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眸
周末午後,帶着女兒去書店看書,附近就有一家新華書店,攙着肉呼呼的小手,踏着輕快的腳步,滿是愜意。“爸爸,前面有一個老爺爺。”“是嗎,哪個老爺爺?”“前面。”女兒提高了分貝。抬眼望去,一個年約七旬、個頭不高、略顯精瘦的老爺子杵着拐杖,踽踽而行。或許是聽到了後面聲音,老爺子驀然回首,回眸那一瞬,讓我猛地驚呆,那像貌,那神態,是何等的熟悉和慈愛,何等的牽挂和相思。老爺子微笑着朝我們看了看,轉而又行。看着漸漸遠離的背影,我的腳步重若千斤,眼淚不覺划眶而出,一個積蓄太久的聲音在心底吶喊——“爺爺,您在哪兒;爺爺,我想您了?”
爺爺在我七歲時去世,所有印象依然停留在兒時,毫末清晰而又模糊無堪;親近無隔卻又無影無蹤。
村裡上了年歲的老人每每談起爺爺,那是敬佩有加,景仰不已。爺爺的經歷、特點村中同輩無人左右,鄰里鄉親獨樹一幟,一是算盤打的最快,毛筆字寫的最好,二是殺牛、燉牛技術堪稱一絕,三是走過得地方最多……
聽母親說,小時候的我經常扒在桌上,雙手托着小腮,小大人一樣,看着爺爺在家中算帳。偶回鄉中,佇立庭院,凝視已拆掉的老宅基地,彷彿看到滿頭白髮,山羊美髯的爺爺正凝神清算帳目,拔算聲如珠落盤,清脆悅耳,一個小男孩坐於一旁,目不轉睛地看着老人,儼然監督,或許在想,長大后,我也要與您一樣。相熟的長輩憶起爺爺,經商幾十年,帳目算得精確快准,從未有過差錯,一手毛筆字寫得清俊端雅、范味十足,村中、親友辦個大事,請到爺爺,糾葛已然不復存在。對於爺爺,模糊印象加至上人追憶,如同隔着一層窗戶紙,清晰而又遙遠,惟怨那時太小,未曾想到留存收藏,如風一般,隨着歷史而去,只能留於心中。
爺爺與外公同為販牛營生,是八拜之交的終生兄弟。外公體格魁梧(一米八多的大個),打拳摔跤,樣樣在行,相比而言,爺爺顯得身材瘦小(不足一米七的身高),亦同樣身手矯健,三兩個人難以近身,尤其善於動腦。那時的經商,交通不便,風險重重,交易方式單一,身背千金是常有的事,在外被劫殺也不為鮮見。爺爺與外公走北闖南幾十年屢遇驚險而安然無恙,幸運的同時,靠的是智慧和力量。二人相繼走後,奶奶告訴我們小輩,一次,兩人赴約交易未料被下套,遭遇十幾人夾擊,硬是拼着狹路相逢勇者的血性沖了出來;還有一次,下店后感覺不對的爺爺強拉着外公半夜潛逃,回來后同行告知那次二人是僥倖逃過一劫。爺爺很少跟奶奶談起這些苦累驚險經歷,以免擔憂,不難推算幾十年風雨經商路,跑遍半個中國,尖刀上行走已是家常便飯,不知道他們身上還有多少故事。
爺爺殺牛技術精湛熟練,燒煮牛肉獨家秘訣。依稀記得兒時,殺牛時,鋒利的刀具置於一旁,爺爺像是寬恕一般念念有詞后,手握一隻精巧的木錘,於高大健碩的牛頭上敲擊一下,可憐的牛兒嘶呀一聲便瞬息倒地,提刀放血,剝皮分割,整齊有序,熟練流暢,一氣呵成,這龐然大物對於矮小的爺爺來說,竟視同無物,精細信手勝若庖丁,直看的我膽戰心驚又羨慕不已。外公雖身高臂長、敦實有力,殺牛卻遠不如爺爺,基本上都是爺爺一手操辦。殺牛是前奏曲,煮牛才是重頭戲。父親回憶,每次與叔伯、姑姑們挑着煮熟牛肉外賣,回來時如同戰場下來,未到縣城已被強購一空,衣服扯破,頭髮拽散,每次姑姑們都哭着喊着誰也不願去。強家牛肉,方圓十里,那是赫赫有名。遺憾的是,爺爺四男三女七個孩子,技術卻未傳承,所帶的三個徒弟,一個半途而廢,另外兩個均早早發家致富,偌大家族、親朋好友對爺爺傳外不傳內的作法大為不解。
爺爺經商一生,坦蕩一生,為人豪放,友人無數。每次販牛回來或殺牛賣牛,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不約前來,家中那是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口才極佳的爺爺,塞北江南風土人情,三國演義如數家珍,直讓大夥聽的如痴如醉,久久不願離去。煮牛時來人更多,那樣的年代,條件極為貧乏,憐憫大度的爺爺,儘管家中孩子較多,生活也極為不易,但從不讓人空手而還,勤儉持家的奶奶每次盼天盼地盼得爺爺回來,緊緊張張地絲毫不敢聲張,生怕家中來人過多。
一生經歷太多的爺爺,對人事看得極為淡泊,唯獨對一件事開懷樂道,欣慰不已。抗戰期間,戰略要地的皖南小城慘遭小日本佔領,駐守新四軍敵眾我寡,邊戰邊退,數百人的隊伍連同傷員只剩得十來個,退至我村時,東南開闊,西北臨山,饑寒交迫,負重難行,再無出路。鬼子兇惡殘暴早已惡名昭彰,對普通百姓而言,戰爭年代保全性命便是首選,早早閉門待親,豈敢惹事。生還無路,決意拚死一搏的將士們早無活命打算,等着魚死網破、以身殉國。恰巧在家的爺爺,不知何來的勇氣的決心,前往勸說不要衝動,將部隊悄然接至家中,傷員、槍支藏匿地窖,找來一大堆舊衣裳讓將士們換上,再行找來鐮刀、稻叉、稻扒等農具,人手一件,每人臉上抹上土灰,讓奶奶趕緊大鍋燒菜做飯,剛剛緊湊安置妥當,在漢奸的帶領下,小日本已沖至家中,看着持槍揮刀的鬼子,奶奶早已嚇的說不出話來。見慣世面的爺爺鎮定自若,笑臉相迎,坦然解釋:“正值農忙時節,新四軍將士都是家中雇傭的夥計,不信的話可以任意搜查。”多疑的鬼子一一扒開手掌,問老繭是怎麼問事?“庄稼人,哪能沒有老繭。”爺爺表現恭卑,卻不見絲毫緊張。看着十幾個人正圍在大桌吃飯,時值秋收,牆上靠的全是農具,家中老少數十口人,相信也不敢窩藏,胡亂搜查一番后,實在找不出可疑,一時僵持不下。頗為機靈的爺爺趕忙將家中唯一的大豬和幾隻雞鴨一併送上,打發了鬼子上路,事後對全家再三交待,救人一事絲毫不能聲張。智勇雙全、碩大心臟的爺爺冒着全家滅頂之災的風險救了十多位新四軍指戰員性命。數年後,抗戰勝利,被救將士登門叩謝,英雄一般的爺爺,驚心動魄的營救,一時傳為美談。
爺爺內慧外中,看人頗准,管教甚嚴。那樣的年代,重男輕女在所難免,他卻背道而馳,父輩中,對大姑和小姑最為偏愛,七個孩子,僅她倆上過學,且一直送至高中,其他從未進過學堂,二姑性格大大咧咧,也不為喜歡,對於上學一事,叔伯們都頗有意見。大姑(從未見過,未出生已去世)相貌出眾,聰慧過人,爺爺最為喜愛,談起大姑,爺爺那是喜上眉梢,甚感驕傲。大姑父是國民黨投誠的一位團長,解放后公職縣城。大姑夫妻分居兩地,由於兩人性格均要強,矛盾是日積月深,一次吵架后,姑父回了縣城,倔強的大姑竟在家絕食,數日後等奶奶聞訊趕至時,已然無力回天,爺爺外地歸來,白髮人送黑髮人,精神支柱瞬時坍塌,心灰意冷倍感悲涼,此後再無外出販牛,所營救的新四軍其中一位官至縣長后,竭力邀請出任鄉長也不為所動,本計劃將手藝傳承於父親,已然心思全無,如同失去靈魂一般。幾年後,心神漸復、計劃出山的爺爺,未料得文化大革命席捲而來,秀才加富農雙重“罪狀”,那個十年被整得雞犬不如,一生的積蓄——數箱黃金白銀被搜查一空,奶奶僅藏的兩箱紙幣后也更迭作廢。起爐時,爺爺時常拿着紙幣引火,讓我甚感好玩,一張張民國大鈔驟化成蝶,翩翩起舞,隨着火光比冀纏綿,宛若英雄謝幕的禮花。爺爺的一生,跌宕起伏,豪情洒脫,老來貧困,令所有人唏噓不已。
爺爺喜愛喝酒,寒冷的冬日,燉個小鍋,燙壺熱酒,自斟自飲,喝到興時,唱個小調,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醉酒後時常大罵奶奶,光曉得苦省,關鍵時刻糊塗透頂,傾其一生的心血付之東流。晚年的爺爺,極為隨和,閑暇時,冬曖夏涼的屋檐下,一隻跟隨了一輩子的躺椅,靜靜地躺着,喝着茶,眯着眼,看着孫子們嬉戲打鬧,閑適而安然,輝煌歷史如煙而過,慘痛一頁已然翻篇,兒孫滿堂堪稱福壽,豐盈一生莫不知足。
爺爺思維縝密,多謀善斷,反應極快,身為長子且早早當家的他,偌大家庭,里裡外外,安排歸置的井然有序,包括父母的婚姻,他是用盡了心思。外公與爺爺交情甚深,但從未想過會成為兒女親家,黝黑粗獷、身材不高、樸實敦厚的父親,外公從不看好;母親皮膚白皙,身材高挑,性格開朗,廚房田間,縫紉刺秀,無所不會,里裡外外一把好手,爺爺那是早早打定主意。生性好賭的外公一次輸光錢財后,一時難以回家,準備外出逃債,爺爺聞訊后,將其接至家中,好酒相待,好言相勸,慷慨解囊全力以赴,外公那是感恩戴涕不能自己,危機解除后,爺爺讓媒人帶着父親趁熱打鐵正式提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貌俱佳的母親,婚前數月與父親還未謀面,孰料生命旅程就此轉折,走進了相守一生的家門。
幼時的我,哮喘病犯得利害,稍一受涼便喘不過氣來,瘦小的身軀頂着大大的腦袋,宛若小蘿蔔頭,親友無不認為難以存活,年輕氣盛的母親那是憤惱不已,然也無可奈何,為此經常與父親大吵。不論別人說啥,爺爺都不予理睬,視同虛設,母親不甚其解,責問:“不是您孫子嗎,任着別人瞎說也不管。”爺爺笑道:“我走北闖南,閱人無數,這個孫子,小時候多災多難,長大后很有出息,你們不用擔心!”十幾個孫子孫女,爺爺對老大和我最為寵愛,老大是二伯孩子,二嬸因難產早逝,呵護中更有一份憐愛。兒時的生活,條件太差,小孩太多,顧不過來,只要燒過、買過什麼好吃的,爺爺都會背着藏着給我,一幫同輩嫉妒的無不背後喊他“老偏心”。生性如此的爺爺,對此毫不在乎,只是偏愛時間太短。走之前,本就消瘦的他,卧床數月更是瘦骨嶙峋,小輩們無一敢去。聞訊悲傷地站在床邊,爺爺拉着我瘦弱的小手,再也說不出話來,兩行清淚划頰而過,歙動的嘴角努力在說著什麼,昔日聲若洪鐘,此刻卻再發不出聲來……
爺爺走後,病骨支離的我竟奇迹般地逐漸痊癒,此後,當兵、考學、提干、轉業……雖風雨兼程,亦乘風破浪,每當遇到困難坎坷,爺爺那句“這個孫子我最看好”,莫不給我最強的信心和無窮的動力。“樹欲靜而風不止,孫欲孝而親不待。”未見出息、已過而立的我,想盡孝道,無從付諸,欲見至親,滿目青山,三尺黃土,你在裡頭,我在外頭,中間隔着無盡的思念和淡淡的鄉愁。
老爺子偶遇一笑,思緒如潮水一般,久久未能平靜。一個人坐下來靜靜發獃,恍惚中,送別的爺爺驀然回首,回眸一刻,滿目慈愛,熟悉的笑容盡顯溫情、欣慰和祝福……
謹以此文紀念爺爺強昌敬誕辰100周年!
2013年2月7日
敬仰百年
少游遠方誌高存
強氏牛記蜚遠聲
人海浮沉執寒門
勇攙抗將盡忠魂
行半中國謀身命
塞北江南留爺名
十年浩劫殘餘生
一生東付天亦憐
悠然脫俗靜獨飲
含飴弄孫載滿情
辛苦遭逢百年整
笑卧青山數風雲
以事追思,以詩銘記,緬懷爺爺強昌敬誕辰100周年!
寫於201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