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里,過年和貼春聯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還是剛記事的時候,我就知道快要過年的那幾正天是爸爸最忙的時候,因為他要幫別人寫好多好多春聯,有時他忙不過來,我還能幫着打下手呢,扯紙、折格子,這樣的活兒我可拿手了,一半天都能聽到爸爸誇我幾十遍。不過也有出錯的時候。記得有一次,爸爸讓我把裁好的紙折出七個字的格子,他說要寫兩句有名的唐詩。結果我卻折成了八個字的格子。我心裡很難過。爸爸說:“沒關係,我把詞兒改一改就行了。”只見他稍稍思索一下,提筆寫起來。寫完后,還念給我聽:“‘沉舟側畔千帆競過,病樹前頭萬木爭春’,添上一個字,就多了許多韻味。”當時我並不懂“韻味”是什麼,看爸爸那副得意模樣,我猜想那副春聯的“韻味”肯定比進口巧克力還好。
??我們那兒(渦陽)的春聯很講究。門楣上要貼門頭,而且一般要貼三個或五個,即分兩行,上面三個(或一個),下面兩個(兩個門頭中間貼橫批),內容也不只是單調的“福”字。門上貼門心(又有單門和雙門的區別),門框上貼門邊。另外還有“出門見喜”(貼在大門外最顯眼的地方),“槽頭興旺”或“六畜興旺”(貼在牛欄或豬圈上)等。講究多,貼的多,所以,一戶人家往往要準備幾大張紅紙。爸爸又不願意照抄現成的詞兒,喜歡根據人家的實際情況編寫新詞兒,因此,勞動量就更大。
??受爸爸的影響,從小我就喜歡上了春聯。上小學后,認識了更多的字,對春聯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每逢去人家拜年,我首先注意的就是門上的春聯,並準備了一個專門的筆記本記錄好春聯。“風和日麗春光好,人壽年豐喜事多”、“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園”,……筆記本都快記滿了。
??我喜歡春聯,小時候是出於好玩,現在也只朦朧地覺得詞語一個對一個地出現很有趣,讀起來又琅琅上口,至於更深層的意思,我就不明白了。爸爸說:“春聯就是對聯,又叫‘對子’。寫對子有很多規矩,其他規矩現在先不管,但根本的一條你要知道,就是詞語要成對地使用。古詩裡面就有很多好對子。”
??“那你就不要費力地想新詞兒了,我背詩句你來寫,不就省事了嗎?”我剛會牙牙學語,爸爸就教我背誦古代詩詞,給爸爸供應對子,肯定沒問題。
??“好吧。你來說,我來寫。”爸爸拿起毛筆,等我背詩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我毫不遲疑地背起來。
??“不行,不行。這樣的不是對子。你揀八句一首的詩背,而且只背中間的四句。”爸爸開導說。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我滿有把握地朗誦道。
??“好,好一派春天的氣息。”爸爸笑呵呵地說。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又背出王維的詩句。
??“這兩句不適合作春聯,應該改一改。”沉吟一下,爸爸吟誦起來,“前庭無蘭明月照,後園有竹清泉流。”
??……
??貼春聯是一件很莊重的大事。年三十吃過早飯,爸爸用溫水調好糨糊,放在小湯盆里端着,拿上一把刷子,我抱着一卷一卷的春聯跟着,開始貼春聯。先貼左鄰,再貼右舍;貼了東家,又貼西家。每到一家,人們都熱情地招呼我們父女倆,還硬塞給我一些好吃的。當爸爸站在凳子上貼春聯的時候,我就把要貼的遞上去,幾個大人和小孩圍着看。有的小孩就跑上來也要遞,我就說:“你別拿,你分不清上下聯,會出錯的。”於是就有大人說那小孩:“別動,看着雯雯怎麼拿的,你可能學會!”我就很自豪,拿出很老練的樣子來分揀上下聯。
??給別人都貼好,最後才是我們自己家。當爸爸從凳子上下來,端詳幾眼門頭、門邊,拍拍手說:“好了,都貼好了。”這時,我覺得,新年真的來了。
??如果說鮮花打扮了春天,那麼,春聯就是春節的花衣,這件件花衣,是我和爸爸精心裁剪、縫製,又小心翼翼地給她穿上。穿上花衣的春節是歡喜的春節,春節的人們更是歡喜的人們。
『作者:鴻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