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是坐落在河西走廊的一顆明珠,南臨祁連山,北靠合黎山,物華天寶,土地肥茂,水草豐富,有“塞上江南”的美稱,“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高台當江南”是對高台的真實寫照。祁連松柏千古雋秀,黑河清波萬古流芳,為紀念紅西路軍在高台浴血奮戰的悲壯歷史,朱德總司令親自為烈士陵園題名為“高台烈士陵園”,為高台帶來了無限榮光。已故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葉劍英同志也曾在《西遊雜詠·高台》一詩中留下了“懸眼城樓驚世換,高台為你着榮光”的佳句。高台一中——我親愛的母校,就孕育在高台這片紅色熱土上,歷經六十二年風雨歷程,風采依然如故。
一場濛濛細雨,使高台縣第一中學如茵的綠草賞心悅目,小徑邊的垂柳婀娜婆娑。在這個有着3200多名高中學生的校園裡,聽到的是文明禮貌的對話聲,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教學場面。一中是一個佔地面積110畝,綠化面積11380平方米,硬化面積14210平方米,建築面積29120平方米,圖書、閱覽室、電教室、實驗室均達到一類標準的信息化花園式學校。
身為正在一中就讀的學子,我感到無限光榮與自豪,是“文明嚴謹,求實奮發”信仰、原則和“以人為本,注重發展”的辦學理念,讓我帶着一份敬慕踏進了一中的校園,在接近兩年緊張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奮進、和諧、嚴肅、活潑的良好校風,也感受到了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的每一位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和關愛之情。
回首望去,親愛的母校啊,您一路坎坷,一路輕歌,六十二年杏壇風雨,沐浴錦繡春暉,造就英才輩輩。遙想一九四五年九月,一群有志之士,白手起家,創業維艱,滋蘭樹慧,丹心一片,才有了今天的高台一中。您曾在歷史的長河裡幾經沉浮,您也曾在改革的浪潮前迷惘猶豫,但無論如何,您屹立在高台這片熱土上,始終沒有迷失前進的方向,毅然決然地順應着教學改革的春風,在兩萬多個日日夜夜裡,帶着堅信,走過了艱難與滄桑,走出了六十二年的燦爛與輝煌,當八千多名學子已經圓夢大學校園的時刻,當又一批學子敲響崇文樓“吉祥如意”鍾、跨過“狀元橋”、騎上“狀元馬”的時刻,十幾萬高台民眾見證了母校教學又一次改革的豐碩成果。如今,當我們走進鄉村的每一個角落,議論最多的是高台一中的長足發展,讚歎最多的是高台一中的繁榮昌盛,專註最多的是高台一中每年的狀元學子,這些無不體現着高台人民對教育事業的殷切期望。
作為母校的一員學子,在高台一中這個大家庭里,我感受着母校溫暖的陽光,徜徉着知識的海洋,回味着校園走過的每一個角落,真想為母校唱一首抒情的歌、寫一首抒情的詩。在歌中、在詩中,寫上我們學子的堅信,在每一位老師的辛勤努力下,在每一位學子的茁壯成長中,高台一中會在感恩教育中,輸送出一批批感恩的學子,為高台實現跨越發展共同續寫這永久的輝煌。
高三:王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