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和爸爸一起遊覽了貴陽的地下公園——白龍洞。
地下公園門口的大石塊上,雕着“白龍洞”3個大字,兩旁是用玉石雕琢而成的兩條飛龍,潔白晶瑩,很有氣派。講解員說:這個洞是挖防空洞時發現的,周總理視察后建議進行整修,對外開放,現已成為我國著名的遊覽勝地。
走進洞口,我立即感到一陣涼意。開始一段是黑洞洞的,一個拐彎后,眼前一亮。啊,彩燈,好一派五彩繽紛的風光!原來,這裡是一個又高又大的岩洞,像一座十分寬敞的大廳,可容納幾千人開會。我邊看邊想,猛一抬頭,呀,哪來那麼多張牙舞爪的龍,在頭頂上滾動?看,這一條紫龍,瞪着兩顆黑寶石般的眼睛,張大着嘴巴,兩隻龍爪緊緊抓住另一條龍的尾巴,像是要把它吞吃掉。瞧,這一條青龍,正在呼嚕呼嚕地睡大覺呢!哦,那不是兩條白龍嗎?它們卻正在嬉戲玩鬧,情趣盎然,格外逗人喜愛。我想,這也許就是“白龍洞”命名的由來吧。看着這些姿態不同、色彩各異的龍,我彷彿來到了神話中的龍宮。
我們跟隨着講解員向洞的深處走去,裡面又是一番景象。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鐘乳,組成了一群群栩栩如生的塑像。有的像剛剛破土而出的竹筍,有的像倒掛着的北京鴨,有的像巨大的玉盤。最引人注目的要數“老鷹捉小雞”。一隻從高空俯衝下來的老鷹,彷彿在半空中盤旋了一會兒以後,猛地向小雞撲去。
轉了一個彎,又進一個洞。這裡的光景更加絢麗多彩。在燈光的照耀下,我發現一棵又高又大的“榕樹”,無數雪白的樹根,夾着茂密的枝條一直垂到地下。更有趣的是那些石柱,用手輕輕一敲,就會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那麼清脆,那麼悅耳。忽然,潺潺的流水聲吸引了我,原來這聲音來自一條地下河。河上架着一座“百步橋”。我特地去走了走,數了數。正好100步,真是名副其實的百步橋啊!過橋后,就到了出口處。我回頭望了望那些奇異的石鐘乳,依依不捨地出了洞。
大自然多麼奧妙啊!它用自己的神力,創造了無窮的奇景。這些奇景,只有在今天,才能煥發青春,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簡評】
小作者注意觀察,並且抓住了洞景的特徵來寫。寫“龍”,是全文的重點。文章描繪了“龍”的各種情態:紫龍之兇猛,青龍之疲乏,白龍之活潑……通過豐富的想象,將岩洞里靜止不動的岩石,寫成了活靈活現的“飛龍”。
其他景觀的描寫,也無不滲入了想象。不僅有了竹竿,北京烤鴨和玉盤,而且居然將石鐘乳想象成“老鷹捉小雞”。深邃的藍天上,蒼鷹浮於雲端,忽而“俯衝”,忽而“盤旋”,突然“猛地向小雞撲去”,把靜態的東西寫得栩栩如生。
有了想象之筆的點染,景色就會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