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因眾多的泉水而得名,大小七十二泉遍布在濟南的城市,而趵突泉是位居“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名泉”。追溯其源頭是在濟水的發源地王屋山的太乙池,而太乙池的池水至今不竭。蒲松齡在《趵突泉賦》就說:“濼水之源,發自王屋;為濟為滎,時見時伏;下至稷門,匯為巨瀆;穿城繞郭,洶洶相續。”較早的記載也在酈道元的《水經注》:“泉源上奮水涌若輪,突出雪濤數尺,聲如隱雷。”而《歷城縣誌》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隱雷,冬夏如一。”歷代文人對此讚美不絕。 元好問描繪的“且向波間看玉塔”;趙孟頫比之為“平地湧出白玉壺”;何紹基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真是絕妙的描述。《老殘遊記》中亦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而蒲松齡則更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自此,趵突泉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游濟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與“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相同。
“趵突”一名最早就出現在宋代著名文學家曾鞏的詩文之中。之前則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趵突泉水分三股,晝夜噴涌,水盛時高達數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出任濟南太守時遊歷至此,為其定名為“趵突泉”,取“趵突”一詞真是絕妙。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他曾寫過一首《趵突泉》的律詩:“一派遙從玉水分, 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常早, 潤澤春茶味更真。已覺路旁行似鑒, 最憐沙際涌如輪。曾城齊魯封疆會, 況托娥英詫世人。”康熙皇帝南遊時,亦曾觀賞了趵突泉,興奮之餘題了“激湍”兩個大字,並封其為“天下第一泉”。
走進趵突泉公園大門,頓感一股清新之氣,蔥鬱的樹木奇異的石,彎彎的溪流涓涓的淌。在腳下均是流淌的泉水,沿着彎曲的石溝流入河道,隨處所見的水潭裡,一股股氣泡慢慢的浮上水面,暈開一朵朵小花。那天已是深秋的季節,早晨的氣候還是有點陰冷,小道上稀落的樹葉,略感蕭瑟的氣氛,泉水化開的氣泡中似乎有了一股淡淡的蒸騰之氣,彌散在空氣里,感覺到有些許甘甜之味直透心脾,也就不會感到冷寞了,姑且隨着遊園的感覺前行了。
公園內泉水眾多,能叫上名的就有好幾十個。著名的有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卧牛泉、皇華泉、柳絮泉、老金線泉、洗缽泉、尚志泉、螺絲泉、滿井泉、無憂泉、白雲泉、望水泉、東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龍池泉、白龍灣等,而趵突泉是泉群之首。遍布各處的泉眼大多均在冒泡,有的就在路邊的石縫處,有的被圍成壇,多數是在一方水潭裡,或大或小的噴涌着似拳頭般大小的水柱,涓涓的順着彎曲的溝渠流向邊上的小河。
趵突泉無疑是公園內的主景,泉池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米,泉分三股湧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塊砌石,隨池形均有扶欄,還有突出的亭子,可憑欄近距離俯視池內三泉噴涌的奇景。若靠近池邊俯視,一泓碧水,清如明鏡;三泉涌濤,噴雪濺玉;勢如鼎沸,聲若雷鳴;水草裊裊,魚翔淺底;綠葉紅鱗,輝映其間。趵突泉水從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湧出,其最大涌量達到24萬立方米一日,出露標高可達26米多,水清澈見底,池內鵝卵石清晰可見,水質清醇甘洌,隨風飄灑而來的水霧,確有甘甜之味。泉水經檢測,均符合國家飲用水的標準,可直接飲用無虞。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度左右,若在嚴冬水面上可見水氣裊裊,像一層薄薄的煙霧蒸騰而上,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樑畫棟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當地人稱之為“雲蒸霧潤”。站在池邊護欄,池中三股突突向上噴涌的泉水,呈三點式,落在清澈的水面,翻起的層層浪花四散漫延。“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嘗吼半空雷。”突出了趵突泉泉水的全貌。
圍繞池水周邊,名人遺迹遍布,各處有名的泉邊均有石碑題寫着泉名,樓閣上有以及依古人的名句轉化而題寫的匾額,均散發著文化的光輝。在趵突泉邊的一塊石碑上的“急湍”是乾隆遊園時的御筆,南大門上“趵突泉”的藍底金字因是乾隆所題而被人譽為中國園林“第一門”。池邊的另一塊石碑上的呈墨綠色的“第一泉”題字,為清同治年間的王鍾霖的手跡。還有其它眾多的古迹在遊園時皆可看到。
在趵突泉北是宋代建築“濼源堂”,是公園內的經典建築,這是一組三進的建築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舊址,金元以後改為呂祖廟,曾供奉着宋代以後逐漸流行的道教新神呂洞賓。曾鞏任齊州太守時,在濼水建二堂,南堂臨濼水之源,故稱“濼源堂”。北堂南對歷山,曰“歷山堂”。在濼源堂院落的牆壁上嵌着明清以來的文人石刻,其中有心學大師、陽明學派的開創者王守仁的手跡。廳堂高大寬敞,擺設富麗堂皇,堂廳兩旁楹柱上懸挂的就是那幅“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的對聯。
在泉的西南邊的另一建築是明代的“觀瀾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書“趵突泉”三字,係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寫。“觀瀾”二字,取《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之意。該亭原為四面長亭,半封閉式,形制考究,是最近距離觀泉之所在,為歷代文人稱頌。唐宋八大家之蘇轍在任齊洲掌書記時,對濟南名勝古迹詠吟甚多,其中有一詩云:“連山帶郭走平川,伏澗潛流發湧泉。洶洶秋聲明月夜,蓬蓬曉氣欲晴天。誰家鵝鴨橫波去,日暮牛羊飲道邊。滓穢未能妨潔凈,孤高每到一依然。”觀瀾橋則在趵突泉西側,位於娥英祠、通濼園之間。橋寬3米,長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風格建造。站在橋上是觀賞趵突泉水噴涌的最佳位置,所以稱“觀瀾橋”。
若坐在望鶴亭內品茶,可遍觀趵突泉全景。清代文人施閏章曾寫詩歌曰:“仰而見山之青,俯而見泉之潔,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潛蛟出蟄兮,飛虹蜿蜒”。由此可見,這個地方在當時已是極目遠眺,俯首凝視,觀賞領略遠近山水之美的絕妙境地。
池東的來鶴橋原為木橋,南北縱向,明萬曆年間歷城知府張鶴鳴始建,數百年來由於木質不易長久保存,現在所看到的是後來改建的平板石橋。在橋體兩側設置有雕刻精美的雕花石欄。橋的南端還聳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樓,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飾吻獸。橫額上有“洞天福地”、“蓬山舊跡”字樣。陳舊的字跡均顯現出歷史的悠遠與蘊厚。
廣會橋則在觀瀾橋北,此橋建於明朝,橋南牆壁上嵌有同治四年的《重修廣會橋碑記》,文中有“濟南一名大板橋,橋南數千米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與北水會,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漲發,奔騰澎湃”,較為詳細的記載了其歷史。
若是有雅興在遊園之餘欣賞碑帖書法者,可到娥英祠。三大殿院內的花格透牆上,鑲嵌着30餘方石刻,是歷代名人的佳作詩篇,多種書體風格是學習臨摹名人碑帖書法難得遇到的場所。特別是院內的這尊罕見的“雙御碑”,記載了康熙三臨、乾隆二臨趵突泉的題詞詩文,標示了趵突泉的地位。位於園東門口的勝景坊,其高7.5米,柱間寬9.2米,兩側懸挑各1.5米,造型為“四柱三間衝天挑擔式”。顏額磨光花崗石上刻有“趵突勝景”、“觀瀾知源”八個凹形鎏金大字,是書法家武中奇、蔣維崧題書手跡。此類題書匾額在公園內隨處可見,確實是給書法愛好者以莫大的享受。
沿着蜿蜒的石板道往南徐行,便看到有一座玲瓏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迎面矗立。這座太湖石,名叫龜石,是元代散曲家張養浩在北園別墅的遺物。據考,當時雲庄中有秀石10塊,稱為“十友”,其中,龍、鳳、龜、麟四大靈石尤為著名。到了明代以後分移到濟南城中的皇亭、孔廟及趵突泉等地。現在僅存的只有在趵突泉內的這一龜石了。這座太湖石,高近4米,重約8噸。該石挺拔露骨,石姿優美,紋理自然,多空竅,筋絡明顯,多凹凸,具有太湖石精品中的“皺、瘦、透、漏”的特點。
在公園內主要還是欣賞以眾多的泉水,散布在趵突泉的周邊,當你從這塊石跳到那塊石上,腳下均是潺潺的流水,池內有不同大小的氣泡從池底冒出,逐漸浮上水面,有的如雀蛋大小,有的如一串串的珍珠,有的細碎的如沙子,晝夜不停的從池底下冒出,此種奇景也只有在趵突泉公園內才可見到。
金線泉位於趵突泉東北側,尚志堂與魚展館之間。泉池呈長方形,原長13米,寬6米多。由於水面有一條游移飄動的水線波紋,映日凝望,宛如一條金光閃閃的金線浮於水面,故而得名。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並稱為濟南四大名泉。“金線”的形成,是由於兩岸泉水相對涌流,流勢均衡。當太陽照射到池底,平靜的水面上,就會顯示出一條聚成的水線,金光閃亮,象遊絲一般,忽隱忽現,隨波蕩漾,蜿蜒多變,現在已不太容易看到了,給遊人帶來些許的遺憾。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作了極為生動的描述:“石甃方池,廣袤丈余,泉亂髮其下,東注城濠中。澄澈見底,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則線紋遠去。或以杖亂之,則線輒不見,水止如故,天陰亦不見。”可見就是在古代也不是常能看得到的。
漱玉泉是在濟南的“七十二名泉”中比較有名的。位於公園內李清照紀念堂南側,屬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詞源於《世說新語-排調》中的“漱石枕流”。泉池呈長方形,四周圍以漢白玉欄杆。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層疊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聲,注入螺絲泉池中。明代詩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間瀑飛經瓊,靜日如聞漱玉聲”的贊語。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傳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這位詞人的故居也就在此稱為“漱玉堂”了。故居內陳列展示了李清照能收集到的生平事迹,以及她的詞作,是緬懷紀念這位傳奇人物,追述她的人生軌跡的最佳場所。紀念堂兩旁是郭沫若先生寫的對聯。上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寫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聯“金石錄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後主遺風”是對其詞作成就的讚揚,掛在門廳內的匾額“一代詞人”也是郭沫若的手書。
“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柳絮泉則在李清照紀念堂之南,漱玉泉東側,也屬於趵突泉的泉群。“柳絮泉,在今線泉東南角,泉沫紛繁,如絮飛舞”,故名“柳絮”。泉池四周垂柳成蔭,春日,岸上柳絮揚揚飛舞,水中泉沫翻動如絮,泉水與垂柳相映成趣。明晏璧曾賦詩曰:“金線池邊楊柳青,泉分石竇曉冷冷。東風三月飄香絮,一夜隨波化綠萍。”正是對此景色最恰到的贊詠。
趵突泉公園除了隨處可見的泉水,還有其幽雅的環境,曲里拐彎流動的泉水,古木參天覆蓋的場地,楊柳依依臨水的小溪,日影透過婆娑搖曳的樹隙,投影在草地和池面,與冒出的泉水交相輝映,帶來了生命的靈動。清澈的泉水雖然流淌在溝渠進入河道,同時也在遊人的心裡淌過絲絲清涼,就是在炎炎的夏日也會感覺是涼爽倍至,而使身心愉悅的愜意。
遊興未盡時另外二處附院也不可錯過了,雖說是在近年開闢的展示場所,可清新怡人的環境,精心獨到的設置,在遊園之餘可放鬆心情,欣賞學習名人的書畫藝術。滄園,原名叫“勺滄園”,取“滄海一勺”之意。這裡原是明代著名詩人“后七子”之一李攀龍的讀書處。現在經過修繕后的滄園是三廳一圍廊,兩個跨院,流溪隨園,樓閣玲瓏,雕樑畫棟,彩漆紛呈,院中培植了多種名花異木的盆景,形成獨具特色的庭院風格。有一株“泰山松”,蒼勁、雄偉,氣勢奔放,樹齡在150年以上,是難得一見的具有齊魯風格的樹樁盆景。園內的大型山石盆景,造型自然,點綴以羅漢松,紅葉,黑松等樹樁植物,給人以一種清新自然的美感。
萬竹園則在公園的西鄰,環境清幽,景色宜人,以多品種的翠竹點綴其間,風過處萬竹搖動,舞出萬千風姿。園內還有望水、白雲、東高等名泉,是一種獨具風格的私人庭院風格。此園始建於元代,曾易名為“通樂園”。於1986年改設成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在各個室中共陳列眾多的字畫、文物,三院成品字形排列,花園充分利用泉池、溪流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修建樓、堂、亭、閣,曲廊環繞,院院相連,設計精巧,布局合理、開合有度、高低有序、明暗相間,流連於此彷彿置身在了藝術的殿堂。
濟南在歷史上名人輩出,齊魯大地文化積澱豐厚,在趵突泉公園內已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歷代名人在名勝古迹上的題詠,更使趵突泉注入了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給有心於此的遊人帶來的豈止是身心的享受,更是體現在對先人的敬仰,同樣也會給自己是一種無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