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芒種”節氣,農諺說:“芒種忙,三、兩場”,此時正是中原“三夏”農事最繁忙的季節。
農民們正在夜以繼日地勞作着,恨不得每天把時間和人都撕成八瓣兒來使喚。田野里,麥浪滾滾,人歡馬叫,人們以最快的速度,收穫着一冬一春孕育而成的果實、播種着夏天黃金般的種子、耕耘着春天栽植下的秧苗、管理着秋天豐收的希望。
首先是“夏收”,也是“三夏”最繁重的任務。自從農村實行“大包干”家庭聯產責任制30多年以來,夏糧總產佔全年總產的60%以上,保證夏糧大豐收無論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都將是全年糧食生產,乃至“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業是基,糧食是本”。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夏季小麥吃全年,秋季豐收好花錢”是廣大農村農民生活的現實寫照!所以,夏糧豐產豐收、顆粒歸倉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每逢“夏收”時節,各地人力、畜力、物力、財力一起上,互幫互助、爭日搶時打殲滅戰。黨和政府也會牽頭,讓農業農機等部門打破區域界線,組織大型聯合收割機全國會戰:農機手千里沃野,轉戰南北,日以繼夜、協同作戰,農業機械化的巨大作用發揮到極致!過去麥收、打場需時半月甚至一月,現在最多一星期,場光地凈,顆粒歸倉,時代真的進步快啊,農民們豐收的喜悅啊甭提啦,由衷地感謝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
其次是“夏種”。農諺云:“春爭日,夏爭時”,關鍵是突出一個“搶”字。在中原地區,搶種的大宗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大豆、水稻及小雜糧,大宗經濟作物主要是花生、芝麻、棉花、藥材等。麥收時節,往往會下大雨,有的年份也會陰雨連綿,或者只下小雨,所以,夏收過後必須立即搶種秋季作物,這關係著農民的全年錢袋子的大問題。只有趁墒搶種,保證一出全苗,才能為下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過去由於全靠人力畜力,天不作美 的話,“夏種”需半月到20天時間,現在,機械化程度提高了,一周時間就可搞定,還能保證播種質量。
再之是“夏管”。農諺說,“三分種,七分管”。種是基礎,管是關鍵。“管”,主要是搞好田間管理。搶時種下的莊稼要耕耘除草、剔苗間苗、施肥澆水、整枝打杈,環環相扣,馬虎不得。“只有一分辛勤耕耘,才能換來一分收穫”。不是嗎?你看:在繁忙的夏季,農民們頭頂着烈日,腳踩着爛泥,肩扛着鋤頭,揮灑着汗水,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在廣闊的田野里,在山腳的土塊里,他們不管是颳風下雨,天陰天晴,還是日日夜夜,祖祖輩輩,像呵護自己的孩子們那樣,精心地侍候着莊稼苗兒。個個念想着,到秋季五穀豐登,家家都有個好收成;人人期盼着,到秋季碩果累累,戶戶都過上個好日子!
由此可見,我國流傳至今幾千年的二十四節氣歌是很科學的,這裡我不妨再贅述如下:“春(立春)雨(雨水)驚(驚蟄)春(春分)清(清明)谷(穀雨)天, 夏(立夏)滿(小滿)芒(芒種)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連, 秋(立秋)處(處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寒)大寒, 上半年六(每月6日)、廿一(每月21日),下半年八(每月8日)、廿三(每月23日), 最多不差一、兩天(指陽曆)。”而今日所云“芒種”,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按農時四季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獨特的意義,當前,對農村工作農業生產農民生活仍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此文旨在告訴世人不能忘記幾千年老祖宗留下來的傳家寶,明確每個“節氣”的意義,珍惜大好時光,抓住並充分利用好農時節令,為“三農”服務,為國家早日建成小康社會而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