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2013年12月31日,福州某花園小區,33歲的黃某懷抱年僅4歲的兒子,從7樓樓頂一躍而下,父子雙雙殞命。在場知情人士稱,黃某的兒子年僅4歲,此前都是黃某的岳父岳母帶,夫妻倆剛帶不久。這幾天孩子生病在家,黃某想讓岳父岳母來照顧,而他的妻子不願意,想讓黃某自己照顧孩子,兩人因此發生爭吵。
離新年還有一天,他用這樣慘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和4歲兒子的生命,結束了本該美滿的家庭。跳樓前,黃某致電妻子:孩子我帶走了......
妻子趕回來,看到的卻是丈夫和兒子肝腦塗地的遺體。
妻子肝腸寸斷,旁觀者無不凄然。
據說,黃某家境小康,並無不良嗜好,只因幾句爭吵致氣,便釀成如此人間慘劇。
痛心之餘,我真的想問黃先生(儘管他聽不見):你咋這麼大的氣性啊!
人都有氣性。老人說:酒是灌腸的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氣是下山的猛虎,財是惹禍的根苗。以猛虎比喻氣性,可見“氣”之猛烈。
觀《三國》,張飛生氣,怒鞭督郵,“喝斷草橋水斷流”;看《水滸》,魯達生氣,三拳打死鎮關西;閱《西遊》,孫悟空生氣,把天宮攪個天翻地覆;讀《紅樓》,焦大生氣,把賈府上下罵了個遍,“只有兩個石頭獅子是乾淨的”......就連春晚的小品也說:衝動是魔鬼,衝動是魔鬼啊!
人不能沒有氣性。一點也不懂生氣的人,甚至沒有愛憎,沒有羞恥之心。生氣能化為動力,讓人奮進,讓人爭氣。在大是大非面前,拔劍而起,挺身而斗,見義勇為,還是必要的。
但是,在相當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沒有生真氣,生大氣的必要。
在單位,在家庭,由於經歷不同,地位不同,文化和見解的不同,產生不同意見或者爭論是完全正常的。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一定要以死相拼?
我去過一家公司,牆上貼着條幅:“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沒事找事,不無事生事”。給團隊的員工定出了一個處人處事的底線。公司的員工和諧相處,其樂融融。
能控制自己的氣性,叫胸懷,能化解自己的鬱悶,叫品位。
夫妻吵架,4歲的孩子何辜?一定要他跟着心胸狹隘的父親墮入死亡深淵?
三十多年前,丹東某企業的兩位員工只因為對調整工資不滿,持槍殺害了廠里領導,為逃避追捕又殺害多名無辜群眾,最終釀成震驚全國的血案;
二十多年前,遼寧省北票一名男青年因戀愛受到女方家庭阻撓,竟帶着刀子和汽油找到女方家裡,將女方父母刺傷后縱火焚燒房屋,構成殺人放火罪;
今年4月,南京建鄴區一男子酗酒晚歸,因受到妻子指責,一怒之下,用刀將刺進妻子後背。殺人男子入獄,妻子死亡,留下了出生才一個多月的嬰兒;
今年7月,四川自貢市一家私企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辭退了一流水線操作工。該工人手持水果刀來到厂部,將22歲的總經理刺死,將副總經理等刺傷;
今年10月,浙江溫嶺人民醫院發生血案,因為醫患糾紛,一名患者家屬將耳鼻喉科主治醫生刺死,兩名醫生受傷......
犯罪心理學將這種殺人和傷害案件叫做激情殺人,也就是說,這些殺人或傷人者原本並不是社會人渣或壞分子,和我們一樣,也是具有良知的守法公民。但是在他們遇到不公平,或受到壓抑、打擊、挑釁的時候,不會和對方溝通,也不善於用合法的方式解決矛盾,卻選擇了鋌而走險的方式來轉移、發泄自己的憤怒,以致於釀成大罪。看到這裡,你能不說“氣是下山的猛虎”嗎?
事過以後或者在走向刑場的時候,這些人也會後悔,也會流淚,但為時晚矣!“九州生鐵鑄大錯”,死者不能復生,除了受到刑罰的嚴厲制裁,他們還會永遠受到家人和社會的譴責。
西方社會普遍認可的基督教義,教導人們寬容大度,不怨恨,不報復,不“冤冤相報”,起到了我們法律制裁或者“嚴打”起不到的效果。其實,我們國家幾千年的儒教和相當普遍的佛教也有類似的教誨,只是我們講“階級鬥爭”多少年,把“人性”、“良心”、“容忍”都變成了貶義詞,近來,我回顧了從小學到大學讀過的所有文科課本,幾乎沒有一篇文章告訴我們“珍愛生命”“憐憫生靈”,相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加拚命”的文章比比皆是,佛家的慈悲心成了人們嘲笑的對象,至於銀幕和熒屏上更是刀光血雨、生死搏鬥的場面,幾乎沒誰相信因果報應,那麼,生活中遇到糾紛訴諸暴力、以至於發生流血慘案也就見怪不怪了!
我忽然悟出了了日本人近年來為何頻頻修改教科書:自幼的思想灌輸太重要了。相比之下,我們對於從童年開始的心靈教育卻如此漠視!還有,社會上出現了這些不幸的流血事件以後,有關部門出了懲罰兇手之外,在人們心理調適、道德教育方面幾乎沒有什麼補救措施。當今世界,我們宣傳教育人員恐怕是最多的,而我們為此又做了些什麼?
100年前,魯迅就對我們民族一些麻木不仁的看客進行了鞭撻,但直到今天,我們還是社會上依然有不少看客,看着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為了些許小事,或者拔刀相向,或者“一躍而下”......
多幾分寬容,就能少幾分暴戾——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後代!
多幾分溝通,就能多幾分笑容——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
若不如此,單單是GDP增長几個點兒又有什麼用處?
我們的中國夢,應該是富強的中國夢,甜美的中國夢!
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