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禮堂建設方案(一)
金華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自**年4月啟動,按照“系統謀划、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重點選擇在文化特色鮮明、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的中心村、歷史文化村落、美麗鄉村精品村或特色村開展試點。目前,全市已建成223家具有示範意義的農村文化禮堂。
具體舉措:
一、制度保障
1、編製規劃。一年前,成立了金華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金華市關於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編製了《金華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五年規劃》。
2、列入考核。金華市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列入了縣(市、區)委書記履行基層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和美麗鄉村建設考核。各縣(市、區)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列入政府實事項目和對領導班子考核的內容。
3、專項資金。金華市財政專門安排了用於扶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專項資金,各縣(市、區)分別安排了200萬~1000萬元不等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專項經費。
二、業務建設
1、“婺風·美麗非遺百村文化禮堂行”活動
這是金華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啟動“婺風·美麗非遺百村文化禮堂行”活動,以“美麗非遺精神家園”為主題,從全市10個縣(市、區)各選取10個已建成農村文化禮堂的村,以展板、宣傳片和現場展演等形式,舉辦100場現場展演展示活動。
2、建設特色文化
全市各縣(市、區)都競相曬出文化老“底子”,如東陽市把極具特色的木雕、竹編、影視文化融入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武義縣結合畲族文化特色,在少數民族聚居村建設富有民族特色的農村文化禮堂;磐安縣積極在農村文化禮堂打造孝文化品牌。
3、建立共建點
金華市委宣傳部與省文聯建立了12個農村文化禮堂共建點。先後與中國美院、浙江師範大學、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組織開展“走進金華農村,共建文化禮堂”實踐活動,
三、有序推進
1、現場推進會
金華市委宣傳部每月召開一次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現場推進會,每次現場會定點到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村召開,把觀摩交流與督促檢查結合在一起,及時總結推廣好做法和好經驗,發現和化解存在的矛盾與問題,及時傳達省、市對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重要精神和有關要求,部署各階段的工作任務,確保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有序推進。
2、動態管理。除按照省委宣傳部制定的《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驗收標準》進行考核驗收之外,金華還對每個農村文化禮堂進行評星定級。星級管理與財政的獎勵補助掛鈎,被取消農村文化禮堂資格的村,取消所有行政獎勵補助資格。
四,創新載體
1、各有特色
金東區下范村文化禮堂以范仲淹的憂樂文化為基礎,積極弘揚務實、向善、團結、協作的精神。永康市胡庫村文化禮堂以胡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為基本內涵,倡導和弘揚樂於奉獻的精神。蘭溪市上包村是包拯後裔聚居村,該村的文化禮堂突出了廉潔主題,成了蘭溪市重要的廉政教育基地。永康市在農村文化禮堂開闢了“百姓聊天室”,化解群眾矛盾。義烏市馬畈村建起了“農村文化禮堂QQ群”,配合實體禮堂積極組織開展活動。蘭溪市萬田村在農村文化禮堂為應徵入伍新兵舉辦了“新兵入伍壯行禮”,得到了南京軍區領導的肯定,並且上了《人民日報》。2013年村級換屆選舉工作結束后,金華市大部分農村文化禮堂都舉辦了新任村幹部就職禮,進一步增強了新任村幹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基層幹部群眾的好評。
2、禮儀視頻
金華市舉辦了農村文化禮堂公共禮儀活動視頻大賽,精選了一批特色鮮明、程序規範、示範性較強的禮儀活動視頻編輯成光盤,下發給每個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村觀摩和交流。
3、“文化禮堂建設”頻道
在金華文明網開闢了“文化禮堂建設”頻道,全面展示各縣(市、區)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風采、做法和信息,供相互學習借鑒。蘭溪等縣市建起了網絡農村文化禮堂,農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從網上找到自己村的農村文化禮堂,了解活動信息,參與網絡課堂學習和互動交流,分享農村文化禮堂的資源和信息。
4、文化禮堂引導團
準備組建起農村文化禮堂引導團,把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村最優秀的人才資源和文化資源整合起來,定期在農村文化禮堂之間組織開展交流活動,進一步豐富農村文化禮堂的活動內容。
文化禮堂建設方案(二)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已被列入2013年省政府十件實事項目之一,附海鎮東海村有幸成為慈溪市首批文化禮堂建設行政村。在慈溪市委宣傳部、附海鎮宣傳辦的指導與關懷下,經過數月的努力,東海村文化禮堂於**年9月初建設完成,正式發揮文化禮堂的作用。東海村文化禮堂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築設計
東海村村落面積大、人口多,兩個自然村之間距離較遠。為了照顧兩邊的村民,最初設計時希望在東西兩片分別建立百姓舞台及鄉風文明館,讓所有村民都能就近享受文化禮堂成果。之後通過討論,結合省委宣傳部文件的要求及市委宣傳部的指導,同時考慮到村裡的經濟狀況及工時等方面的原因,將文化禮堂主體設立在更大更新的太陽地老年活動中心,韓家路老年活動室作為附屬設施。於此同時,充分利用村裡現有的建築資源,在村落文化宮內設立三北學堂、電子閱覽室、東海村發展規劃介紹。
在規劃中,將太陽地老年活動中心划隔成三間,其中將近300平方米作為禮堂主體,搭建了燈光舞台,裝設了多媒體設備,設立了主席台,作為禮儀活動、娛樂活動、婚宴和村民會議等所在。另外兩間一間作為鄉風文明館,放置了各類展示東海村不同歷史時期特色的文物及老農具,上牆了五廊內容,復原了老一輩人的生活場景;另一間作為老年活動室,供老年人下棋打牌看電視所用。在文化禮堂外設置了健身路徑、燈光球場供村民健身使用。
二、創建歷程
除了建築設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建設思路及文字資料和實物的收集。為此,東海村成立了由村書記領導,村幹部及村內退休老教師組成的文化禮堂籌備工作辦公室,負責文化禮堂的總體規劃及五廊的文字內容。幾位退休老師嘔心瀝血,充分發揮了自己知識面廣、人脈寬的特點,撰寫收集了五廊需要的各種文字資料,開設了文化禮堂的博客,對外宣傳文化禮堂建設。另一方面,利用廣播、公告、網格管理員的現場宣傳等方式,向全體村民介紹文化禮堂是怎麼一回事,村民由不知情、不理解,變得主動來關心、支持這項工作。鄉風文明館里的各種實物很多都是由村民無償捐贈的,大大豐富了鄉風文明館的內容。
三、活動內容
文化禮堂建設完成後東海村充分利用文化禮堂的平台,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端午節時組織村民來禮堂觀看傳統戲曲,還為老人送上禮品和祝福。中秋節時,舉辦中秋戲迷聯誼會,吸引了眾多來自本村及周邊鄉鎮的戲曲愛好者登台演唱,給觀眾帶來了一場戲曲盛宴。重陽節時,慰問了村內的百歲老人,為她們梳洗、鋪床、洗腳。在平日,文化禮堂及鄉風文明館對外開放,吸引了村民的參觀,附海中學及附海小學還由老師帶領進行了參觀。每天都有專人定時播放各類電影、戲曲節目供村民觀看。
四、管理維護
文化禮堂的管理由村黨委副書記朱威迪負責,安排具體的人員進行管理維護。衛生方面,村委會雇傭專人對文化禮堂進行衛生清掃,重要活動或婚宴后的衛生另行請人打掃,保證禮堂的整潔衛生。日常的文化活動,包括戲曲電影的放映、老年活動室器材的管理等由村內的熱心人士完成,保證文化禮堂的正常使用。
五、創新特色
東海村的文化禮堂創建有兩大創新:第一個是鄉風文明館中的生活場景,重現了老一輩人居住的情況。請村裡的能工巧匠按風俗搭建了一個灶台,在廳堂里放置了村民捐贈的有80多年歷史的掛鐘、老的黑白電視、半導體等具有歷史意義的傢具,全面地展示了幾十年前老屋的樣子。第二個是三北講堂的建設,三北講堂是文化禮堂的必須項目,東海村在建設過程中儘力突出不同的特色。仿造古代私塾的風格,採購了一批古色古香的桌椅、窗帘、竹簡書法,設置了書法講台,將其打造成頗有古風的學堂式樣,營造一種文化熏陶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