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近日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總是縈繞在腦海,許是合了近來的思緒和情懷,擬或是那份無以言說的、深藏在心底的凝望和期待。隨着歲月的荏苒和蜿蜒,漸漸的對此詩有了更深層次的一份解讀和釋意。喜歡這首詩的意境,深意和朦朧,那種情懷、思念、期待、遐想和追憶隨着歲月的延伸,愈加的彌久馨香了。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簡短的四句詩,二十八個字包含了無限的內涵,深深的概括了那份相思的情懷和朦朧的思緒,更有無奈的寄託和深深的期望。雖為思念詩,縱觀全詩卻不着一個情字和思字,更沒有纏綿曖昧的字眼,非常的莊重,純凈、厚摯而深沉。這種深沉的情懷,唯美而幽遠!非常的令人推崇,給讀者以別樣的情懷和遐想!·····
夜已很深了,一連幾天,窗外秋雨連綿,喜歡夜裡細雨中清新的空氣,輕輕的拉開窗子,讓夜風吹拂,偶爾斷續的傳來蛩蟲的婉轉的低鳴,落地的簾帷在風中美麗瀟洒的飄逸着,風情萬種,依稀月宮裡嫦娥淡雅清馨的裙袂,幽雅而迷朦。隨着颱風天兔在沿海登陸,早晚的天氣變化很大,樹上的葉子在寒風中搖曳,稀疏了很多,無眠的我不禁對遠方的人兒更多了一份掂念和思念!更有一份不舍和眷戀,就這樣任思緒氤氳着、翱遊着、纏綿着、升騰着·····任“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憐香惜玉的情愫縈繞在我的心頭!·····
喜歡雨夜,一個人獨對檯燈,素箋芳墨,清花玉筆,思緒綿綿······於輕嘆中品讀《夜雨寄北》中的深意和那份別具的情懷,漸漸的品味出無題中詩人彷彿並不是單純的從字面上來講述“君問歸期未有期”那麽簡單,而是藉此表達另一種無奈和現實的不可改變!“期”是人定的嗎?我更覺的很多“期”和事都來自天意,都是天意而為!然後說“巴山夜雨漲秋池”,婉約含蓄的借自然中的客觀事物說明身不由己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從而進一步告知和闡述了事情的原因。希望是存在的,等待是長久的,愈久才更加的醇香!彌足珍貴!
接下來詩人寫到“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我想詩人那時一定是獨對西窗殘燭,和我一樣在一個秋雨綿綿的深夜裡在心中久久的凝望着遙遠的遠方,默默的懷着深深的思念和期盼,用無聲的心聲來表達那份經久的摯意和深沉的愛戀!輕嘆是不經的,那種深深的心有靈犀,血脈相融之情又怎是片言隻語所能表達!詩人在最後的一句中的詩意隱含着無盡的愛意和眷戀,那種相期早已深鍥心扉!依稀在說:你在遠方想念着我,我也在遠方思念着你,讓我們在夜雨綿綿的時分,彼此遙望,彼此對語,好好的珍重!說不盡的掂念!說不盡的囑託!為了心中的夢!好好珍重!永結連理!共期西窗!······
天高雲淡峰連綿,依稀橙黃又眼前。層巒疊障望不盡,寄意清風拂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