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
記得少年時代,我家和上海市郊農村的許多農戶一樣,每年都要養一兩隻羊。羊廄就在柴房的角落裡。每天放學后,和鄰居小夥伴們一起,牽着羊到田野里吃草。小羊一到野外,興高采烈,騰躍撒歡,一邊“哞、哞”歡叫,一邊貪婪地啃吃着田徑邊、小河旁鮮嫩的青草。
待到小羊吃飽了,我們就背起剛割的一捆嫩草,踏着落日餘輝,匆匆回家。第二天早晨上學前,端一小盆清水放到羊廄里,抓一把青草扔在小羊身旁,讓它喝水、吃草。眼看着惹人喜愛的小羊一天天長大,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等到小羊長得膘肥體壯時,母親就將它牽到小鎮上買掉了。那天放學回家,到柴房一看,羊不見了,傷心得哭了起來。母親見了,安慰我說:“別難過了,過兩天再買只小羊回來。”
養了幾年羊,卻從未吃過一口羊肉,不知道羊肉是啥味道。一直到六十年代支邊去新疆后,才有機會品嘗到鮮嫩可口的羊肉美味。尤其是用大尾羊的羊肉做成的抓飯、薄皮包子、烤羊肉串、清燉羊肉、涮羊肉、烤全羊等飯菜,實在令人嘴饞,百吃不厭,永遠也吃不夠。
六十年代,我在新疆生產兵團農四師工程處木工廠工作時,有一次乘馬車去處部開會,經過邊陲花城伊寧市斯大林大街時,驚喜地看到有人騎着馬,趕着一群羊在街道上緩緩行走。這是我生平笫一次看到那麼多羊擠在一起趕路,而且在城市的大街上。這種奇特有趣的情景在上海是很難看得到的。
趕車師傅告訴我,這是郊農牧民將羊群趕到屠宰場去。羊群似乎預料到將被趕去屠殺的命運,“咩咩”地哀叫着,在牧羊人鞅子的驅趕下,被迫無奈地跟着頭羊一步步挪動着,走向死亡之路。望着漸漸遠去的、可憐的羊群,心中悲喜交集。悲的是溫順的羊群將被集體屠宰,喜的是伊寧市民又能買到羊肉吃了。
七十年代,我調到新疆人民廣播電台伊犁記者站當駐站記者后,多次到鞏乃斯草原採訪,親眼看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麗圖畫。騎在馬背上,放眼望去,遠處的羊群如同片片白雲,在茫茫碧波中緩緩浮動,又像一塊塊雪白的毛毯,點綴在綠茵茵的遼闊草地上。
夕陽西下,年輕的哈薩克牧民將羊群趕進干打壘羊廄里。羊兒就像孩子見到父母似地一起擁到他身邊。有的抬起頭來驚奇地瞧着我這個不速之客,有的靦腆地低着頭,好像在尋找什麼,有的在夥伴身旁擠來擠去,活像一個個小淘氣鬼。
牧民指着那隻強壯的大公羊介紹說;“羊的本性就是後面的羊跟着前面的羊,而前面的羊一定緊跟頭羊,不論走到哪裡都是這樣。只要頭羊首先勇敢地跳過一條溝,後面的羊群會一隻跟着一隻大膽地跳過去。所以,只要有好的領頭羊,再大的暴風雪也不怕,再艱險的山路也能闖過去。”
在新疆農村牧區,主要放牧綿羊和山羊,重點推廣發展品種優良的新疆細毛羊。據說在天山深處,還有一種盤羊,俗稱大頭羊,吃飽喝足后,爬到20多米高的懸崖頂上,在頭羊的帶領下,一隻跟着一隻,頭向下從懸崖上往下跳,看上去好像是在集體自殺。然後,一起爬到懸崖頂上,又一隻只跳下去,如此循環反覆多次。原來它們在鍛煉跳躍本領。由於盤羊脖頸粗壯,雙角大而多旋,所以頭部着地時不易受傷。正是依靠這種本領,在頭羊的帶領和護衛下,它們常常逃脫雪豹和惡狼的襲擊。令人遺憾的是,在一些人的瘋狂濫獵、野蠻捕殺下,盤羊群越來越稀少,成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