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壇經讀後感

壇經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壇經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壇經》的書籍,在看了之後,感覺心中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全書共分為自序品、般若品、決疑品、定慧品、坐禪品、機緣品、頓漸品、護法品、付囑品這幾部分,它在我國的佛教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那麼,何以為經?何以為論?根據佛教的習慣,只有記錄的釋迦牟尼言論的書籍才可以命名為經,而後人所有的感悟只能命名為論,舉個典型的例子,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唐三藏,去西天取的是經書,而後回來自己有所感悟,寫出的書,命名為《成唯識論》,這也可以說明《壇經》的重要意義,我們有必要去認真的研讀一下。

  在第一部分自序品中,主要講述的是慧能大師對自己的介紹以及得法的因由。大師在這一部分中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讀到這一句時,我的感觸很深。那麼,這句話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個人認為應該理解成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任何一個決定的時候,都應該能做到不多取,不捨棄,換句話說就是對一切事物能做到不執着,順其自然。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真正做到不執着於任何事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如果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特意要想着順其自然的話,那這本身又是另一種執着了。另一句"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就是人人平等,人的本性都是清凈的,都是純潔的,只要你有了佛心,就能成佛。聯繫到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能有一顆向善的心,我們都可以成為善人的。我們看佛經是為了要解開苦悶,從而得到快樂,要把學到的佛法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還有一句"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那麼什麼是以心傳心呢就是我把心傳授給你,你要用心去接受。這種傳授的方法並不是強制你接受某種思想,而是要你自己去用心領悟,也就是需要"自悟自解"。我們現在學習的課程都很難,老師傳授給你的東西是需要你自己去消化理解的,並不是要去死記硬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領悟老師教給你的東西,融會貫通。

  在第二部分般若品中,法師提到"若識本心,即本解脫",個人理解就是要真正的快樂起來,就要認識到自己內心,按照自己的真正想法去做,只有這樣才能開心,快樂,得到真正的解脫。比如我們現在在學校學習,身邊有很多的誘惑,我們到底是被誘惑吸引,還是抵制誘惑,向著我們心中的目標前進,這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心裡是怎麼想的,我們就去怎麼做,不要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在第四部分定慧品中,有這樣一段"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你們不要迷惑,說禪定智慧有分別的、其實禪定智慧是沒有分別。禪定是智慧的體、智慧是禪定的作用。智慧運作時,內心湛寂不亂、禪定便在智慧中。正當禪定時,心中清楚明白、智慧已在禪定中。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定慧平等學習受持。學習的人、不要說先習禪定后發智慧,或由智慧引發禪定、因為兩者是不同的,有這樣見解的人、便是見得真理有二相了。口中說好話、心內不善,空有定慧的言說、而禪定智慧是不均衡。如果心口都是善的,表裡如一、即是定慧均等。自己明白去舍己利群,諍論先後的,即同凡夫。不斷諍論的,增長我法二執、不離我、人、眾生和壽者四相。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就是,我們要做到禪定和智慧的平衡,禪定個人認為代表心中的善念,而智慧則代表才學,兩者要平衡的發展,否則我們所掌握的才學將會變成毀滅人類的武器。

  看了我的這些感想之後,很多人肯定會問,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它能給我們帶來實際的好處嗎,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讓我們不掛科,得獎學金嗎?雖然物質條件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有一個好的精神生活,那麼一切都是空談,不能幫我們消除人生中的痛苦。從而,學習佛法的目的正是在此,它可以給我們的人生指出正確的方向,我們依照佛法去辦事,能夠使我們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可以說,學佛就是讓我們得到幸福的生活。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是有心裡疾病的,很多人都會去找醫生幫助解決,但是醫生只能是緩解你的病情,並不能去掉病根。

  那麼我們就想知道,心理疾病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貪心、嗔恨,痴狂等等。所以我們就要從佛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修佛法來除掉貪嗔痴三念,從根本上解決心理疾病,使我們的內心保持一種清凈的狀態。

  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心保有清凈的狀態呢?

  如果我們想的太多,心就會變得複雜,隨之而來的煩惱也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把佛記在心中,那麼心裡的複雜的想法就會變少,心理負擔就會越來越少。究竟為什麼一個人會不開心?原因就是心裡裝滿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去跟別人相比,使自己的內心被壓迫着。在現實生活中會有這樣的例子,當我們滿腹心事時,是想笑也笑不出來的。反過來,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任何負擔,就能真正的開懷大笑了。

  正因為這樣,我們就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內心的想法。僧侶手中的佛珠的作用就是幫助他們控制內心的躁動,每當心中焦慮的時候,就去數佛珠,誦佛經,內心就會漸漸平靜下來。在佛家,是有這樣一個故事的,一個孩子去放牛,開始時,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後面,時時抓着牛的繩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無影無蹤。孩子就天天訓練這頭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繩子,久而久之,牛變得越來越溫順,到最後,孩子甚至可以騎在牛背上走,當他自己去睡覺時,牛也不會跑掉了。這個故事與我們控制自己的內心是一樣的,當我們的內心不安分的時候,我們就會迷失在塵世中,遇見好的東西,我們就要去執着。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心已經不知道在哪裡了。所以,當我們這樣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用佛珠和佛經把心給拉回來,就像牽牛的繩子一樣,久而久之,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平靜。

  在我們現在,可能沒有佛珠和佛經來幫助我們,但是我們還是要時常的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此刻到底在想些什麼?看看自己的這些想法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即使出現的是不好想想法,我們也要清楚。當我們起貪心和痴心的時候,我們不要跟着自己的心亂跑,讓這些煩惱成為我們內心中的主體。我們要培養自己正面積極的念頭,好好把握自己心態,把握好自己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的內心始終保持一種清明的狀態。

  最後,我想說佛經是為了培養我們一個好的心態,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內心不要受到外界太多事物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時刻謹記這一點,比如曾經的馬加爵事件,他的心中積累的太多的嗔恨心,從而導致了他走上歧途。我們要時刻把握並且審視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人生步伐始終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壇經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