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
“知白守黑”出自《老子》,原文是“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對於“知白守黑”,古往今來,其說不一,有理解為“處世之道,要明白是非與對錯的”;有理解為“做人要外裝愚鈍,內懷聰敏的”;還有的理解為“大智若愚,逃避現實的”。我對“知白守黑”的另一番理解是,一個人對白天與黑夜的認知、對明處與暗處的守望。
世間萬物,都在白天的陽光下所作所為,誰也逃不出“群眾的眼睛”,包括看得見而不能言語的禽獸,所以,有的不良之人為非作歹時害怕被人看見而不避禽獸目光,其實,那一時、那一刻,已經把自己混同於禽獸了。
話題說遠了,咱把話拉回來。身在黑夜或暗處,是否也能像身處白天與明處一樣,堂堂正正做人呢?古人講做人要“慎獨”,就是說,與眾人相處時守紀律、講法規,不做有悖常理的事,自己獨處一隅時,也不傷天害理。言行不一、為臟為盜者,白天道貌岸然,私下裡或者獨自一人握權柄、操法度時,便離開了人道的視野,傾斜了公正的天平,逃避了法紀的約束,違法亂紀,恣意妄為,世人將其稱之為“白天是人,夜裡是鬼”。
在明處好做人,在暗處做人難。大白天也有暗處時,如聽差到街上購買公物,一元錢的東西,報銷兩元沒有?受託到外地辦理財物,一元錢的花銷,寫成兩元沒有?公款消費買單結賬,百元的吃喝,結算千元沒有?單位員工辦福利,一人一份,自己多拿,懷揣腰掖沒有?
白與黑、明與暗,也是真與假,對與錯。商家兜售商品,明碼標價,商品在明處,價格在暗處,但是,不一定表裡如一,一元錢成本的東西,興許買兩元錢甚至更多,所以,良心與公德要求商家的商品要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恪守商業道德。官員晉級進階的學歷文憑,證件在明處,真與假在暗處,文憑興許是假的,學歷可能是偽造的。男女投緣,結為夫妻,雙方共處在明處,單一在外是暗處。有的人背着配偶養二奶,還恬不知恥地自詡為“家裡紅旗不倒,外頭彩旗飄飄”,相識相愛時的海誓山盟,變成了兌換敗壞的前期投資。
知白守黑,關鍵在於“知白”。生活在陽光下,言行之中,好與壞,對與錯,美與丑,善與惡,要清楚明白,不然的話,“守黑”就很難守得住。能夠辨別好與壞,對與錯,美與丑,善與惡,要知道知恥知懼知止。因為“人無完人”,做了錯事能夠及時改正就好,就怕不知恥辱、不知恐懼,明知在做錯事,仍然死不改悔,繼續向深淵走去。知恥、知懼、知止,要有高尚的人性文化與道德良心。
雙方協約,一張白紙,簽了字、畫了押,成了某種契約與合同以後,不僅僅承諾了償還兌現期限,一個人的誠信、道德和人格統統包括這“白紙黑字”裡邊了。在這裡“知白守黑”,就是信守承諾、信守人格與道德,不能夠因為某種原因而使自己的誠信度、人格與名譽受到任何玷污與損害。
人生最大的悲哀在於,知“白”而守不住“黑”。那些身居高位的貪官,哪個是傻子瘋子?倘若他們當初沒有文化知識、沒有工作水平、沒有專業能力,即便是有社會背景支撐,也不可能當那麼大的官。他們之所以在台上振振有詞、條理清晰地講法律,講道德,說明他們對法律,對道德是明白的。明知故犯,把自己當成了垃圾而遠離人文歷史,那就真的成了傻子和瘋子了。
理智和理性與人生每一刻同行同在,“知白守黑”,是人生大智慧、大聰明。“知白守白”,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立世準則,例如,人到老年頭髮白了,按理說,不是演戲(裝瘋)需要,就不應當將其染黑,以假亂真,滿足虛榮。白髮染黑,增加費用是小,有害健康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