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池越冬的海鷗,1985年開始,有一部分飛到了昆明市區來覓食。
據說,從此,在海鷗來昆明覓食的日子裡,吳慶恆老人幾乎天天都步行十幾里路趕來喂海鷗,風雨無阻。直到1995年他病逝。
吳慶恆老人,不過是昆明化工廠的一個退休工人,1995年才拿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資,他憑什麼來“自費”餵養到“公眾場所”覓食的、野生動物的海鷗?
據說,吳慶恆老人自奉微薄,除了吸當時兩毛錢一盒的劣質煙,他沒有嗜好,就只“嗜好”來餵養和親近海鷗。
據說,現在昆明人餵食海鷗的方法——把餅乾麵包掰成碎片,擺放在翠湖畔的欄杆上——就是吳慶恆老人率先採用的:老人認為,把食物丟到湖水裡讓海鷗吃,那湖水有污染,可能導致海鷗得病,因而要讓海鷗吃上乾淨的食物。
據說,老人不但餵食,還和海鷗們喋喋不休地談話;而那被餵食的海鷗,也“認識”吳慶恆老人了。老人給其中的一些還取了名,一叫,那被叫的海鷗就會飛來老人身邊
海鷗到昆明覓食的日子裡,吳慶恆每晚在工廠食堂吃一份簡單飯菜;然後就撿拾別人不吃了的饅頭,再配以自己買來的雞蛋、麵粉,製作成“海鷗餅乾”,第二天拿去給海鷗餵食。
據說,吳慶恆病逝后,人們清點他的遺物,“最值錢的”家當,居然只有六個雞蛋,而那是他準備製作“海鷗餅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