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端午節那天,哇、那飯菜的余香還掛在我的嘴邊,但是在今年飽餐節日大餐的同時卻讓我感受到還有一種精神食糧的味道。
端午節這天家裡很是熱鬧,每逢過年過節我的太姥姥都會來到我家吃飯,今年不同往年,這個餐桌上又多啦我們家遠在西藏回來探親的那位太老爺、我的二姨姥姥和小姨以及小姨家的小弟弟。面對着滿桌子的好吃的再看看這些人我有點急啦,哼!平時總不上餐桌的好吃的都讓他們吃啦咋辦啊,於是乎在飯前時一隻小手就慢慢的爬上了餐桌,一塊大雞翅剛走到“半路”就被一雙大手給“打劫”啦。原來是我親愛的姥爺,一種從未有過的慈厲的眼神不得不讓我撅着小嘴走開啦。姥姥炒好啦最後一道菜,所有人坐在餐桌前,終於開飯啦!我迫不及待的夾起我剛才“丟掉”的那塊大雞翅,張開大嘴巴啃上啦,嗯,真好吃!這時候我一眼看見我姥爺也夾起一塊大排骨,我暗暗想道:“還不讓我吃呢,看來姥爺比我還饞,(*^__^*) 嘻嘻……”咦?大排骨落到啦太姥姥的碗里,姥爺又忙着給一邊給太姥爺倒啤酒一邊招呼飯桌上的家人們吃好喝好。忙乎一頓飯也沒有看見姥爺自己吃多少好吃的,吃過飯姥爺就急忙忙趕去上班了。而我卻搶着吃啊,真香!
晚飯時候姥爺夾給我一塊香腸,說起白天的事,我真的感到自己很慚愧,尊老愛幼是我們青少年應該做的,在今天的四世同堂的餐桌上,我怎麼……我怎麼就不知道咋做呢,哎,正如姥爺所說我們是老孔家人的後代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遵循老祖宗的古訓做人。姥爺已年過六旬,沒有多少文化的姥爺不會講啥大道理就一句話:“看看咱家那些書里咋寫的,那些書你是不是白念啦!”在姥爺所謂的那些書就是我家珍藏的一些中華經典叢書,有《論語》的通譯版本,還有《蒙學經典》、《菜根譚》等等。拿起這本曾經在古代盛行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叢書《論語》,翻開的第一篇就是《學而篇》,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想想我中午的表現的確有些慚愧。又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者。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歟!”看到這,通讀一下譯文才知道這裡說的是有關《孝》的事情,
這時猛然想起來的確姥爺在我的記憶中每逢買點好吃的都會自己悄悄的給太姥姥送過一些,有時候還不顧自己一天的勞累還要幫太姥姥劈過木頭、拾過樹葉、打掃雪房子……我還真沒有當回事,還以為姥爺就是愛幹活,一休息就會難受呢。我的姥爺叫孔令培,算起來還是孔子的76代後代呢,這不由得讓我感到一種自豪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親愛的姥爺就是我最好的榜樣 !我們都是父母所生,從點滴做起,愛父母才會愛他人,總聽見有百善孝為先的話,還真不知道咋回事,這回我明白啦 ,姥爺雖然沒有多高文化但是嘴裡老叨咕的總是“仁、義、禮、智、信”這5個字,這不僅是我們老孔家人做人的標準,也是全世界人衡量做人的尺度。我們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主人,從小做起,明事理,講道德,從小就走在仁愛的正路上,長大才會成為棟樑之才。
一零年的端午節是我成長路上盛開的那朵鮮花。記得有書中寫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些經典中華讀本帶我走進知識的殿堂,為我鋪就一條繽紛多彩的鮮花之路,讓我在花香中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