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寫物散文>文林橋

文林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在那以水上交通為主的年代里,直塘河即使抵不上現代的高速公路,也和省道公路差不多重要了,櫓聲帆影,川流不息。直塘河方便了大多數,但也阻礙了小部分,她把土地分割成了此岸和彼岸,阻斷了河兩邊人的思念。於時,茂墅東首,一座小木橋出現了,究竟在什麼年代建的,誰建的,已無考證。現代人做慈善中只是一種手段,以功利為終極目標,古人做慈善就以慈善為終極目標,不知哪個鄉紳捐資造了橋連橋名也沒起一個?或許有,不過被歲月淹沒了?

  橋有佛性。它餐風飲露,捨棄自身,不論你性別、身份、職業,還是好人、壞人真正地普“渡”眾生。可橋上的人卻很難渡過去。橋兩頭的後人,為了橋名爭論起來,橋東說是“文林橋”,橋西說是“茂墅橋”。這一爭就是幾百年,由此兩岸宗祠的矛盾曾幾度激化。

  1999年,新翻建公路大橋,已定名為文林橋。因為,《包氏宗譜》有記載,“在茂墅之東首有一橋曰文林橋”,“乃文林璜塘兩鎮接壤通衢向系木橋成渡”,“功巍公當世屢次捐修,綏來公幾經更換,桑榆既晚,恐朽壞跌蹉,公元一七零六年命嗣茂才出百金改造,務以平闊堅固為久遠計,好事者認為啟建石橋更牢固,兩堍未就,百金用完,不得已,再籌資才得完工”。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小木橋由文林南房的包公後裔改造石橋是確定的,但說那時就叫文林橋還是有質疑的,因為宗譜是後人修的,誰能保證這橋名不是後來的各執一詞呢。因為這橋年經失修,又於“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四月十六日,由三房包氏後裔負責重建”。沒多久,咸豐十年(1861年)新橋毀於太平軍的戰火,同時毀於戰火的還有文林橋東堍的半隻家庵,此包功巍家庵是文林包家祠堂的支祠,建於康熙末年(1722年)。1958年,家庵、祠堂拆毀,材料運去建造文林公社糧站加工廠,當時家庵大門上方拆下來一塊大匾,上書“彌如庵”三個大字。

  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包侯甲(聯甲)又重建石橋,直至1974年完全拆除,並向北移50多米,新建磚徹水泥拱形橋。拆除下來的半邊石頭橋面,現在還靜靜地躺在原橋址的河邊,看着直塘河航道由興盛變衰敗,河水由清澈變混濁,石上刻的“文林橋”三個大字還是如此清晰,每個字還有一個圓圈裝飾着,這為橋名留下了註冊印記,不管以前叫什麼橋,自1893年開始叫文林橋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據說,最早的石橋是無名的,後為了區分地名,才題名“彌如橋”,因為橋東堍有一隻宗族的支祠堂和家庵,家庵就叫“彌如庵”。不想,一來彌如和茂墅讀音相近,再者,橋在茂墅東首,茂墅村比南房村大許多,歷史悠久,一般人只知茂墅,不知南房,所以,以訛傳訛,彌如橋叫成了茂墅橋。包家的後人聽着不幹了,叫了茂墅橋,不是自己買了炮仗給別人放嘛,祖先的功德哪容被埋沒。所以,橋毀了又造,造橋成了包氏人一代代的心愿,為了和茂墅的讀音區分開來,又可以紀念先祖“文人如林”的典故,重建之橋就取名文林橋。橋雖然定名文林橋了,但人們茂墅橋叫順口了,習慣很難改過來,再者為了不和門村富杯河上的文林大橋混淆,也不願改稱。

  包侯甲(聯甲)造橋有拾到兩塊金磚的傳說,其實還有後傳呢。包侯甲(聯甲)建的橋,兩邊是二塊寬和高各有六、七公分的大石條,石條中間是五塊剛松板。兩邊石條側面都刻着“文林橋”三個大字。看着這三個字,包氏人洋洋得意,茂墅人感覺一根魚刺卡在喉嚨,也許最早的小木橋是我們茂墅造的,憑啥現在只叫文林橋?但沒有一點辦法,誰讓橋是人家造的呢,經濟權決定一切啊。但總有幾個年輕刺頭,不服氣,乘兩邊大人不注意,架起火堆熏起了橋上的石條,在火堆里加了能酥化石頭的材料,等茂墅人的長輩去阻止時,一邊大石已經受損了。不久,那塊受損的石條就斷在河中,直到1958年挖河時,斷石才拖到岸邊。所以,有對文林橋記憶的老人,都只看見只有一邊有石條。

  這只是傳說,放在今天要判誹謗的,火堆熏斷石條更是無稽之談,可能那塊石條內部本就有傷痕,再加上風雨、戰火腐蝕損害,就這麼斷了。1937年,日軍從上海方向入侵過來,國民黨軍隊撤退時,要破壞文林橋,五個手榴彈捆一起想炸斷文林橋剩下的一塊石條,結果石條絲毫未損!最後只能費力把石條撬到河中。五塊松板綁一起做成一隻渡船,給老百姓過往。

  直塘河是一條天然屏障,本來國民黨軍隊在文林橋西堍築了碉堡等工事,要阻擊東來的日軍的。但由於國民黨軍隊的軍事地圖上文林橋標的是茂墅橋,運送彈藥的船找不到地方,一直把彈藥送到了江陰附近有一個叫北茂墅橋的地方,等弄清楚茂墅橋是文林橋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守軍沒有彈藥,只能向西敗退。如果真的在文林橋打了一仗的話,那今天的文林版圖是另外一樣了,歷史也不一樣了,發展也不一樣了,什麼也不一樣了,冥冥中自有安排?其實一切都在不經意間。從這也可以看出把這橋叫成茂墅橋有雄厚的民間基礎,直至今天還有許多人叫它為茂墅橋。但隨着傳媒文字的發達,這種叫錯名的狀況會消失,但我們也似乎失去了什麼?

  文林橋毀了又建,建了又毀,經歷了太多的故事。今天我們建橋已是輕而易舉的事,已輕到我們不知不覺中走過了好幾座橋。