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9 09:51
設計充滿戲劇性及狂野魅力的新秀: 亞歷山大·麥克奎恩 Alexander MacQueen
·1969年生於英國。
·1991年進入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藝術系碩士學位。
·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1969年生於英國的MacQueen,說起話來帶濃厚的倫敦口音。雖然他是少年得志,並成為上等人樂用的設計師,但他卻是來自中下平民階層,並以此為榮。他的反叛個性也表現於不屑中產階級的矯情造作,所以他的衣衫,總是在尊貴中隱現墮落氣質。
星路歷程:
·1992年,自創品牌。
·1993年,在倫敦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在倫敦的一次時裝展中被《Vogue》的著名時裝記者IsabellaBlow採訪報導,使他從此走上國際舞台。
·1996年,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
·1997年,取代約翰·加里亞諾擔任Givenchy這法國頂尖品牌的首席設計師。
·1998年,他設計的“紀梵希’99春/秋時裝展”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一致好評。
·他在1998年裡為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女主角扮演者萊溫斯莉設計了她出席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裝。
·近日,他在法國巴黎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時裝展示會,以大膽的戲劇性的設想震動了世界服裝設計界。展示會上出現的景象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各種動物圖案、裁剪講究的和服、全息技術製造的絲綢表演等,讓人耳目一新。展示會上還展示了各種華麗的服飾,如帶有金色絲綢翻領的黑色條紋女裝和用鸛毛製作的淡黃色絲綢長袍等。
連續兩次獲得英國時尚獎(BritishFashionAwards)最佳設計師獎
充滿搖滾與頹廢氣質的設計師: 安娜·蘇 Anna Sui
1955年生於底特律,還在小小年紀時,她已經將夢想設定在時裝設計上。
·70年代到紐約的帕森斯設計學院深造。
·畢業兩年之後做過一些運動服裝設計和為同事---時裝攝影師斯蒂文.梅瑟爾(Steven Meisel)作自由撰稿人。
·在著名的《時代》雜誌長篇累牘地刊載她的文章之後,她決心要心隨人願地將其全部精力投入自已的設計中去。
擁有中國與美國血統、身為第三代華裔移民的安娜·蘇最擅長於從大雜燴般的藝術形態中尋找靈感:斯堪的那維亞的裝飾品、布魯姆伯瑞部落裝和高中預科生的校服都成為她靈感的源泉。她所有的設計均有明顯的共性:搖滾樂派的古怪與頹廢氣質。這使她成為模特與音樂家的最愛。
星路歷程:
·畢業后,蘇決心要心隨人願地將其全部精力投入自已的設計中去后,在私人的寓所里購置了一台縫紉機,從此開始獨闖天下。
·80年代,蘇古怪的、充滿了古老情致的風格並不被華而不實與品牌崇拜的潮流所接納。
·90年代初期,她設計的洋娃娃式的套裝正好與萌芽期的吉拉吉運動(grunge movement)相合拍。
·1991年,她終於舉辦了第一個時裝發布會。
·1992年,在紐約SoHo地區的113條格林街道開了自己的時裝用品商店。商店反映出清楚的口味:組合跳蚤市場傢具和異想天開的玩具娃娃擺在紫色牆和紅夾層的房間里。
·1993年,她的小時裝店頓時門庭若市,吸引了許多模特與年輕的時尚一族。從那時起,蘇繼續採用她的專利---那種不辨****與流派的折衷主義。
·1996年,秋冬時裝發布會上,她的一款設計靈感來自於大導演肯.羅賽爾(Ken Russell)1920年的一部片子,天鵝絨、斜紋軟呢的搭配,點綴亮金屬片,羽毛帽子和珠串手袋。
·1997年,安娜展示了她服裝以外的其他產品:在威尼斯、意大利、巴林生產的鞋、天鵝絨,絲綢,專利皮革,蛇和蜥蜴皮,及小山羊皮包。
·這一年,蘇啟動了她的芳香美容生產線。簽署了批准德國的公司經營Wella的協議。Wella與日本化妝品製造者阿爾比恩一起分享安娜的“美麗”生意,並舉行了顏色化妝品和皮膚護理許可證協議簽定。在協議下,WellaSui香水製造商和銷售將其產品介紹給日本。
·1999年,秋冬時裝發布會上,回顧了1965年鄉村民謠的風潮。模特們後背背着吉它,身穿印有黑白交織的格子或鏈環圖案的衣服、阿富汗編結衫和Marimekko風格的套裝
成功演繹童話色彩的設計師: 本哈德·威荷姆 Bernhard Willhelm
1972年,出生於德國。
1993年,到University of Tier修讀時裝設計課程。
1994年,轉到Antwerp’s Royal Academy修讀Fine Art,與Antwerp Six(比利時六子)是師兄妹。
如果說二十世紀的時裝界是日本、倫敦及巴黎設計師領風騷的年代,到了21世紀,比利時分子亦加入分一杯羹。繼比利時六子相繼闖出名堂后,同樣來自比利時的本哈德·威荷姆,亦憑着充滿鄉村及童真味道的設計而漸見成績。
·在學校期間曾是Alexander McQueen及Vivienne Westwood等多位著名大師的助手。
·1999年,發表首個時裝系列,名為“Bernhard Willhelm”,推出后獲得一致好評。
·2000年,推出名為“PlanetenwesenII 20th Century Girl”的秋冬系列,這也是他第三度發表的個人作品。
·2001年,其春夏系列已面世,除女裝外,還首次發表男裝系列,繼續以花草樹木作主題,繼續演繹童話色彩。
在數年來的時裝生涯中獲獎無數
1996年,獲由《Belgian Fashion Magazine》舉辦的“Knack-Weekend”獎項
1998年,獲Flemish Fashion Institute榮譽獎等
liuwei_8225 2006-03-10 09:16
紐約第七大道的王子: 卡文·克萊 Calvin Klein
·1942年,出生於美國紐約。
·1959年-1962年,就讀於著名的美國紐約時裝學院(F.I.T)。
·1962年-1964年,擔任丹·米爾斯坦(Dan Millstein)助理設計師。
·1964年-1968年,為自由設計師。
卡文克萊是一個全方位的設計師,不論是正牌、副牌或任何一個產品路線,他都有完整的企劃想法。現在,他旗下一共有三個主要的服裝路線,而配件則依服裝表現來搭配設計。現年56歲的他在紐約時尚界的一言一行都被媒體注視着,有“紐約第七大道的王子”的封號。
星路歷程:
·1968年,與人合作創辦Calvin Klein“卡文克萊”公司。
·1991年,公司進行重組。
·90年代,出色的一則廣告:魯克·雪德絲在牛仔褲下不穿底褲極盡性感地說:“我跟我的卡文之間什麼也沒有。”這則廣告雖然引來女權運動者的注意,被指稱有鼓勵以暴力虐待婦女的嫌疑,但仍不敵這款牛仔褲銷售的直線上升。當Calvin Klein打響這成功的第一炮之後,他的事業扶搖直上,連續四度獲得服裝獎項的肯定寇蒂獎,旗下的副牌及相關產品,更是一個接一個推出,也難怪會有人以四處林立的麥當勞,來形容隨處可見Calvin Klein的瘋狂情況。
1997年,Calvin Klein將它在服飾領域取得的與輝煌續寫進了手錶製造業。在著名的Swatch集團合作下,CK WATCH CoLtd宣告成立;由此,年輕、時尚而極具個性色彩的CK表得以問世。
曾經連續四度獲得知名的服裝獎項。
最先重視女性造型線條的設計師: 克里斯汀·迪奧 Christian Dior
·1905年1月,出生於法國諾曼底
·1920年-1925年,攻讀政治學
·1928年-1931年,畫商
·1931年-1937年,自由設計師
·1937年-1939年,Piguet(皮蓋)服裝店助理設計師
·1941年-1947年,Lelong(勒隆)服裝店設計師
·1946年,開設自己的商店
迪奧的名字“Dior”在法語中是“上帝”和“金子”的組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簡稱CD),自1947年創始以來,一直是華麗與高雅的代名詞。不論是時裝、化妝品或是其他產品,CD在時尚殿堂一直雄踞頂端。
星路歷程:
·1935年,獨立的早期,Dior經歷了一段非常黑暗的時光。每天他得從報紙上的小廣告中搜索工作機會,他沒有固定的地址,時而與朋友同住,時而露宿街頭,飢一餐,飽一餐,最終得了肺結核。儘管如此,Dior始終沒有垮下。
·有一天當Dior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深深失意時,一位時裝界的朋友建議他畫一些時裝設計圖,不料卻大受歡迎。每一份設計都充分展露出他獨特的才能,他緊緊抓住生活中的動態,每一份設計都如此地栩栩如生。
·1937年,他終於成為“Pignet”公司的時裝設計師。就在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Dior被迫離開巴黎與家人團聚。當他重新返回巴黎時,他那“Pignet”公司時裝設計師的位置已被他人替代,他只好成為一位助理。當時的Dior已年過40,而他周圍的朋友均事業有成,該輪到Dior大幹一場了。
·多年的嘗試與失敗使迪奧日漸成熟,他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天賦。他是一個天生的設計師,從沒學過裁剪、縫紉的技藝,但對裁剪的概念瞭然在胸,對比例的感覺極為敏銳。
·1947年2月12日,這是個輝煌的日子,迪奧開辦了他的第一個高級時裝展,推出的第一個時裝系列名為“新風貌”(New Look)。該時裝具有鮮明的風格:裙長不再曳地,強調女性隆胸豐臀、腰肢纖細、肩形柔美的曲線,打破了戰後女裝保守古板的線條。這種風格轟動了巴黎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迪奧在時裝界名聲大噪。當一個個模特兒出現在面前時,人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圓桌擺大的長裙,那細腰,那高聳的胸脯,還有斜斜地遮着半隻眼的帽子……頓時讓人們眼前一亮,坐在觀眾席中的女士們為當時自己身上穿着的短裙及綁在身上的茄克開始感到懊惱、不安。這一天Dior大獲成功。
·不久,Dior帶着他第一個時裝系列"新時尚"成功地將崛起的事業發展到大西洋的彼岸--美國。消息很快傳遍紐約,Dior終於在紐約的第七街(聞名全國的街道)紮下根。Dior的到來給一度曾因戰火而與歐洲斷絕往來的"山姆大叔"的家鄉帶來了歐洲時尚特有的魅力和色彩。人們開始告別超短裙、燈籠袖、平跟鞋和椰菜花式的帽子。Dior的設計同時也打破了戰前風靡一時的香奈兒(Channel)式時裝。Dior那半遮臉的寬邊帽及沙沙作響的大擺長裙,讓人們追憶到更古典的時代。這便是Dior強調的一種新風格。
·Dior在第二期創作中大膽地運用了黑色。那黑色純羊毛長裙的裙圍周長竟達40米。Dior將第二期作品取名為"Dierame"。
·隨後,Dior有計劃地將他的事業發展到古巴、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短短的幾年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網絡。
·1947年,以“Miss Dior”命名的第一瓶香水聞世,緊接着“Diorama”、“Diorissimo”紛紛出名。
·五十年代推出的“垂直造型”及“鬱金香造型”就是迪奧提倡時裝女性化這一設計理念的表現。
·1952年,迪奧開始放鬆腰部曲線,提高裙子下擺。
·1953年,更是把裙底邊提高到離地40厘米,使歐洲社會一片嘩然。
·1954年,設計的收減肩部幅寬,增大裙子下擺的“H”型,以及同年發布的“Y型”、“紡綞型”系列,無不引起鬨動。這些簡潔年輕的直線型設計,依舊體現着他那種纖細華麗的風格,並始終遵循着傳統女性的標準。
·1985年,“Poison”問世。
·1991年,“Dune”問世。
·1995年,“DolceVifa”問世。
在現實和幻想間徘徊的設計師: 克利斯汀·拉誇 Christian Lacroix
·1951年,出生於法國南部邊城
·1972年,21歲的他到巴黎一邊學藝術史,一邊學服裝畫。
·畢業後進入博物館工作,偶然經朋友介紹,進入名牌Hcrmes從事飾品設計,走上設計師道路。
欣賞法國服裝設計大師克利斯汀·拉誇的作品如同欣賞一場假面舞會。他的作品華貴典雅、千嬌百媚,既有東方女性的神秘莫測,又有倫敦女性的古板怪異,還有法國女性的浪漫隨和。他生活在現實和幻想之間,卻又無時不在試圖以時裝的方式描繪心靈深處的夢境……
星路歷程:
·1982年,第一次發表服裝秀,立刻為時裝界帶來一股清新之風。
·1999年,巴黎時裝周時,他設計的的火焰系列——氣勢磅礴的晚禮服、18世紀風格的短上衣、絹網芭蕾短裙……給這次時裝秀帶來一抹明亮繽紛的色彩。法國查特酒式的黃綠色、鮮亮的粉紅色、清新亮麗的檸檬黃、火焰般的硃紅色……鮮艷清晰,活潑生動大膽。婚紗系列,用珊瑚紅、蔚藍色、金黃色的緞質長裙,集女性的萬般柔情與奢華於一身。拉誇此次時裝展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和大聲喝彩,紛紅的康乃馨雪花般飛向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