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家村,最顯眼的莫過於村口的石拱橋——-希賢橋。遠望希賢橋,似一道長虹橫卧在浣花溪上。
橋的兩端,矗立着兩座山巒,東邊是低矮的龜山,西邊是直插雲霄的青雲山。希賢橋尤如一道石樑架立在兩山之間,接兩山之龍脈,通四海之幽徑,吞溪流之精華,納山川之靈氣。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石拱橋。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距今已四百八十餘年。如今橋縫中雜草橫生,橋墩上藤蔓纏繞,整個橋面青苔密布,恰似一位飽經滄桑的佝僂老者。
這是一座異常堅固的石拱橋。該橋呈東西走向,系三孔石拱橋,拱呈馬蹄狀。橋長35米,寬5。5米,高6米,三孔二墩,孔徑9米。整個橋身以就地取材的青石壘疊砌成,拱圈和橋墩用大塊長方形花崗岩石砌築,橋頭和橋面用石條縱橫鋪墊,橋兩側有四十公分高的青石護欄和望柱。整個石橋牢固異常,雖歷經幾百年風雨沖刷和山洪激蕩,卻依然巍然屹立,昂首雄踞在淙淙的溪流之上。
橋的東頭龜山曾有一座文昌閣。閣為雙層疊檐式樓宇,宛如一隻凌空欲飛的仙鶴。閣中神座內置朱衣魁星(文曲星),座前設香爐一鼎,兩旁各懸鐘鼓一座,早晚由侍奉香火者擊鼓撞鐘一次。閣北側建有數棟書舍屋宇,每月初一和十五兩日,各私塾中的學子齊集於此研讀經書。每年二月初,擇吉日,族中賢達學者齊集文昌閣,擊鼓撞鐘,焚香祭拜。可惜這座閣樓現在已不見蹤影,只剩下殘磚斷瓦湮沒在荒草樹叢中。
距文昌閣南邊不遠的九龍山下曾有一座烜赫一時的明道堂,明代大儒王龍溪先生曾多次到堂中講學,宣揚王陽明理學。上世紀六十七年代改建為永豐中學,現已廢棄,殘壁斷垣,一片荒蕪。幾百年來,從希賢橋上走過了無數的儒生學子,他們滿懷着憧憬,踏着光滑的青石路,迎着橋頭熹微的晨光,走向九龍山下求知的殿堂。十年寒窗讀書苦,一朝黃榜天下知。
往昔喧鬧的腳步聲現在早已銷聲匿跡,唯有橋下的清溪水依舊在沽沽地流淌。山風習習,谷鳥啾啾,溪水潺潺,寂寞的希賢橋如今又在向遠處的村莊訴說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