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彩雲倒影在藍藍的河水裡,慢慢地浮出水面。羅培高站在河邊,看着綠油油甜絲絲的茶園,嘴角掛滿甜甜的笑。轉頭望着對岸已具雛形而又美麗的觀光茶園,往事幻燈片似得縈迴在大腦里。
八歲那年,父親因病離開了自己,從此自己過的就是沒有父親的日子。從那時開始,他就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很多很多的錢,讓母親和自己過上好日子。正是源於此,初中畢業后,在李子溪、小村,甚至中心場、大村的集鎮上,常常看到一個瘦弱的身影,收山貨、倒騰豬、牛等等。至今,他嘴邊常常掛着一句話,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他的心裡,記得最清楚的是剛剛做小買賣時,與叔父一起買了一頭水牛,然後徒步將牛趕到縣城,賺了二百多塊錢,那高興勁至今想起自己都想笑。雖然忙碌而且辛苦,賺來的錢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買書看卻讓他毫不吝嗇,因為自己愛看書,從書里可以學到知識,他深知要出人頭地,必須用知識武裝自己。
機會往往是給有準備的人預備的。1989年,當時的小村區公所選派一批有志青年到浙江農業大學茶業系學習茶葉種植與加工技術,經過層層篩選,羅培高成為全區被選中的九個人之一。在浙江農大半年的學習時間裡,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書本知識,虛心向老師請教、與老師探討實際栽培和加工技術。回到小村后,他把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刻苦鑽研,很快就成為全區茶葉加工的行家裡手。
那時,他心裡懷揣着自己辦茶葉加工廠的夢,哪怕是舉債貸款,也要自己辦廠,即使規模小一點,心裡也踏實。他老婆姚玲芬回憶起那時的情況,心裡都覺得悲涼。第一次去羅培高家裡相親,連個像樣的枕頭都沒有。但看着靦腆又顯得剛毅又有一股子闖勁的羅培高,家庭環境要好得多的姚玲芬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他。1993年,夫妻倆在親友的幫助下,在興隆溝村建起了自己的茶葉加工小作坊,走上了艱苦的創業之路。結婚二十多年來,姚玲芬說最佩服丈夫的就是他那種執著不服輸的勁頭,看準的事情不達目的不罷休,直至最終把事情辦成,心甘情願地陪伴着丈夫一起吃苦,支持丈夫的事業。到2004年,完成了原始積累的羅培高註冊了硒源山茶業(湖北)有限公司,從此,他的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的快車道。
認識羅培高有十多年了,但他是個大忙人,平時很少見到他,他的很多創業故事也是聽別人說起。前幾日回小村,提前聯繫上他,得以和他面對面地交流。健談的他雖然比我年齡稍長,但看上去卻比我小,白凈的皮膚,短而成型的平頭,如果之前不認識他,根本就不會把他與農民聯繫起來。但他的話語之中卻不失淳樸和厚道。他說,“我從一個農村的窮娃娃走到今天,雖然不容易,但是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要不是沒有親朋鄰里、父老鄉親和工友們的支持,也不會成就我的夢想,也不會有我的今天。所以我現在還有一個責任,就是要帶動周邊的茶農共同致富,帶動我的工友一起致富。”他還說,做事要有一個好心態,即使失敗也不能一蹶不振,只有跌倒後有爬起來的勇氣,才會一步步走向成熟,也才會有成功的希望。
田久林是硒源山茶業(湖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談起與羅培高多年的合作,他說:“羅總是個非常厚道的人。當年我們一起到浙江農大學技術,他的那股子鑽勁我自愧弗如。我與他合作這麼多年,他總是放心地把生產這塊的管理交給我,非生產季節安排我和其他管理人員外出參加管理及技術培訓,還解決了諸如養老金等後顧之憂......我先後在不同的茶廠搞過,羅總確實是個實實在在的搞企業的人。他這樣對待我們,不管從哪個方面講,我們不認真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都說不過去。”
朱亮也是硒源山茶業管理團隊中的一員,當我問到羅總怎麼樣時,他伸出雙手豎起了大拇指。他說:“我自己和別人合夥辦過茶廠,但最終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的。而在羅總這裡,不僅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很滿足於企業的人性化管理……與他共事的這麼些年,我發現他有他的人格魅力,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儘力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不然,就對不起羅總的信任。”
在硒源山茶業自建的茶園裡,一位老奶奶正聚精會神地採摘着茶葉。當我進入茶園與老奶奶攀談時,她說:“羅老闆是個好人,他種我們的土要給錢,我們摘茶他付我們工資,像我這樣的老棒棒現在到哪裡能找幾個錢嘛?要不是羅老闆種我們的土,我這七老八十歲的人想都不敢想一年還能找個萬把塊(錢),我現在吃穿都不需要兒孫管呢!”說這話時,老奶奶燦爛的笑容堆滿了她飽經滄桑的臉。
在羅培高看來,這些都是作為一個搞企業的人必備的素質。一個地方,就你一個人富起來,而周圍的老百姓還是老樣子,換誰心裡也不舒服,你說是不是?羅總的一句話,讓我久疏農村的心也難以言狀和莫名。
在硒源山茶葉厂部,田久林遞給我一份資料,上面反映了目前公司的相關情況。“註冊資金1200萬元,固定資產6500萬元,流動資金1500萬元。公司佔地面積28畝,廠房面積12800多平方米,加工設備500餘台套,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熱風殺青自動化生產線,年產各1000噸富硒綠茶精製生產線、富硒紅茶精製生產線,年生產能力2000噸。”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就在眼前,讓你難以想象出在二十年前,這樣的企業還是一個小小的家庭作坊,能在深山裡拼出一個現代化的企業,羅培高和他企業發展的背後有多少故事,恐怕短時間內很難全面進行探究。
“誠信,是硒源山茶葉的立業之本。我認為,讓誠信這座大廈矗立於大地上的,是每一個瓦工和一塊塊方磚。因此,我們公司在誠信文化的建設上,更為注重製度和嚴格的執行。公司每一筆投資、每一份銷售、每一個電話的回復,都體現規範、專業和客戶利益為上的原則。因為理念和制度給予我們的,只有這種選擇。‘客戶利益為上’永遠是硒源山茶業員工心中沉甸甸的責任。專業,是硒源山茶業的發展基礎。專業意味着對事物深度的、精確的把握和判斷,是對質量的深入研究。因此,精湛的學識和客觀嚴謹的探究精神,一直是公司極力張揚和引以為自豪的品質。然而,僅止於此是遠遠不夠的。在這裡,專業更應該轉換為價值的創造。”羅培高的一席話,令我不得不佩服他獨特的發展思路,更關鍵的是這麼多年的堅守換來了沉甸甸的收穫。誠信和專業,這樣的企業和管理理念,帶來的結果會是怎樣呢?擺在公司的榮譽給出了答案:連續兩屆榮獲鄂茶杯金獎、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中國武漢茶業博覽會金獎、中國山東茶業博覽會金獎、湖北省首屆少數民族旅遊商品金獎。
在和朱亮聊天時,他給我說起另外一件事:羅培高在公司每次的大會小會上都會說,每位員工都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技術和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不斷進步,硒源山茶業雖然是以家庭作坊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同時也是大家的。等到他退休的那天,誰有能力誰就接他的班,自己的兒女也只能通過和公司員工平等競爭,競爭輸了就得讓別人來管理。說白了,羅總就是不想把公司辦成家族式的企業。朱亮對此心悅誠服:我相信羅總說的是心裡話,這麼多年公司的發展已經證明他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而在羅培高的眼裡,企業發展的根本是需要企業團隊的共同進步。他說:“應該說通過這麼多年的努力,我是有些進步了,但這還遠遠不夠,只有員工團隊都進步了,才能推動公司的進步和發展,公司才會具備做大做強的根基。所以,我每年都投入不少的資金,分期分批將員工送出去參加各種培訓,包括我自己。特別是近兩年來,我越來越感到團隊的綜合素質與不斷擴大的企業規模難以適應,所以投入到員工培訓的資金也是不斷加碼,預計今年將要花近60萬元用於員工考察、學習和培訓。其目的就是培養滿足公司發展需要的員工和管理團隊,否則,公司只會止步不前。”
對經營企業的人來說,都知道發展的每一步都存在着風險,但如何在經營過程中化解風險,關鍵是看你在風險面前如何去決策,最終讓風險成為企業發展的催化劑。茶葉是一種文化內涵非常豐富的飲品,雖然有較為固定的消費群體,但僅僅停留在生產和銷售上,是遠遠不夠的,也不可能做大做強。羅培高對此可算是未雨綢繆,藍圖早已心存於胸。目前已經在與深圳的一家專業營銷策劃公司聯繫,希望能夠與之合作,採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就是在着手實施他的大手筆,運用統一的設計、布局、文化格調建立具有硒源山特色的連鎖網店,今年將完成在黔江、酉陽等渝東地區的網店建設,逐步向全國拓展,形成“基地+公司+網店”的企業經營模式,把過去傳統銷售模式的中間環節去掉,使產品直接進入消費者,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成本。同時,依託已經實施的集生態旅遊、休閑觀光、生產高端生態有機茶於一體的中嘴堡“現代農業科技觀光實驗園”,使之成為聯繫公司與客戶、消費者的紐帶,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提高“硒源山”系列產品的文化內涵。
藍河邊,羅培高還在為他的夢精心編織着,讓硒源山的茶香溢滿九州大地,漂洋過海,飄向歐美。人頭山下,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園,片片茶葉從四面八方飛進藍河邊那塊寫有“硒源山”金色大字的廠房裡,經過工人們靈巧的雙手之後,唱着山歌飛向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