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時,有人常來故家做戲文,戲文記得有六小齡童、十三齡童演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狸貓換太子》等。戲班有“西湖亂彈班”,紹興鶯歌班、紹興大微班(紹劇)、嵊縣等民間辦的越劇班子。在這些班子當中演技本來就良莠不齊,出鈔票看戲演得不好或看客之間等原因,有人尋滋大鬧,在互相毆鬥中無辜者遭受殘踏。抑或讓演戲的人下不了台。人們把戲文棚下的吵鬧搗亂俗稱:“和戲文台下”。這和本是平和的和,和諧的意思,文字與我說的土話可能有着出入。我主觀地認為,光靠一個人是鬧不起來的,因附和的人多了,結果不想鬧的人自己也成了參與者。故與此“和”沾上了邊。
和台有幾種情況。一是班子丑,排場卻大(貶云:臭班子大排場),混飯吃的樣子讓人看出來了,於是找茬破口大罵演藝人,繼而向台上扔甘蔗梢頭,砸矮凳,衝上台去,扯爛她們的吃飯行頭,戲文不得不停下來,然後幕後人出來講好話道歉,或重新再選劇本達到和事的目的。個別也有受班子黑後台的指使,因為是同行忌妒。人出來是來混口碗飯吃的,當然是賠好話的多,那時經紀人沒有現在的盛氣威風,從來不敢冒犯看客。第二是大姑娘擠在男子中間所引發的擾亂。鄉下粗人,將擠在男子中間的女子比做“酒漿白葯(酵母)”,男子開始發作(發酵),此刻與戲文的好壞全無關係,只需幾個人有騷擾的傾向,局面不為讓人們的意志所轉移,人群波浪似的涌去,又似波浪似的打來,在一片“和”的呼聲中你倒來,我伏去。颱風中心就這樣形成的。這股邪勢以銳不可擋之勢向四周波襲,頓時凳腳斷掉,雞啼哭叫,呼爹喊娘,最倒霉的當然是擠在中間的女子,唯有雙手抱胸,任其隨波而逐流;三是破腳骨幫派之間的挑釁滋事,凳當兵器,在人群中橫衝直撞,這是一幫“害群之馬”。第四種情況由恐嚇所造成的,現在這種行為,可以定性為恐怖分子。記得一次看鋼琴彈唱《紅燈記》的改良京劇,台下有幾個人高聲驚呼:“有人扔手榴彈啦!”因為在三月八日那天,某某人民電影院發生了手榴彈爆炸案,炸斷手腳的幾個青年人剛穿上軍裝,電影當歡送儀式,明天正式為入伍新兵。案件發生沒有幾天,這一聲驚呼,人心若病狂,個個是鼠膽。“轟!”人群爭先恐後地奔命,前面一批被人推翻,後面的人從她們身上踏過去,慌不擇路者,跳入一口很大很大的類坑。事故中有一小孩死亡,傷者無數,凡趕鬧熱場所,心患有餘悸者,則慎之又慎。
由此想到那場史無前例的革命,為什麼會形成風暴中心,是戲文班子做得不好嗎,還是中間有“酒漿白葯”在作,是破腳骨與破腳之間的幫派之爭?還是想做官喪心病狂?廣大看客都是參與者和受害者,踏死踩死的當中,不乏該死和不該死的兩種。回味看戲“和戲文台下”頗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