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崗
八里崗,地名,因崗長八里而得名。起點在界址河,終點在太陽嶺,全長正好四公里,038鄉道貫穿全崗。大部分坐落在太宿交界的城西鄉境內,其中有約一里屬於宿松涼亭鎮。105國道,京九鐵路和合九高速都從旁邊經過。
八里崗本來並不出名,只因近年來國家移民建鎮和美好鄉村建設的步伐加快才使得八里崗漸漸有了生機。八里崗上有條丁字形的街,商鋪不少,有超市,鐵匠店,木炸油坊,豆腐坊,飼料店等,還有米廠,免燒磚廠,木片廠,門窗廠和幾家制衣廠,本來還有一家制布廠,后因發展需要遷往縣城開發區去了,改名為紡織有限公司。更主要的是這裡還有村衛生室,助農取款點,村部和學校都在這裡,號稱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與隔河相望的楓香驛不能相比,但大有超越之勢!
兒時,從八里崗路過,必結伴同行,因那時路的兩邊全是杉木樹林,樹高林密,八里內沒有人家居住,縱然是在夏天,陽光普照,但行在路上,卻也顯得陰森,一絲寒氣襲人!在老人的記憶中,一提起八里崗,勾起他們回憶的就是這條路上不幹凈,時有土匪出沒。在我讀小學時曾出過一樁殺人命案,一個小孩被人殺害了,抓了一個嫌疑人,就關在大隊部一間房屋裡,門口兩個民兵持槍看着,每餐只給一碗紅薯吃,關了幾個月後,最後還是給放了,案件沒破,不了了之,至於搶竊的事幾乎每年都有一兩起。儘管如此,這條路還是每天都有很多的人在走,這也是南鄉佬上街下縣唯一的一條大路。改革開放后,人流量更大,我看到其中的商機,想在這裡開個小店,但遭到家人和親戚朋友的一致反對,不是怕沒生意,而是怕丟命。我不開幷不能保正沒有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小店開張生意的確奇好,但不到年底就被一伙人搶了,店主被捆綁着手腳口中塞着臭襪子,驚嚇過度,差點精神失常。從那以後,只要我的決定與上人相左,就拿這件事教訓我:要聽老人言!
但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如今這裡卻商鋪林立,是建設美好鄉村的典範!
八里崗也曾是兵家的駐紮之地。因此崗在驛道旁,崗高地勢平緩,進退自如。近讀歐陽老師的文章得知在公元1859年,曾國潘就曾令福州副多隆阿,總兵鮑超駐紮於太湖城西境內八里崗。據考,八里崗曾經屬於宿松縣管轄,後來不知怎麼又劃歸了太湖縣,一同劃過來的還有一個生產隊(組),至今全組的老年人還是一口的宿松腔。在宿松有一段很有名的地名歌謠是這麼說的:一宿松,二郎河,三( ),四( ),五里墩,六七沖,八里崗……其中的六七沖就是今天的同沖組(取六七同沖之意),問起宿松的老年人只知道有六七沖卻不知同沖。說明六七沖與八里崗曾都是宿松很有名的地方!如果你開車用了導航,走到六七沖就提示你進入宿松縣,也就幾十秒的路程而已。
八里崗於2004年修通了泊油路后,崗上就開始熱鬧起來,因交通便利,太湖宿松的居民都搬來路邊居住,儘管有屬地之分,但親情相同,人際交往不分你我。假如你夜晚從這裡路過,看到有的人家燈火通明,有的人家七麻八黑,那一定是那個縣停電了,這種情況出現多半是兄弟縣,那邊老是停電。公路兩邊都架着三箱四線,你也沒必要奇怪,也算是當地一景,一邊是太湖的,一邊是宿松的。夏季天熱,遇一方停電,人們很自然地跑到有電的那個縣的人家去,有些開麻將室的,遇停電往往也會去另一縣的人家牽出一根電纜出來……。
八里崗上現在住戶很雜,太宿口音據多,儘管方言不同,但交流卻沒障礙,太湖人都說宿松腔好聽,而宿松佬說太湖人說話文雅,不管是不是互相奉存,但實事還是在那裡。
如今,這裡正在加快美好鄉村的建設步伐,統一規劃,有廣場,青山綠水,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有田的白天勞作,夜晚看看下鄉的黃梅戲,或看看小媳婦們跳廣場舞,年輕人有的出門打工,有的在小縣城裡上班,開着小車來去。小日子過的紅火着哦!沒事做的老太太,按月數着養老錢,聚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家常話,念不完的黨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