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歲月隨筆>信無則棄

信無則棄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信無則棄

  夏延民

  新聞最重要的屬性之一就是“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信如新聞之魂,如果一篇新聞沒有了誠信,那麼新聞也就成了行屍走肉,很難打動新聞消費者,久之,總是產生如此新聞的媒體也就成了被人見厭的棄兒。訂閱一份報紙,選擇的理由就是信任,是覺得有資訊可讀,有真相可以了解。如果一家媒體,一版說神話,二版說鬼話,三版說夢話,四版說廢話,那麼這樣的媒體,就是靠攤派發行,也是宋丹丹小品段子般的笑料,全部便宜了村頭旱廁的急需者。

  一家媒體的公信力,來自於新聞從業者的綜合素養,來自於新聞價值觀,來自於良知,來自於職業精神。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新聞工作者必須要有擔當,要主動樹立為百姓代言的意願,要有窮究真相的勇氣。如此,才能為百姓撥開雲霧見青天。才能贏得新聞消費者的信任,贏得新聞消費者的選擇。

  公信力媒體應該具有自由之精神,要對真相有近乎偏執的愛好,要勇於探索新聞背後的故事,用新聞告訴讀者什麼是公信力,什麼是新聞的魅力。不能在利益面前,權勢面前,當文奴般的軟骨頭,打手般的惡棍,助紂為虐的幫凶。要敢于堅持新聞的正義性,在中立的敘述當中,讓消費者在真相面前得出自己的結論。而不是靠引導,讓消費者自覺跟隨媒體的觀點,這樣做當然有好處,可以迅速形成輿論,不利的因素就是,容易養成一群偏執狂,應聲蟲,久而久之讓新聞變成了軟文,看上去連廣告的公信力都沒有。

  某些媒體喜歡講神話,說鬼話,編夢話,排廢話。這些話都不是人話,所以話久了,難免穿幫,於是就被明白過來的人疑惑,甚至是扒出真相。一個無人話的故事,用新聞語言說出來,只能蒙蔽一時,久了,穿幫了,比不話還糟,成了騙子的代名詞,看得人當笑話,不看的人當廢紙。寫得不少下功夫,卻在人們接二連三的詰問中,成了一個光屁股上樹的猴子,紅屁股骯髒而且令人不忍目睹。

  媒體無信則不立。沒有誠信的媒體等同於軟文廣告。所以只能淪落到與電線杆子治療隱疾的小廣告一個層次,相之也就沒有了讀者市場。很難相信,這樣的媒體,如果沒有發行政策的支撐,還有沒有發行量。媒體要把公信力當成道德來看,媒體的道德底線就是誠信。有了誠信才有了公信。媒體要想贏得讀者的青睞,只有這一條陽光大道,其餘所有手段,只不過就是偉哥的作用,營造的虛幻越靚麗,最終的結果越悲慘。

  神話、鬼話不能說,夢話、廢話不要講,這是媒體樹立公信力的前提。媒體人要有推動新聞誠信和真實的主動性,要有主動追尋新聞真相的勇氣和能力,任何一家媒體,如果定位的不是信,而是“四話”語境,靠胡說八道當家,那麼就只能營造資訊“泡沫”,人人厭之,人人棄之。最後“信”徹底破產,只相信標點是真的,連字都不會贏得讀者信任。筆者以為,哪怕為了環境保護,都應該堅決的讓這樣的媒體退出市場。

  某些媒體到了考慮如何構建公信力的時候了,不能再在虛幻的權力幻影下,繼續構造欺騙的天堂。一旦被讀者認清,那個虛幻的泡沫天堂,就是營造者的地獄。人鄙則遠之,信無則棄之。信則生,失信則亡。記錄真相才能贏得尊嚴,公信天下才能和諧永遠。某些媒體就從信的abc開始,學着寫真實的資訊,試着寫信的消息,樹立作為媒體的尊嚴和道德,用良知贏得讀者,用誠信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