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讀過浦松齡的《聊齋志異》。書里有個故事叫“嶗山道士”,讀後也和那位學道的王生一樣,對嶗山道士的道術驚嘆不已。這次去山東旅遊,懷着對嶗山仙境的敬仰之情,遊覽了道教名山—嶗山。
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其主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它聳立在黃海之濱,高大雄偉。當地有古語云:“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從資料上顯示,嶗山頻臨黃海。繞嶗山的海岸線長達87公里,沿海大小島嶼18個,構成了嶗山的海上奇觀。當你漫步在嶗山石板鋪就的小路上時,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鬱蔥蔥,真可謂“綠籠青山奇石怪,水映柏樹碧影漪”。
有人稱嶗山是“神仙之宅,靈異之府。”此話應稱名符其實。據導遊講解,傳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這些活動,給嶗山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據導遊說:除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齊雲山外,嶗山也算是我國的道教名山。過去最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楚機、張三丰都曾在此修修練過。原有的道觀大多毀壞。保存下來的以太清宮的規模為最大。太清宮又名下清宮,始建於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臨太清灣,背依七峰,為嶗山道教祖庭,是嶗山最大的道觀。
道教以“玉清、上清、太清”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凈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我們在導遊的引領下,遊覽了太清宮。太清宮的全部建築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組成。風格清淡簡樸。三官殿最大,前後三進院落,殿內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院內有紫薇、銀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別是正殿前院的兩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開紅花,一棵開白花,每逢冬盡春臨之際,拳頭的花朵開滿枝頭,紅的火紅,白的雪白,花期持續三個月。據說這兩棵耐冬,是明永樂年間道士張三丰從海島上移植於此的。
導遊一邊帶領我們參觀景點,一邊為我們講解道教的起源:她說:“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思想《易經》為伏羲、周公、孔子三聖創立,伏羲創造了八卦,周文王創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則為易經作《易傳》,由此形成了道教思想的總源頭。然而,道教信徒卻尊老子為師祖。老子名聃,又稱李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里(今河南鹿邑縣太清宮鎮)人。唐時,高宗親臨鹿邑拜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存世著作有《道德經》。
道教真正形成教派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劉秀政權是在豪強地主集團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整個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膨脹發展,政治上把持朝政,經濟上瘋狂地兼并和掠奪土地,建立大大小小的莊園。從和帝始,宦官、外戚交替執政,政治統治腐朽黑暗,社會秩序紊亂。在這種豪強、地主、外戚、宦官的殘酷統治下,廣大農民紛紛破產流亡,過着極為貧困的生活。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七哀詩》里這樣寫道:“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餓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所,何能兩相完”。在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剝削之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廣大勞苦大眾渴望擺脫苦難,於是就向宗教求助。這樣就為道教的產生準備了客觀條件。東漢和帝時,沛國豐邑人張道陵首創五斗米道。到南北朝時,道教發展到鼎盛時期。教徒尊稱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
我們遊覽完太清宮、三清殿等景點后,在導遊的引領下又遊覽了龍潭瀑、北九水等處,才餘興未盡的返回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