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隨着城市的發展,生活垃圾產量激增,垃圾處理形勢嚴峻。為應對“垃圾圍城”危機、貫徹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廣州市政府制定了《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並於xx年4月1日起予以施行。為積極響應市政府做好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的號召,進一步提高華農學子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更進一步樹立華農學子善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資源環境學院以“校園文化節”為契機,特此舉辦“分類垃圾桶”模型設計大賽,同時開展“以物易物”“綠商測試”活動。
二、活動目的:
通過舉辦本次大賽,使學生在參與比賽中充分了解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進一步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使學生從思想觀念上得到改變,接受垃圾分類理念,進而轉化為自覺行動,進而有效實行和推廣垃圾分類;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參與到城市垃圾分類行動的建設中,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掀起校園善用資源、自覺分類、保護環境的高潮,進一步引起廣大師生對資源、環境的關注,推進綠色校園、和諧校園的建設。
三、活動主題:
手拉手善用身邊資源,心連心構建綠色校園
四、活動內容:
1.“分類垃圾桶”模型設計大賽
2.“以物易物”
3. 綠商測試”
五、活動對象:
華南農業大學全體學生
六、活動時間:
xx年4月2日—4月24日
七、活動地點:
教四架空層(地點可能會改到行政樓前)
八、主辦單位:
共青團華南農業大學委員會
資源環境學院
九、策劃承辦單位:
資源環境學院團委學生會
贊助單位:
十、活動概述:
1. “分類垃圾桶”模型設計大賽:
·比賽簡介:比賽要求同學們自行組隊,從結構外觀、創意性、可行性等方面出發,設計並製作“分類垃圾桶”模型,最後評選出優秀作品。
·比賽流程:獲取報名表→構思設計模型並上交報名表→根據報名表確定進入決賽名單→決賽現場製作並解說展示模型,現場評分→閉幕式頒獎
·作品要求:a.各組自由設計“分類垃圾桶”模型(每組只能設計一款)
b.“分類垃圾桶”可以是置於街道、樓道或房屋內的垃圾桶
c.模型必須體現出垃圾分類的理念,垃圾可按《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分類,亦可自行提出分類方法
d.模型可參考網上現有設計,鼓勵在設計中加入所學專業的元素
e.模型大小自定,但不宜過小以免評比時展示效果不佳
f.模型材料自定,可以用卡紙、kt板、塑料、金屬或廢物材料等
·獎項設置:一等獎(一組 100元獎金+獎狀+相應綜合測評)
二等獎(兩組 50元獎金+獎狀+相應綜合測評)
三等獎(三組 30元獎金+獎狀+相應綜合測評)
優秀獎(五組獎狀+相應綜合測評)
2. 以物換物:
·活動簡介:同學們可以把對自己無用卻有價值的物品放到我們的攤位並填寫資料登記,如果有同學看到心儀的物品便可以用另一個對自己無用而對方又願意交換的物品進行交換。若最終依然有物品沒有換出去,原持有者可以領回物品。
3. 綠商測試:
·活動簡介:綠商即“綠商指數”的意思,表示人的環保意識的高低。參加測試者隨機抽取一份題目,其中主要是日常生活中與環保相關的題目,工作人員現場計算出測試者的綠商並解答相關問題。綠商超過一定分數即可獲得小禮品一件。
十一、活動流程:
1. 前期宣傳:
4月5日 利用紅滿堂、學院網站、團委博客、團委微博等媒介對本次科技節系列活動進行宣傳,通過團總支把活動信息傳達到各團支部。
4月6日 利用校廣播站、q群對本次科技節系列活動進行宣傳。
4月7日 在芷園門口擺攤,派發宣傳單報名表以及現場諮詢。
2. 活動開展:
4月15日 比賽截止報名。
4月17日 根據報名表中的模型設計方案進行篩選,確定進入決賽的20組。
4月18日 召開賽前提示會,說明注意事項及進行決賽展示順序抽籤。
4月21日 完成“以物易物”活動第一批交換物的收集。
4月24日 在東區架空層舉行模型設計大賽決賽。決賽包括30分鐘的現場組裝模型及每組5分鐘的現場解說展示,現場評選出獲獎作品。同時開展“以物易物”“綠商測試”及學院相關資料展示及各專業委員會以往活動優秀成果展示。
3. 決賽當天具體流程:
8:00-8:30 完成布場
8:00-8:30 入圍參賽隊伍簽到
8:30-9:00 評委入席
9:00-9:15 主持人開場白和嘉賓致辭
9:15-9:45 作品組裝,評委觀看
9:45-11:45 參賽隊伍按編號展示,評委評分
11:45-12:00 嘉賓總結或有獎問答
12:00 公布獲獎名單
資源環境學院團委學生會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