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外,蟬聲陣陣。
太陽已經下山,暮色低低的壓着大地,只在遙遠的西天留下幾縷斜暉,大地趨於安靜了,白天的喧躁漸漸平息,歡躍的鳥兒與昆蟲都已歸去,偌大的世界誰與爭鋒?遠處,蟬聲響起。
暮色里的蟬聲與烈日下的蟬聲是不同的,烈日里的蟬聲是蟬被焦陽炙烤發出的呻吟,只能稱之為蟬躁,而暮色里的蟬聲是寧靜的黃昏蟬兒優雅的放歌,它們也許在歌唱一天的美滿結束,也許是在歌送太陽神的西去。總之,聹聽暮色里的蟬聲,就如在清閑的時候,沏上一杯清茶,躺在藤椅上聹聽一首輕曲,優雅、舒適。更像是在遼原上傾聽歌手的獨唱,聲音空曠、遼原、純凈,沒有一點兒混沌之感。
暮色籠罩下的世界是蟬聲的世界,我喜歡聽蟬聲,因為順着蟬輕盈的歌聲,總可以把我帶到另一個世界,在那裡……
那還是很小的時候,聽爸爸給我背唐詩:“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總覺的是那麼的熟悉,也喜歡一遍一遍的背誦,也許是因為詩句里有“蟬聲”的緣故吧,而我每天黃昏總是喜歡聽蟬唱歌的,縱然不清楚詩句的意思,而每聽到蟬聲,我便油然想起“西陸蟬聲唱……”的詩句來。
後來,聽媽媽講,蟬是害蟲,它們專吃早晨樹葉上的露水,那樣就會影響樹木的生長。於是,幼小的我便開始抓蟬,抓到后,聽它唱歌,待它死後便扔進雞圈。從哪個黃昏起,每在有蟬聲的樹下,便總能看到一雙天真的眼睛仔細的掃描樹上的每一個角落,手裡拿着粘有蛛絲的網圈,好不容易發現一隻,剛把網圈伸上去,精敏的蟬高唱着凱歌卻又飛走了。然而,樹下的童子沒有泄氣,踮着腳,又小心翼翼的移向另一棵有蟬聲的樹……。
後來,長大了些,聽老師講起屈原,講屈原非常高潔,講他吃玉英、飲朝露。我突然便想起了蟬,我想,該不會蟬就是屈原的化身吧?因為他們都是飲朝露的。可是,老師告訴我,屈原是投江而死的。於是,我又想,屈原應該不會化作天上飛的吧!更何況還是害蟲呢。但是,從那以後,我便不再捕蟬了,也許是害怕蟬真的是屈原而枉殺了忠靈吧。
但是,在暮色里聽蟬,似乎已經變成了我的一項樂趣,每次聽到那熟悉的聲音,我的思緒便隨它飄走了,飄向了那純真的年代。有時候,我在想,要是我永遠長不大就好了,我就可以永遠留在那充滿蟬聲的天真的童年。然而,人是不可能停留在一個年齡的。長大后,我離開了那充滿蟬聲的山村,離開了充滿蟬聲的黃昏,在異地他鄉的天空下,在寧靜的黃昏里,偶爾也能聽到熟悉的蟬聲,但這蟬不如故鄉的親切。然而,每次聽到那歌聲,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此時此刻,在故鄉的暮色里,應該蟬聲依舊……
啊!暮色里的蟬歌。
暮色里的蟬歌 標籤:裝在口袋裡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