次語文學習中體會到語文學習是生活所必須的,語文學習是有用的,語文學習的過程是有趣的。還有,按事物類別文化主題組成一個個單元,呈現給孩子們的是兩個方面:一是活生生的事物,真實存在的世界;一是一些人對這個世界,這種事物的看法和思想,以及這種看法和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言辭或文章。學生可以用自己的頭腦去認識世界,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並把自己的認識和判斷與前人對比,與他人交流,真正意義上實現人與自然,讀者與作者的對話與交流。這比把文章、作為一種前人的認識結果,知識載體給學生要更客觀,更科學,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認識事物,認識語言的積極性。另外,由一個文化主題統領下的不同側重,不同角度,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文章,會使學生在認識這一文化主題事物的特點,體會這類文章的語言表現形式時,獲得更多,更豐富,更具針對性的啟發。
強化文化主題式語文教育思想是冀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這樣,自然而然地把語文學習提升到了文化修養,人格發展的層面,使語文具有了時代所賦予可並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的那份應有的厚重。
三、重視語文實踐,展示開放與創新
在學完漢語拼音剛剛接觸語文的時候,編者首先讓學生“藉助拼音朗讀課文。”這是孩子們運用己有的語言規律(拼音)的過程,更是探索新的語言規律(閱讀)的過程,是語言學習(讀書)的過程,更是認識事物(中國孩子,地球生物,北京,天山)的過程。
再如,《一起歌》的課後有這樣一道練習與提示:“‘手和手,拉一起’,‘頭和頭,靠一起’,多好哇!一邊朗讀課文,一邊做一做吧。”編者從教材特點出發,讓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課文,這樣,不僅幫助了學生的理解,更會在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這種語言情感體驗,對語文學習產生的興趣,有時比語文學習本身更重要。
低年級課文的學習,讀是重點之一。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並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教材從課文特點出發,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如學習《山青青》《維維的畫兒》時,讀一讀,畫一畫;學習《采蘑菇的小姑娘》《花木蘭》時,讀一讀,唱一唱;學習《驚蟄》《第十二塊紗布》時,讀一讀,演一演。另外,在一些課文後面也設計了趣味性很強的基礎性練習,如學習《撈月亮》的讀一讀,想一想。
除此之外,教材還設計了一些把學生引向課外,引向生活的開放題。如學習《天上的小白羊》時,提示學生:“我們也去看看天上的雲吧。”“你看那朵雲像什麼?”把讀書和觀察生活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豐富的語文實踐過程中,不僅提高語文能力更提高綜合素養。
這樣有意思的美文,不背誦下來豈不可惜,這些典範優美的語言積累,會對孩子的語文學習和人生的成長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低年級是規範孩子口頭語言,發展書面語言,形成良好語言習慣的最佳期。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冀教版教材為學生提供的多讀,多寫,多積累,多交流,多活動的“廣泛實踐”之路,必然會給孩子語言能力與習慣的形成,提供最佳發展空間。相信,孩子們會從大量的實踐中,從“練習與提示”中,逐步領悟到語文學習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